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8月,浙江卫视对新闻节目进行了全新改版,并借助“基层民众”的力量推出了新闻评论节目《新闻深一度》。这档电视和网络视讯实时互动的新闻深度评论节目,每天都会对热门的新闻事件,进行深入调查、深度报道,并以专家点评、媒体快评、网民酷评的形式进行多层次评说,  相似文献   

2.
“草根”在社会学领域的涵义是“基层民众”的意思,互联网时代的草根民众显示出了前所未有的力量。2010年8月,浙江卫视对新闻节目进行了全新改版,并借助“基层民众”的力量推出了新闻评论节目《新闻深一度》。这档全国首创的电视和网络视讯实时互动的新闻深度评论节目,  相似文献   

3.
甘肃卫视《新闻透视》开播已满1周年。从咿呀学语到独创风格,从名不见经传到品牌效应初步显现——收视率稳居全省前六。《新闻透视》栏目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道路,打造了一档以扩大话语权、正面宣传甘肃的主流传播平台,为欠发达地区探索并创新电视评论节目提供了一个富有启发意义的样板。  相似文献   

4.
叶慧斌 《视听界》2015,(1):105-107
近年来,市县级电视台新闻评论节目呈现低迷和萎缩态势,有的市县台没有专设的评论节目;有的被压缩成新闻节目中的子栏目;有的被"整编"成了报道类节目;有的台虽然还保留着新闻评论节目,但大多形式单一,挖掘不深,观点平淡;有的热衷于"炒冷饭",从报刊、网络上抄袭观点。这些新闻评论节目很大程度上已经弱化了新闻评论的功能;还有一些市县台的新闻评论节目只是为年度创优准备的"盆景"。  相似文献   

5.
一、引入网络公众评论员,呈现多方观点,拓展传统电视 新闻评论节目公众话语空间. 与上世纪90年代"焦点访谈""事实即评论"的"单一信息发布模式"相比,目前以"新闻1+1"为代表的主持人"意见引领模式",和以专业人士对信息进行解读分析的新闻评论模式已被普遍认可和效仿.  相似文献   

6.
黄海琚 《视听界》2014,(3):78-79
2012年6月18日起,南京电视台在周一至周五21:45,推出一档时长45分钟,名为《亮见》的新闻评论节目。这是全国首个与网络同步直播、深度合作的全媒体互动新闻栏目。演播室有两位新闻达人就新闻事件亮出见解,新闻当事人还原新闻事件,五位来自不同行业的专业评论员点评达人表现,同时还有网友在线互动。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融合了直播节目优势与评论节目特点的广播新闻谈话节目,中央电台中国之声《新闻观潮》以点评新闻为核心特征,围绕选题、形式、风格进行模式构建与创新,有效实现了主持人、选题、策划、嘉宾和听众等各要素之间的高度平衡,获得了较大的成功。笔者以为,对《新闻观潮》的模式构建及创新进行深入分析,并以此探寻广播新闻谈话节目的内在规律,对于提高业界的实践水平和推动学界的理论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电视新闻评论以视听兼备、声画并茂、现场论说等优势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从1994年4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的始创,到2008年3月直播型电视评论《新闻1+1》的正式亮相,我国的电视新闻评论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经常性的、具有鲜明特色的节目类型。  相似文献   

9.
我国新闻评论与电视传播媒介真正意义上的结合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1980年7月12日中央电视台创办第一个新闻评论栏目《观察与思考》。[1]此后地方省市也充分利用电视传播的优势,相继办起了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以《焦点访谈》,《央视论坛》,及后起的《新闻1+1》、《环球视线》一批电视新闻评论为中坚力量的电视评论格局充分展示出了电视传播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0.
孙慧 《新闻实践》2014,(6):99-100
一、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与现状我国最早的电视新闻评论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94年《焦点访谈》的开播,标志着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走向成熟。目前电视评论节目形式多样,有电视述评结合型,如《焦点访谈》、《新闻1+1》、《新闻深一度》;谈话类评论型,如《郎眼财经》、《锵锵三人行》、《今日谈》;主持人评论型,如《新闻周刊》、《有报天天读》、《新闻深呼吸》等多种形式。这些评论节目各具特色,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但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它们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也日渐式微。  相似文献   

11.
电视民生新闻评论的现实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社会成就了民生新闻的繁荣,民生新闻则促进了国家与公民社会的良性互动。自2002年以来,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在我国掀起了一股"电视民生新闻热"。究其原因,节目主持人在新闻中的评论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本文根据电视民生新闻评论自身定位、特点等方面尝试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预测,提出可持续性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9月5日,浙江卫视新闻中心三档全新栏目——《新闻早点》、《新闻快报》.《新闻超视》先后登场.以崭新的面貌亮相荧屏.接受观众手中遥控器的检验。节目开播以来.观众普遍反映,改版后的节目.无论是节目内容、表现手法、主持人状态.还是与观众的互动,都让人“耳目一新”.新节目得到了观众的认可。《新闻超视》短信互动量每天都有大幅增长.短短几天已是“数以千计”。  相似文献   

13.
国内首档融媒体新闻评论节目《中国舆论场》,改变原有的传媒主导型模式,注重用户参与、多维互动,实现平等对话、深度交流,并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社交媒体的传播优势,拓展节目传播渠道,为我国新闻评论节目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启示。融媒体时代下,新闻评论节目应注重受众本位、融通传播渠道,同时更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承担媒体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4.
高静宁 《青年记者》2012,(18):93-94
上世纪80年代,中央电视台的《观察与思考》播出,开创了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先河.之后,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不断发展,节目同质化现象也随之出现.2012年新年伊始,在共青团中央的指导下,中国青年报社和湖南卫视大胆创新,共同打造了一档由大学生亲手操盘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新闻公开课》,该节目以“年轻、新锐”为主打,创造了新闻课堂的节目新样式,在评论员、新闻话题、评论语态、节目形态等方面都别具一格,对电视评论节目创新具有启发意义,在节目初期就创造了较高的收视率.  相似文献   

15.
张宁 《视听界》2014,(2):105-105
评论体现媒体的品质、深度、风格,赋予新闻资讯浓郁的人文色彩。近年来,电视评论节目日渐式微。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过程来看,长期以来受到较多管控约束,嘉宾也自觉形成了“评论尺度”,在评论时不温不火,很难凸显个性,独到的观点更是难求。嘉宾评论沦为“卖口水”,谁还买账?以江苏城市频道评论节目《新闻夜宴》为例,2008年元月1日开播,节目评论员汇聚了各媒体名嘴、各界精英及高校知名教授。开播伊始,节目收视率飙升至之前同时段的两倍。然而,运行两三年后,节目遭遇选题瓶颈、评论口水化、同质化栏目越来越多的尴尬。虽然节目经历了种种创新改版,收视率终究江河日下。电视台新闻评论节目和新闻资讯节目放在一起考核收视率,使得纯粹的电视新闻评论逃不过被淘汰的结局。  相似文献   

16.
张永 《新闻传播》2013,(12):181
新闻评论性节目,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栏目为代表,以追踪热点、焦点,大众话题评说为出发点,充分发挥了电视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新闻评论节目逐步被广大电视观众所熟知和接受,许多地市电视台也相继开办了这类节目。而作为地市电视台,如何才能做好这类节目,这类节目的编导、记者,在做新闻评论节目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笔者在这里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一、新闻评论节目要本着"聚焦不散光、帮忙不添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电视频道制的实施,每个省、市都拥有多套电视节目,除了以新闻类节目主打的新闻频道外,随着“以人为本、民生关怀”理念的深人人心,开办民生类电视频道和栏目成为共识.一时间,民生类的电视栏目异军突起,关注生活点滴、关注家长里短、关注最基层的声音,在这其中,一种以评论为主的民生节目备受喜爱,它依靠个性的主持人、依靠犀利的语言风格、依靠切中实际的点评形式,良好的收视业绩,使媒体纷纷跟风效仿.打开电视,无论是省级卫视还是市级电视台,电视评论声此起彼伏.  相似文献   

18.
新闻评论一直是电视的弱项,近年来,人们发现电视上有影响的新闻评论节目屈指可数。事实上单独设立的新闻评论性栏目收视率并不高,传播效果也不好。曾经各地方台一窝蜂似的仿照中央台《焦点访谈》、《观察与思考》办起的评论类节目现在大都悄悄地“关停并转”。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中央电视台一档新闻节目《观察与思考》的播出,开了我国电视新闻评论栏目的先河。从此,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不断得到发展,并呈现出多样化的状态。就目前的电视评论形态而言,最常见的就是述评型,如《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这类节目往往叙述和评论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邓天颖 《视听界》2005,(1):20-22
江苏卫视《大写真》是深受观众喜爱的一个深度纪实性的新闻评论节目,该栏目于1995年元旦创办开播,到2005年元旦为止,已经走过了十年的旅程。十年来,该节目最初的理念“跟踪焦点新闻,关注热门话题,展现时代风采,透视人间万象”已经变得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大写真》的十年也是中国新闻改革全面展开和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十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