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高年级学生异性交往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现状 记得著名心理学家丁瓒教授说过:“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在人际关系中,良好的两性友谊将会给人带来美好的感受和学习、生活的动力。特别是对那些身心都不太成熟的肯少年来说,这种人际关系对他们的性格发育、心理成熟就显得更为重要。因为这种异性交往的健康心态的形成,不但有利于他们未来社会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而且也会对他们未来的婚恋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那么我们的孩子,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异性交往状况如何呢?笔者在小学高年级学生当中作了调查,在接受调查的4O0名学生当中,有342名学生承认自己有与异性密切交往的想法和行为,占总休人数的86%。而这些早熟的同学主要表现为:1.心里总想着某某而不敢和他讲;2.主动打电话说好听的话追求对方;3.写类似情书的纸条夹在对方的本子里……面对这一切,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青春期阶段,他们对异性的兴趣逐渐增大,渴望与异性交往,很自然地会对异性产生一种朦胧的情感.无论父母和老师是否接受学生生理成熟的事实,这种情结毕竟实实在在地走进了学生的心里.作为教育工作者,此时我们理应担负起责任,引导他们顺利度过这一情感困惑的青春期,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爱情观,为学生未来圆满的人生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3.
<正>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青少年成熟越来越早,大多数孩子从12岁就进入了青春期,开始对异性产生兴趣,而职业高中的学生大多数为16-20岁,他们对异性的关注达到空前的高度。如果处理不当,措施不利,就会影响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业的顺利进行,有的学生甚至一蹶不振、放弃人生追求,给学校管理带来诸多不利,给社会带来无形的压力。那么,怎样从学生的生  相似文献   

4.
孩子到了十二三岁至十四五岁以后 ,便会逐渐出现被称为“第二性征”的生理变化。与此同时 ,性心理也迅速发育。此时 ,做家长、老师的 ,就应当注意 :孩子长大了 !在关心他们学习、生活的同时 ,必须关注他们的性心理。一般来说 ,当孩子和异性疏远时 ,就说明他 (她 )已有明确的性意识。“疏远”正表现其对异性会关注 ,对性知识感兴趣。这种“疏远”会很快发展为“渴望” ,遇到适宜的条件 ,就可能有模仿性“初恋” ,尝试男女单独的交往。进入青春期后 ,男孩、女孩都喜欢和异性单独交往 ,医学上称其为“接近异性期” ,也叫“爱慕期”。表现为女孩…  相似文献   

5.
有些职高班是纯男生班,缺乏与异性交往的机会。重视职高纯男生班学生的异性交往,有利于他们性生理、性心理正常发展;有利于他们注重自身形象;有利于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他们收敛、矫正不良行为习惯;有利于他们今后的社会交往和家庭生活。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青春期阶段,他们对异性的兴趣逐渐增大,渴望与异性交往,很自然地会对异性产生一种朦胧的情感。无论父母和老师是否接受学生生理成熟的事实,这种情结毕竟实实在在地走进了学生的心里。作为教育工作者,此时我们理应担负起责任,  相似文献   

7.
【活动理念】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中学生在生理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心理上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特点、新体验,进入了人生发展的关键期,表现在人际交往方面为开始对异性产生朦胧的好感,有了解异性、接近异性的欲望。异性同学间相互欣赏、相互吸引,这是他们走向成熟的表现。异性间健康的交往有助于个性的全面发展,会使学生性格开朗、情感丰富、自制力增强,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性心理。  相似文献   

8.
[设计理念] 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除了生理上发生明显的变化,心理上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个时期的青少年会产生想与异性交往的渴求,但又故意表现出疏远异性的现象.这样一种矛盾心理常常导致青春期的青少年对异性交往产生许多困惑.因此,引导青春期的青少年学会和异性同学健康交往尤为重要.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这一特殊阶段,现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设计本节心理健康活动课,以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异性交往,学会和异性同学健康交往.  相似文献   

9.
韩文岩 《班主任》2014,(4):39-43
正【教育背景】大多数六年级学生正值十一二岁,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展,他们已开始意识到男女生之间的差别,并且对异性产生朦胧的情感。但很多学生对异性交往并不了解,更不知怎样处理这种情感。错误的认识和行为不仅会影响学生生活和学习,更会对学生心理和身体产生很大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对学生进行相关知  相似文献   

10.
<正>【设计理念】随着性意识的萌动,初中生开始对异性产生朦胧的好感,愿意跟异性接近。恰当的异性交往有利于学生的情感交流、个性的全面发展以及智力上的取长补短。但是由于年龄、社会经验等原因,他们还未透彻地理解社会、情感和人生真正的含义,会遇到不少困惑与苦恼。如果不能把握好异性交往的度,容易影响其学习和生活。针对此现象,笔者所在学校开设了青春期异性交往的系列课程,本课作为第一课,旨在帮助学生把握异性交往的"度",  相似文献   

11.
黄琦 《学子》2014,(11)
正一、中学生异性交往的现状一些中学生对正常的异性交往存在一些错误的看法和观念,他们将异性交往狭隘化为恋爱与性。而身体和心理的成熟使他们对异性交往有一种渴望,在外力与渴望之间有的中学生选择了妥协,有的选择了反抗,使有些本有着纯洁的友谊的双方走向"恋爱"或偷食禁果,导致了有的学生出现了对异性交往的恐惧,怕交往;对异性存有偏见,厌恶异性,拒绝交往;或认为异性之间不会产生真正的友谊。这可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高一年级是高中的起始年级,高一学好了,高二高三就会轻松不少。为了让高一学生跨上学习新台阶,作为班主任,我注意加大投入,“扮演”好三重角色。一、耐心的“心理医生”中学时期是青少年体力、智力和心理快速发展的时期,但三者并不总是能够很好地同步协调发展。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有了生活的独立意识、对异性朋友的向往、对自己未来工作的梦想;他们也总是想表露一下自己的才能……有的学生还会表现出孤僻、冷漠、心理压抑、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班主任要善于观察学生,随时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和心理变化,…  相似文献   

13.
善待学生的心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交异性朋友不是早恋 现在的中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由于"代沟"等原因,他们不愿与父辈交流.他们有太多的话要向人诉说,包括对国家、社会及班内事物的看法;另一方面,中学生又正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渴望和异性交朋友,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教育者千万不要把中学生交异性朋友与早恋相混淆.我曾多次与学生谈心,直截了当地问过交异性朋友的学生:"你们想过要在一起过一辈子吗?  相似文献   

14.
青春期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情窦初开,风华正茂,然而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加上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学生对异性朦胧的好感,使他们骚动起来.但这一阶段,由于年龄、知识和社会经验等原因,异性交往容易产生偏差,给精神造成很大压力,甚至极个别会造成终生遗憾.鉴于此,让学生培养正确的异性交往观,就具有很现实的意义.本文试着用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来浅析指导青春期学生与异性正常交往的交往方法.  相似文献   

15.
梁辰 《考试周刊》2011,(53):202-204
六年级小学生青春期发育阶段与异性交往的状况不容忽视。调查结果发现:六年级的小学生建立人际关系时,性别取向明显;与异性交往时,认识上不太成熟,容易产生焦虑;"爱"的概念模糊不清;遇到问题时,大部分人缺乏求助意识。小学生心智不成熟,老师、家长要特别关注他们与异性交往的行为,并给予正确的引导。  相似文献   

16.
每一个步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会开始关注异性,希望了解他们并与他们交往。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并不是一件丢人和见不得人的事,更不是道德品质不好。  相似文献   

17.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孩子在上厕所时,常常会关注异性孩子上厕所时候的样子。这说明他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性别的不同,如果这时候,我们硬是压制,不容许孩子看,只会让孩子对这一切更感兴趣。  相似文献   

18.
异性交往是中学生生理成熟的表现,正常的异性交往是他们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家庭、学校、社会的不正确态度常常成为中学生异性交往不正常发展的催化剂。对中学生异性交往常常存在以下一些误解:一、学生主要任务是读书,与异性交往是长大以后的事情。其实,读书只是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告别天真浪漫的童年,青春期的中学生进入了心理断乳期,他们会觉得孤独、空虚、无助,渴望引起异性的注意,得到异性的尊重与承认。这种心理使他们的目光在异性中游离与聚焦,最终产生“早恋”或类似的情感。  相似文献   

20.
孩子们在异性意识发展上,度过了短暂的疏远期后,会开始对异性发生兴趣,产生一种对周围的异性觉得可爱的神秘感,并开始注意周围的异性,注意自己的打扮,服装、发型等。他们常常照镜子,以便使自己在异性心目中留下美好的印象。这种表现称作对异性的好感(爱慕)期。此时的男孩常被周围女伴们的容貌或温柔文静的气质所吸引;女孩则对男孩的刚强、潇洒、英俊倾慕。有时他(她)们之间会大胆的用传纸条、写书信、约会等方式交往;有时会用互相挑逗、嬉闹等方式获得与异性接触的愉悦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