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欣 《怀化学院学报》2009,28(12):105-108
对"暴"与"曝"从形音义三方面进行追根溯源式的阐述,厘清其演变轨迹;试着探讨"暴光"与"曝光"的语义变化及今后的发展趋势。由此总结语言在发展演变过程中词的音义变化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2.
“尹”字考     
汉字"尹"从产生到现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历史的演变中,其形音义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使得人们对"尹"字的认识只停留在了"姓氏"这个意义层面。本文通过对"尹"字形音义等诸方面展开讨论,以便加深人们对"尹"字的认识,使人们能够正确使用每一个汉字。  相似文献   

3.
释“异”     
对于汉字这样一种表意性很强的书写符号来说,由于其超时空性,其形体变化较音义来说是比较滞后的,这已成共识。因此,这更有利于根据文字的滞后性这一特点来探查字的音形义的发展源流和变化。"异"的文献常用义为"不同",但"异"的词源义是什么,其命名的理据是什么,意义发生了哪些变化,"异"与"異"之间的意义何时转化、怎样转化,与"巳"、"已"、"異"有着什么样的联系?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说明和解决。通过对"异"在字典辞书中解释的考查以及对"异"古文献用例的梳理,试图解决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4.
“尹”字考     
汉字“尹”从产生到现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历史的演变中,其形音义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使得人们对“尹”字的认识只停留在了“姓氏”这个意义层面.本文通过对“尹”字形音义等诸方面展开讨论,以便加深人们对“尹”字的认识,使人们能够正确使用每一个汉字.  相似文献   

5.
段玉裁语音“变转”理论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变转"是段玉裁古音学理论的核心内容,"变转"理念是贯穿其古音学理论的重要线索。其要点在于:(1)"音变"与"正音"配合,揭示古韵系统向今音系统各韵的演变。正音发生敛侈变化而分化出新韵,"音变"是同一韵部内部古今语音的变化。(2)"音转"与"古本音"配合,揭示古韵发展演变过程中偏离常规演变方向的例外变化,发生变化以前的那个音是"古本音"。(3)据"变转"及其时代定古韵的分合。(4)据"变转"考察音韵失协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唐释慧苑撰《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简称《慧苑音义》,该书征引大量文献资料,成为后世学者校勘、辑佚、辨伪的珍贵资料。在慧苑之前的玄应有作《一切经音义》,此书包含对《大方广佛华严经》的音义,慧苑曰"新译"是与"旧译"相对而言,二书在内容、引书等方面有着相异之处,文章将二书所引部分条目之异处进行略探,以期通过这些相异材料为进一步研究《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楚竹简中,藏字写作 ,有异体,写作 ,从贝。《说文解字》中写作"藏",从臣。这种变化,应是有其深层原因的。本文试图探讨其深层文化原因,以期找出汉字"藏"发展演变的某些规律与原因。  相似文献   

8.
公言 《成才之路》2011,(2):100-I0017
"先生"的称谓,大约已经使用了将近三千年。闲来翻阅古籍,得知关于"先生"最早的记载见诸于孔子的《论语》。"先生"一词,后来用法虽多有变化,但含义大都与年长、有识、有德、博学之人有关。君欲知道"先生"之本意及其演变,且听余作"先生"解,以飨诸位。一日年长者为先生。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量词"位"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例证考察、分析"位"的色彩意义的演变过程,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发现量词"位"原有的表敬色彩已经逐渐转化为中性色彩,"位"的使用也越来越宽泛。语言的演变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应正确对待这种演变。  相似文献   

10.
先秦度量单位"尺""寸"用字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归纳了出土先秦文献中与度量词"尺"和"寸"相关的材料,考察了不同文字形体的音义以及这些书面形式与秦汉"尺"、"寸"之间的联系,确认"尺"、"寸"文字构形都与人体部位没有关系。秦汉的"尺"字是"乇"字的变形分化,"寸"字是"尊"字截除式分化,都符合文字演变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关于"面"字的古文字到小篆字体的发展变化和现代研究结论已经基本定型,都认为其所从部件是从"目"到从"■"的讹变,本文从古文字各个时代的形体演变实际情况出发,试图推演出它的演变阶段和原因,找到其讹变轨迹,同时也根据发现的"面"字材料推断出其发生讹变的两种可能情况。  相似文献   

12.
"厮"在唐五代时期产生了入声的读法和"互相"义,音义来源都不清楚。副词"相"从先秦以来就有"互相"一义,平声的"相"在唐五代时的口语里产生了入声一读,"互相"义的"厮"和入声的"相"具有密切关系:1.唐代的格律诗中,"相"有押仄声韵的情况;2.今天方言中"相"、"厮"的读音来自于中古的同一入声。  相似文献   

13.
"志"从古至今经历了语素化演变,即由自由成词语素演变为黏着的构词语素。这一变化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句法层面,单音词"志"的自由度从南北朝开始逐渐下降,到清代完全黏着化;词法层面,"志"作为构词语素构词力逐渐发达。是双音化推动了"志"的语素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诗美"的衍生性、传承性与沉积性特征是汉语诗歌的审美构成因素。在汉语诗歌发展演变过程中,决定历代汉语"诗美"结构变化。汉语"诗美"之衍生性、传承性与沉积性,不但是中国古代诗人诗歌审美经验形成的基本途径及其诗歌创作之根基,也是中国古典诗歌递嬗演变之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5.
关于《史记·魏公子列传》中"遍赞宾客"一句的训释历来多有分歧。教材及文选中的相关注释常相龃龉。文章从形音义出发对这一问题详加考求,以释前疑。  相似文献   

16.
在了解基本颜色词中"红"色词族的发展演变时,我们更多的是要关注其历史上的演变。在汉语语境下,就要来看"红"色词族在整个渊源流长的华夏文化中所经历的变化。通过对汉语"红"色词族的演变的审视,可以以全新的角度更全面地了解我们引以为自豪的华夏文化,更深刻地体悟汉语颜色词丰富的内涵和韵味。  相似文献   

17.
李运富《汉字学新论》一书中提出的"形意用"系统,不仅为诸多汉字研究领域找到了学理依据和落脚点,而且还能站在高处观瞻当前和未来汉字研究的崭新领域:汉字语用学。汉字研究从"形音义"系统到"形意用"系统是一次理论飞跃  相似文献   

18.
李庆旭 《文教资料》2011,(20):17-18
"词"与"辞"是同音近义词,有时候可以通用,这就容易造成使用错误。本文通过对"词"与"辞"字形、字义及其演变的分析研究,指出了"词"与"辞"之异同,并分析了其原因,这样有利于语言的准确表达和运用。  相似文献   

19.
"给"字替代"与"字,是汉语演变历史上的一种词汇兴替现象,通过对历史文献的考证,我们发现,它们之间的替代演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无论是在替代时间上,还是在替代义项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20.
日本京都醍醐寺现藏抄本《孔雀经音义》之卷末所附音图为日语五十音图最早版本之一。此音图由八行构成,除"比"行外,其余各行均以一个表音汉字为韵引,而"比"字为ヒホハヘフ和ヰヲワヱウ两行所共有,故图中总共有7个汉字和40个假名。鉴于图中"比"字能摄ハ、ワ两行假名,故在学界作为难题提出,目前尚在探索中。作为日语五十音图形成过程和文化内涵研究的一部分,文章从汉语、梵语和日语三个角度考察了"比"在三者中的音韵演变历程,进而基于音韵学理论对"比"音能摄ハ、ワ两行假名的原因做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