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尚可喜作为明清易代之际的风云人物,其身上汇集了许多争论的话题,最突出的是其叛明归后金、镇压农民起义、与吴三桂叛乱的关系三个问题。对这三个问题,长期以来,由于认定标准不一等原因,一直存在争议,从而影响到对尚可喜的评价。本文立足于史实,力求全面、系统地辨明是非,还尚可喜一历史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2.
尚可喜是明清之际的重要人物,他初仕于明,后降于清。无论是在明朝,还是在清朝,都尽力去实现他的人生价值,或者立德,或者立言,最突出的是立功。他至死效命大清,有功于国家,终以其不朽的功勋,独立于清初的政治舞台上,爵高位显,惠及子孙。  相似文献   

3.
尚可喜降金与毛文龙之死是密切相关的,毛文龙被杀后,东江镇的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内部相互攻杀兼并,在这种兼并斗争中,尚可喜与沈世魁结下了不解之怨,沈世魁日后"寅缘得岛帅",便欲置尚可喜于死地,尚可喜走投无路,被迫走上了降金的道路.可以说,尚可喜的降金是毛文龙死后东江镇形势变化的结果,毛文龙之死是构成尚可喜降金的间接原因.  相似文献   

4.
康熙二十一年四月,康熙帝游历千山并遣内大臣祭奠尚可喜墓.文章将两次活动结合起来,揭示了康熙帝第二次东巡"云南底定,海宇荡平"的背景,探究了尚可喜在吴三桂、耿精忠等藩王叛乱中忠于朝廷的立场以及康熙帝对尚可喜的肯定.进而认为,康熙帝第二次东巡返京改行沈阳市→辽阳市→鞍山市(千山)→鞍山市海城市路线,主要是为了祭奠尚可喜.而在千山的游历,陶冶于自然和人文景观,也使康熙帝身心得到愉悦.  相似文献   

5.
旅顺是海路咽喉,在明与后金的战争中处于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明与后金为争夺旅顺进行了反复较量,最终以后金的胜利而告终。明朝失去旅顺的主要原因:一是在兵力部署上,重山海轻沿海;重皮岛轻旅顺;二是明军内部矛盾重重,削弱了自身的力量;三是后金开始装备有战船和火炮,使明军独具的优势日渐丧失。  相似文献   

6.
张至军 《文教资料》2011,(20):82-83
"左"和"右"本来是表示方位的名词,但是古人以"左"与"右"表示尊卑,形成尚左尚右的观念。尚"左"还是尚"右"不能一概而论,因为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场合,是不尽相同的。先秦时代不存在统一标准。先秦时代在不同地域、不同领域中,或者流行尚左观念,或者流行尚右观念,并不存在绝对的统一的适用规则。其之所以形成这种状况,有着复杂的社会的、历史的、传统习惯等方面的原因。先秦时期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分立,百家争鸣是其主要原因。秦汉时期尚右,三国到宋是尚左的,元朝尚右,明清时期尚左。本文对各个历史时期作简单总结并分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7.
海城尚氏祭祖自清初至今已有三百余年。平南王尚可喜于晚年开始着手编著尚氏宗谱,定祖训,及至尚王逝世,宗祠、陵园逐渐修建,尚氏家族的祭祖仪式逐日发展完善。随着时代的发展,尚氏家祭仪式也有所损益,宗谱文化与社会更加契合融汇,具有了更为广泛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郑毅 《鸡西大学学报》2007,7(2):87-88,59
清词蔚为大观,与前代的明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自清以来,用“衰弊”或“中衰”来概括明词之整体风貌也似乎已成定论,其中一条重要依据就是明词所表现出来的“俗态。”本文就明词的尚“俗”风气展开论述,阐述明词尚“俗”的基本情况,探讨明词出现尚“俗”风气的原因以及对明词之尚“俗”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旅顺是海路咽喉,在明与后金的战争中处于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明与后金为争夺旅顺进行了反复较量,最终以后金的胜利而告终。后金占据旅顺,解除了后顾之忧,并在军事上取得了主动权;明朝丧失了旅顺,使第二战线失去了基本保证,在军事上陷入极大的被动。  相似文献   

10.
1627年,后金与朝鲜之间爆发"丁卯之役",战争的结果是朝鲜被打败,双方议和。作为中朝关系史上的重要人物,时任兵曹判书的朝鲜重臣李廷龟,参与对后金的议和活动,见证了双方的订盟事宜。之后,后金与朝鲜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展开外交交涉,李廷龟也在其中发挥出一定的作用,努力为朝鲜争取最大限度的权益。考察李廷龟在后金与朝鲜议和前后的活动及其作用,有助于更加明晰地了解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后金与朝鲜关系发展史。  相似文献   

11.
德沃金根据抽象的平等权理论对自由主义的分配正义理论作了新的阐发,提出了资源平等论,这一理论构想包括拍卖模式和虚拟保险市场两个部分,分别解决初始分配和再次分配的平等问题。试就德沃金的资源平等理论缺陷进行分析,并就其对我国和谐社会法治建设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提出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2.
《奥赛罗》以嫉妒、盲目、报复为主题展现人类在命运面前的无能与无助。列维纳斯的伦理观把爱作为伦理的基础,强调他者的不可知性和他异性是自我对他者回应和负责的根本原因。只有忘我的以他者为中心、对他者敞开心扉才能让爱的伦理关系存在并延续。借助列维纳斯的爱的伦理观阐释《奥赛罗》三位主要人物对爱的不同处理方式,可以揭示出导致人物之间伦理关系破灭和导致的爱消失的原因,再现莎士比亚这位文学巨匠的超前历史眼光与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3.
李陵 《怀化学院学报》2008,27(6):100-101
在高校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视。但是,"纲要"课程开设之后的教学现状却并未令人满意。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就增强"纲要"课的理论性和学术性,活跃课堂气氛,进行开放式教学,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挖掘历史资源,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了以提高教学实效为目的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在高校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视。但是,“纲要”课程开设之后的教学现状却并未令人满意。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就增强“纲要”课的理论性和学术性,活跃课堂气氛,进行开放式教学,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挖掘历史资源,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了以提高教学实效为目的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校园和城市之间逐渐产生了一个特殊的区域,即所谓的大学校园“边缘区”。以系统分析法对由边缘区地段的特殊性引发的“边缘区现象”的成因,特点及发展方向进行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宜宾学院学报》2018,(3):77-83
从存在主义哲学的角度出发,海德格尔寻找艺术作品的本源,对作品、艺术和本源的概念层层分析之后,最终发现并没有一个外物可以赋予艺术以本源,而艺术就是自身的起源,这一结果恰恰揭示了海德格尔对于存在和存在物的差异性思考。他把一切事物都纳入到其存在论哲学框架中,把人当作世界讲述自己的一个媒介,唯有如此才能以体验的方式接近艺术的本质,这也正是他存在主义艺术论的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宋正恩 《河西学院学报》2003,19(5):30-31,12
介绍了两种新的淀粉粘合剂的制备方法,该产品制法简单、稳定性好、粘度高、渗透性强、成膜性较好,有较好的使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接邹立志君长途电话,说她的博士论《诗歌语体论》经过修改、补充,即将问世了,希望我为之写一篇序言。高兴之余,二年半之前她的论顺利通过答辩的情景,又一次在面前映现。记得当时评委会的专家一致给予高度评价,“决议书”写道:“这是一篇功夫扎实,富有创见,学术价值较高的论。它不仅对于诗歌语体学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对于修辞学科学化、现代化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对于语言学理论的研究也具有启发意义。”我认为上述评价是比较恰切的,该书的问世不仅对诗歌语体研究是一次较大的开拓,对整个语体学、修辞学甚至对语言学和学,也都“具有促进作用”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教育硕士培养中的五个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制、学位论文指导、学成去向等五个方面对教育硕士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试图从中找出其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以待进一步提高我国教育硕士培养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课本中介绍苯的取代反应性质时是以苯和溴反应为例进行实验的.若按课本上的装置和操作,将苯和溴混和好后,再加入催化剂——铁粉,烧瓶内液体急剧沸腾,大量的溴蒸气和溴化氢气体充满烧瓶上面的空间,并通过长导管进入锥形瓶,进一步弥漫到空气中,产生呛人的白雾和窒息的恶臭,造成严重的污染,锥形瓶中的蒸馏水也会因溶有溴呈棕黄色,这时再用AgNO3溶液来检验蒸馏水中的溴离子缺乏说服力.另外,实验结束后,把烧瓶内生成物倒入水中,生成的溴苯因溶有溴而呈褐色,尽管在教学中强调是因为溶有溴而发生了颜色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