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湖州晚报细化民生新闻,增加社区新闻版,呈现媒体直接面对受众、受众成为新闻主角的“圆桌对话”方式,受到了社区工作者和居民的欢迎。两年多来,湖州晚报社区新闻版记者真正“下沉”到基层,挖掘了一批湮没在寻常百姓家的独家新闻。  相似文献   

2.
吴卫平 《新闻战线》2023,(10):77-78
浙江省金华市传媒集团依托社区微网格,启动“金小彩社区新闻传播+民生融通”项目。该项目结合基层社会治理体系,通过创新运营实现入口轻量化、流量私域化、权益专属化,使“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真正在基层融合融通,增强了用户黏性,开辟了地市党媒新媒体运营的新空间。  相似文献   

3.
2012年春节期间,我国新闻战线开展了大规模、大范围的“新春走基层”活动。中央电视台在这次“新春走基层”活动中派出了大批记者深入厂矿社区,边疆老林,大漠荒滩,精心组织策划了“新春走基层”主题报道,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因此,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央视“新春走基层”主题报道的特色,以期对今后的新闻实践,对“走转改”活动的进一步深入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4.
社区新闻的报道直接传递民声、反映民意、沟通民情,也是媒体履行社会责任的直接手段,其报道内容要求记者必须践行“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走基层、进家庭,与居民交朋友。2010年《平顶山晚报》社区新闻版自改版以来,在探索社区新闻报道方面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5.
万云风 《新闻实践》2011,(11):49-51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可写微博的全媒体时代,“走转改”活动不仅是新闻工作自身的需要,也是媒体人实现自我拓展和升华的需要。采编人员需要什么样的工作作风?地处水乡嘉兴的《南湖晚报》在“走转改”活动中,从上到下全心投入,每位采编人员都建立了基层联系点,还做起了社区主任助理、“社区老娘舅”和“社区义工”,俯下身、潜下心,接地气、抓活鱼、办实事,从基层实践活动中汲取养分,也使采访对象感到与记者更亲了。  相似文献   

6.
刘彤 《青年记者》2012,(7):27-29
我的新闻从业经历实在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1997年调到电台工作开始的前十年都是在广阔的山乡田野度过的,最近六年则专门从事社区报道,16年的新闻从业经历始终都是沉在最基层. 跑农村,我能沉下去倾听普通农民的呼声被称做“农民的嘴儿”走社区,我把名片发给了一个个社区居民,尽心尽力帮助群众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成为“社区的腿儿”.  相似文献   

7.
社区新闻是社会新闻的延伸,社区作为城市最基层的一级组织,是新闻资源集中的地方。一年多来,平顶山市广播电视台开展的"城市第一线"栏目用事实证明,最鲜活的新闻来自基层,最生动的语言来自基层,社区新闻是个"富矿",社区新闻是一片亟待完全开发的处女地。  相似文献   

8.
社区新闻是国内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闻模式,是讲求分众效果的、贴近百姓生活的一种报道方式。走进社区,从基层挖新闻,向下挖掘生存空间,成为传统媒体特别是纸媒应对新媒体竞争,寻求创新突破的一种有益尝试。自去年起,笔者所在的许昌晨报推出全新的“社区版面”,它以每周一四个版的“组合拳”形式强势登场,很快成为版面亮点,让人感受到纸媒的盎然春意。  相似文献   

9.
目前,“走转改”活动在全国新闻界如火如荣开展.作为山东新闻综合门户网站,大众网于9月16日在全省新闻两站中率先启动这一活动,首批10名编辑记者前往德州市陵县五李社区和芦坊社区展开蹲点采访,在6天的时间里,年轻的编辑记者走街串巷、钻大棚进鸡圈,共计采写发表来自最基层的新闻稿件72篇,照片近500张,视频声像十余次.活动期间,大众网注重蹲点与文化下乡相结合,为两个社区的图书室捐赠1000册科普实用图书,并挂牌成立了大众网记者基层实践基地.按照计划,大众网还将在青岛、泰安等地包村蹲点.“走转改”活动得到了大众网编辑记者的热情响应,十一黄金周期间,采访中心和编辑中心共同开展“大众网编辑记者国庆走基层活动”,发表一大批面向基层、面向普通人的新闻报道,采编团队体现出了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0.
喻华刚 《军事记者》2010,(12):60-60
基层是新闻的富矿,许多基层报道员在这个富矿里开采出了不少好新闻。但是,也有一些基层报道员却抱怨,基层新闻太少。其实不然,基层不是没有新闻,而是一些报道员缺少发现新闻的眼光。这“眼光”除了要储备相应的知识、有基本的采访技巧外,还要勤练“浮上来”、“沉下去”和“稳得住”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11.
在新闻节目中开设栏目,是我们改革新闻的做法之一。去年,我们在“CATV新闻”中开设了“精神文明风范”、“绿化常州”等栏目10余个。今年以来,我们又先后开设了“春运50天”、“’96民心工程”、“两会传真”、“先进人物谱”、“村里人·村里事”等栏目。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抓重大题材;深入社区、基层,抓特色题材;在新闻节目中开设栏目,不仅丰富了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两周,我在家轮休,有大量时间同空军新闻骨干和基层部队官兵进行电话交流。在交流中,他们都不同程度地谈到了军报三版的“基层新闻专递”栏目。大家认为:“基层新闻专递”栏目推出以来,报道基层新人新事,宣传基层新鲜经验,扶持基层新闻骨干,真正做到了“从基层中来,到基层中去”,备受基层官兵和基层新闻骨干的欢迎,堪称军报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现将他们的具体反映和一些建议汇总如下:1、“多报道基层”不是难有作为,而是大有可为。大家谈到,“多报道基层”是军报强调多年一个宣传方向,但版面上真正出自基层单位的“新闻”仍然较少,使基层…  相似文献   

13.
2004年以来,在奎西新闻战或深入开展“三十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和职生道德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中.许多新闻单位密切联系本地实际.开辟一些行之有效的专栏.如“记驻社区”“记多村行”“记驻厂日记”“记进农家”“记调查”“记感受现场”“记边界行”等,用这些专栏促记下基层。  相似文献   

14.
社区新闻,顾名思义是发生在社区里的新闻事件。社区新闻作为社会新闻的延伸,在拓宽新闻报道领域的同时,以平民视角关注百姓生存状态,服务百姓生活,有较为广泛的受众,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当前新闻界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要求广大新闻工作者通过走基层接地气,践行  相似文献   

15.
黄珍  雷杉 《新闻前哨》2010,(1):56-57
社区由“单位社区”开始转向开放的“多元化社区”,社区新闻应运而生。“社区新闻”是指对在一定区域内新近或正在发生的共同的文化观念、行为规范、风情民俗等变化的事实的报道。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越发成为市民的“集聚地”.作为一种新的报道理念和报道模式,社区新闻近年来已经成为新闻传播实践创新和理论探索的热点.在全国众多纸媒中,有相当一部分报纸推出了“社区新闻”专版或专栏作为湖北省市州报会长单位的襄阳日报社也不例外.2004年,襄阳日报社旗下《襄阳晚报》(原《襄樊晚报》)开始推出社区新闻专版,2008年,《襄阳日报》改版后,在社会民生版面,也推出了有关社区的新闻报道专栏.其中“社区故事”、“社区人物”、“党报热线进社区”等栏目在广大读者当中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伊始,《大连日报》作为党报,就一直在思考如何能更好地深人群众,深入基层,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更好发挥党报为民鼓与呼的舆论监督作用。经过一番调研和策划,“党报记者社区行”系列报道在《大连日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推出的第一天便与读者见面了。从那时至今,我们专栏主...  相似文献   

18.
社区新闻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报道理念和报道模式,是媒体发展由“大众传播”走向“分众传播”的产物。南湖晚报于2009年开设“社区版”,每天以两个整版的篇幅报道社区新闻。2010年,开设了报中报“社区报”,分为社区·关注、社区·市井、社区·互动、社区·网事等版面,每天出版,在地市级晚报中率先推出了“社区报”的概念。“社区报”以特定的定位、鲜明的特仁.、创新的思维.得到了市民读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19.
有人会问:新闻就是新闻,还有什么“新”与不“新”的说法?我说,新闻就是有“新”与不“新”的讲究。大凡吃新闻饭的人都知道,新闻贵在出新,没有“新”就没有“闻”可言。打个比方,今天在报纸上报道某个社区举办了社区居民体育活动,明天又报道某个社区开  相似文献   

20.
查理 《新闻前哨》2004,(9):34-34
2003年6月以来,《黄石日报》在民生新闻版没立了“社区新闻”专栏,并明确提出将社区新闻作为民生新闻的重点来经营,下大力气搞好社区新闻的报道,为党报进社区、进家庭创造条件。经过一年来的实践,社区新闻在“贴近”二字上下了功夫,受到了广大读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