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唱游是弱智学生从感性入手学习音乐的有效手段。因为唱游能使他们置身于音乐艺术之中,使他们在歌声或音乐伴奏下,做律动和模仿动作、音乐游戏、歌表演等,从而在审美的情绪体验中,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唱游是寓音乐教育于游戏之中的,这种教学形式比较符合弱智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弱智学生是按年龄来分班的,学习时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喜欢在唱歌课中手舞足蹈,因此唱游是他们最喜欢和最乐于接受的活动。唱游具有较强的节奏感、韵律感,弱智学生在唱游中,使身体的各个部位处于优美的、韵律性的活动中,这样可以增强学生…  相似文献   

2.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音乐的审美处于一种写实阶段。教师如何在唱游教学中可以通过情境教学、加强审美趣味培养、构建情趣教育模式等方面多渠道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样将对学生审美态度与能力的形成起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指出,唱游是低年级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要形式,丰富有趣的唱游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和初步的艺术表现,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积极健康成长。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计符合学生生活经验的趣味化、生活化、情境化、综合化、音乐性的趣味教学,引导学生多感官地体验音乐,让学生在玩中学、动中学、乐中学,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相似文献   

4.
唱游情境教学例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唱游情境教学,是将具有动感的音乐与儿童好动的性格特点相结合,采用形象活泼的教学形式和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唱唱、玩玩、跳跳、想想中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小学音乐教学中创设唱游情境的方法有很多,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小学音乐教学唱游情境创设的一些方法。1.律动情境达尔克洛兹音乐教育体系认为:音乐教育应从身心两个方面同时入手去训练学生,让学生从刚开始接触音乐时,就不仅学习用听觉去感受音乐,同时学习用整个肌体和心灵去感受节奏疏密、旋律起伏和情绪变…  相似文献   

5.
王富强 《学周刊C版》2019,(25):152-152
任何一首音乐作品的节奏都具有独特性,节奏为音乐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节奏训练,使学生形成更出色的音乐感悟能力及表现力.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利用朗诵等方法培养小学生的节奏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6.
明确唱游教法的目的、意义、任务;掌握唱游教法的基本特点、规律和形式;充分认识唱游教法是小学低年级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它包含着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美,是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唱游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音乐动力,达到音乐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7.
一、体态律动寓于节奏训练之中音乐课中节奏教学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学生内心的节奏感,而内心节奏感的建立往往可以先借助身体外部的体态律动开始,在节奏教学中加入体态律动可以使孩子们更快更准确地掌握。低年级的节奏教学,可以让学生用"走"来表示四分节奏;用"跑"表示八分节奏;用  相似文献   

8.
唱游课教学打破了传统音乐学科的单一性,采取音乐游戏、律动、歌表演、集体舞、节奏乐等综合性音乐艺术手段,形成艺术形式的多元性。它以激发儿童学习音乐艺术的兴趣为目的,以培养他们审美情趣为核心。实施唱游教学,一方面为进入高中年级学习音乐打好基础,另一方面成为培养审美情操、完善学生素质的一个组成部分。唱游课的指导思想是“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  相似文献   

9.
不管是诗,还是散文、小说和戏剧,只要反映了自然节奏和人的生活节奏时,它便给人以一种紧张与松驰交错的特殊美感--节奏感。节奏感也就是节奏美。培养学生对节奏美的感受能力,不仅可以加深理解作品,而且可以逐步培养起学生良好的审美心理节奏。要  相似文献   

10.
音乐中的节奏美是最为人感知和理解的一种美。可以说,人之初对音乐的兴趣始于节奏感。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首先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十分重要。除了按常规教学练读节奏外,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训练,从而使学生深层次得到节奏美的陶冶。  相似文献   

11.
音乐唱游情境教学,是将具有动感的音乐与儿童好动的性格特点相结合,采用形象活泼的教学形式和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唱唱、玩玩、跳跳、想想中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小学音乐教学中创设唱游情境的方法有很多,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小学音乐教学唱游情境创设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王晓凤 《甘肃教育》2014,(23):116-116
正不同程度的智障儿童在某些心理及行为方面,如生理方面、心理方面、学习方面、社会适应方面等存在较多典型的同一性特征。由此,德国的卡尔·奥尔夫吸取《体态律动学说》的精髓,提出节奏第一、音乐和动作结合的观点,创建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他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节奏和旋律是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培养和训练智障学生节奏感是培智学校唱游与律动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智障学生学习音乐基本技能、技巧  相似文献   

13.
唱游是小学低年级,尤其是一年级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手段。唱游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而且寓音乐教育于游戏之中,深受学生的喜爱。那么,唱游教学中应注意哪些问题?一、应从简单的律动和模仿动作开始律动是人体在音乐伴奏下,根据音乐的节拍、速度、节奏、力度等做的韵律性的动作。低年级音乐歌曲的拍子,通常是简单的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我们可以通过律动来完成。如:二拍子,第一拍为双手拍,第二拍双手打开,使之形成拍开、拍开的简单韵律,同时加深对二拍子强弱关系的了解(拍为强拍,开为弱拍)。三拍子第一拍为双手拍,第二拍双手…  相似文献   

14.
节奏是音乐旋律的骨架,也是音乐教学中的基础内容之一。在低年级节奏教学中,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创设各种情境,调动学生的各种器官参与活动,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获得节奏感,并得到多方面的熏陶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节奏是音乐旋律的骨架,也是音乐教学中的基础内容之一。在低年级节奏教学中,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创设各种情境,调动学生的各种器官参与活动,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获得节奏感,并得到多方面的熏陶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音乐是一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学科。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 ,如生动有趣的唱游、律动、游戏、自编舞蹈、歌表演、打击乐器伴奏等 ,创设出各种愉快、生动的教学情境 ,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 ,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创作尝试 ,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创造力和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水平。万物之始 ,先有节奏。对于刚进校门的学生 ,应首先培养他们的节奏意识 ,让他们感觉到音乐是很美好的 ,但也不是随心所欲的。因为它也有一定的“约束”———节奏。初学节奏 ,可以教学生拍节奏为 2 /4的乐段 ,再运…  相似文献   

17.
教师将声势律动应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有助于学生掌握乐谱和音乐节奏,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审美能力。本文研究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旨在提高初中音乐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节奏感的培养是学生音乐启蒙中的重要环节。为提升学生对节奏的感知、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巧妙运用"声势"训练、体态律动训练并拓展发散思维,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中获得对节奏的独特审美体验,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9,(A1):149-150
作为一种具有世界性影响的音乐教育体系,奥尔夫音乐教育法对于培智辅读班增强唱游与律动教学实效性而言具有重要价值。培智辅读班教师需充分认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于提高学生认知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价值,并结合游戏导入、节奏训练、基本声势动作训练以及乐器演奏来有效强化培智学生的节奏感、身体协调性及音乐感知力。  相似文献   

20.
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独立存在,旋律则不可能脱离节奏。没有节奏感的演唱,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毫无艺术可言。而节奏感的形成往往是从童年开始的。如何抓住时机,对儿童进行节奏训练,培养儿童的节奏感呢? 一、利用律动,培养儿童的节奏感律动教学就是使学生一开始接触音乐就习惯同时从身心两方面去感受音乐,从而使学生在充满生命力的动作中感受音乐和理解音乐。我们可以用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