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传统媒体是舆论引导的主阵地,在舆论传播中承担着主力军的责任,发挥着“主心骨”的作用。当网络舆论泥沙俱下、不辨真伪的时候,人们往往会期望传统媒体能够以自身的权威声音正本清源,揭露事实真相。然而,在舆论引导的实际进程中,一些传统媒体往往在收视率、发行量的驱动下,心浮气躁,盲目跟风,反而被一些不良网络舆论所左右,成为推手或帮手.因此,传统媒体在采用网络信息时,要注意不能陷入“被渠道化”的陷阱,成为不良网络信息的“二次传播”渠道。  相似文献   

2.
《新闻实践》2012,(3):4-5
编者按传统媒体是舆论引导的主阵地,在舆论传播中承担着主力军的责任,发挥着"主心骨"的作用。当网络舆论泥沙俱下、不辨真伪的时候,人们往往会期望传统媒体能够以自身的权威声音正本清源,揭露事实真相。然而,在舆论引导的实际进程中,一些传统媒体往往在收视率、发行量的驱动下,心浮气躁,盲目跟风,反而被一些不良网络  相似文献   

3.
加强舆论引导工作,要重视媒体融合作用的发挥。作为媒体转型发展的战略,媒体融合对舆论引导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会改变网络舆论生态。传统媒体在融合发展过程中,围绕传统媒体、新兴主流媒体、全媒体传播体系已经初步建立起舆论引导的新模式。下一步,要在“重塑舆论中心”理念引领下,重视媒体融合的价值塑造,通过技术、渠道、话语创新,构建起属于融合时代的舆论引导格局。  相似文献   

4.
网络舆论正在深刻地改变着舆论生态,本文通过研究网络舆论的发酵过程、形成机制、传播特性和公共价值,强调传统媒体与网络的共生互补策略,探讨传统媒体如何既秉承客观、公正、权威的传统和优势,又通过“选择”、“挖掘”与“引导”等手段,在网络舆论形成和传播的各个环节,实现网络舆论之“用”.  相似文献   

5.
纵观一些地方传统媒体,人们不难发现其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远远不如高端主流媒体,有的地方传统媒体在面对网络舆论事件时往往被“牵着鼻子走”,大多转载援引高端主流媒体的报道,有的甚至完全失去自己的声音。  相似文献   

6.
李蓓 《新闻世界》2009,(4):112-114
本文从“华南虎事件”入手,将舆论的形成过程和网络舆论传播的特性相结合,分析网络舆论事件中的民间舆论群体的形成及其对现实社会各种问题的情绪表现或意见表达的特点,这一群体的话语实践对政府、公众舆论、传统媒体所带来的影响,并从中对当前网络舆论引导与调控作一些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7.
网络舆论的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网络媒体由于具有及时性、交互性、开放性等特点,使得网络舆论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与传统媒体舆论有着不同的特点。在传统媒体中,大多数情况下,新闻舆论遵循着新闻信息——舆论形成,或是民间舆论——新闻报道的单次传播途径。而在网络世界中,这一过程要复杂得多。网络舆论不是一次定型的,而是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分析网络舆论的演变特征,对于深入理解网络舆论的运动、发展过程,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8.
张姝  璩静 《中国出版》2012,(20):37-39
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舆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从技术特征看,网络传播具有传播形态多样化、交互性和实时性三大特点。在此基础上,网络舆论也具有议题设置的平民化及舆论演化蝴蝶效应的特点。在网络舆论引导上,应注意网络信息的透明化、公开化,提高各级政府舆情研判和应对能力,与传统媒体形成合力,有效引导网络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9.
林凌 《当代传播》2012,(5):27-29,38
移动互联网集传播工具属性、媒体属性和社交属性于一体,使网络舆论在网络"熟人社会"中呈现出病毒式传播,给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提出了崭新的研究课题。移动网络舆论具有随机性、碎片化和聚众传播特点,传播机制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严重;破坏事实真相的完整性;隐形舆论的隐蔽性更强。因此,难以用引导PC网络舆论的方法有效引导移动网络舆论。必须加强移动网络舆情监测,及早引导移动网络舆论;用全面信息消除碎片化信息的负面影响;同时采用多种传播渠道引导移动网络舆论,提高其引导效果。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和网络新闻的快速发展,网络舆论在社会舆论形成和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微博的快速发展,以短平快、互动性强的优势异军突起,吸引了众多网友和意见领袖.由于网络已日益成为舆论生成的集散地,又是不容忽视的社会情绪“晴雨表”,如何认识、把握、利用网络舆情,已成为传统媒体面临的新课题.对于舆情的形成,网络具有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在“南京天价烟局长”等事件中,网络以最迅捷的姿态介入,并形成汹涌的“民意大潮”.网络已成为社情民意的重要表达渠道.  相似文献   

11.
袁涛 《青年记者》2004,(7):46-46
长期以来,面对突发事件和容易引发争议的事件,我国的传统媒体往往在报道中呈现出“一个声音”、“集体失声”等现象。网络媒体的出现,使人们在选择信息、反馈信息上具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增加了人们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原来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一直被动的受众拥有了更多的主动权利,这是近年来网络舆论得以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张涛甫 《新闻世界》2008,(10):108-109
舆论是社会的“皮肤”.它对社会风险的感应往往是最直接、敏感的。在如今的网络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传播和网络传播、手机传播多头并进。形成了三维一体的传播“立交桥”。在这种传播语境下,信息主体就拥有了更多的信息选择,这就更增加了风险传播的变数。风险社会与新媒体的双重因素加剧了舆论的震荡,大大增加了舆论控制的难度。风险本身可能并不可怕,可怕的往往是被舆论风险放大或者扭曲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赵前卫 《今传媒》2016,(6):27-29
随着移动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舆论场发生了新变化,呈现出新特点。网络舆论从边缘步入中心,社交媒体平台成为舆论传播的主场;传播主体多员化,传统媒体主导的话语权转移到社交媒体;意见领袖影响力下降,网络社群力量开始兴起,并影响舆论形成;社交媒体信息把关能力的短板,导致舆情反转现象频现;不同移动互联网世代之间存在刻板印象和不通约的现象,给舆论引导带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正确设置议题,引导网络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网络媒体要从网络传播的特点入手,正确设置议题,引导网络舆论。具体方式包括网络媒体要主动设置议题,旗帜鲜明地引导网络舆论;及时开通民意传递通道,获取网民的关注点,并对网民关注的热点进行正确引导;加强与传统媒体的合作,让各种媒体的议题设置,相互呼应、补充加强;设置一些地区性议题,使之通过网络传播成为全球性议题。  相似文献   

15.
田俐 《新闻世界》2011,(8):102-103
传统媒体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引导舆论的功能由于网络传播的自由性、交互性和开放性而被削弱。Web2.0时代必然是一个舆论更加分散的时代。然而舆论的分散不利于社会的整合,因此,Web2.0时代我们仍需加强对舆论的引导。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传播的发展,纸媒等传统媒体的失语越来越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尤其在娱乐新闻报道方面,新媒体以压倒性优势抢夺了传统媒体的话语权,引导着舆情走势。本文基于乔任梁去世事件,通过纸媒对娱乐事件新闻报道进行的内容分析及网络舆情分析,探寻纸媒这一传统媒体是如何一步步丢失娱乐事件报道的舆论阵地和新媒体环境下舆论传播主动权、舆论场及舆论推手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在融媒体背景下,网络舆论的影响力逐渐扩大。正向的网络舆论作为舆论监督既有利于维护司法公正,又有利于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权。但随着互联网信息时效性的不断增强、渠道不断增多,使得舆论监督走向误区,异化成舆论审判。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融媒体时代改变了舆论传播速度和生态、媒体的利益驱动更加明显、互联网舆论主体多元化和相关法律对舆论审判规制方面存在缺漏。针对此,可以通过加强虚假信息识别能力,实时监控舆论;明确媒体从业原则,提升其媒介素养;提升网友素质,优化网络环境;建立健全相关法律,进行网络监督的方式对舆论审判现象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18.
李婧 《新闻知识》2013,(9):35-36
所谓网络问责事件是指网民借助网络对"问题官员"进行责问、质询,并要求有关方面证实并且承担问责结果的群体性行为。由于网络平台的独特优势,网络问责往往能够迅速形成强大的网络舆论。而传统媒体作为专业舆论机关,不仅不能缺席,还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及时报道事件的发展态势,弥补网络问责事件在自发性传播过程中存在的弊端,推动正确舆论的形成,引导网络舆论发展。本文将结合"杨达才事件"的发展过程,分析传统媒体在网络问责事件中应该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6,(2):68-72
新媒体时代,传统的点对面的信息传播模式被打破,人们对言论自由期望被很大程度上激发,自媒体的广泛应用使得网络成为各种信息的集散中心。在互联网的群体传播状态中,各种意见的表达形成强大的意义空间,在相互斗争、多元博弈中推动舆论的形成。在突发舆情事件中,舆论的变化体现了传统媒体、互联网(包括手机)、个人/意见领袖的话语博弈,直接影响了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相似文献   

20.
相对传统媒体而言,网络传播具有信息源丰富、信息海量性、传播时效性、地域广泛性等诸多优势,一直是重要的网络舆论载体,个人通过自媒体爆料成为舆论热点事件主要的传播源头,其中微博是网民爆料的首选平台,其网络事件的传播往往经历由个人引爆、在微博等民间舆论场迅速传播扩散、一度出现反转的呼声,最终尘埃落定这一过程,本文就此展开讨论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