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闸在哪儿?     
有一个出租车司机正开着车在公路上行驶,灸现有一个农村老人骑着一辆摩托车追了上来,一边骑车一边问他: “喂,大哥!你骑过摩托车吗?”司机骂遣: “神经病!”说完就加速开走了÷不一会儿,老农又追了上来,又问: “大哥,你骑过摩托车吗?”司机非常生气,就用车剐了他一下,把老农别倒了。谁知道老农倒在地上还在问他: “大哥,你骑过摩托车吗……闸在哪儿呀?” (佚名)闸在哪儿?@佚名~~  相似文献   

2.
新闻背景: 2002年1月11日中午12点10分,在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解放南路白云加油站附近,一辆摩托车与面包车突然相撞,只见一只装有巨额现金的塑料袋从骑摩托车的两名男子手中掉下。顿时,人民币满天飞落,路人见状,不禁惊呆,但随之便纷纷加入抢钱的行列,而那两名男子却左警方到来之前,匆忙抓了一犯钱后夺路狂奔。据目击者描述:撞车后,天上就像下了“钱雨”一般。过路人中,有的把自行车一扔,就跑过去抢钱。骑摩托车的、开车的,都停下来加入抢钱的队伍,现场乱成了一团。而加油站的十几名职工围成一圈,力图保护,但却无能为力。当天,椒江公安局200多名警力全部出动,到晚上,遗失的100万元追回近32万元……据警方介绍:百万巨款是一家建筑公司出纳员在信用社提取的,后被骑摩托车的两名男子劫走,两人慌不择路,与一辆面包车相撞,于是,便上演了行人哄抢百万巨款的一幕。  相似文献   

3.
中心词:年     
哈皮长镜头,这里有“一词”“两员”“四角度”。一词——每期推出一个中心词;两员——素材讲解员、新闻评论员;四角度——四篇角度各异的报道。请把你收集的正能量素材、热辣的新闻、别样的报道发给我们,你就是下一个解说员、评论员、小记者。来信请寄:530023广西南宁市建政路37号《创新作文》编辑部哈皮(收)春雨回家路上新风景:农民工骑摩托车回家过年春节临近,各地总会掀起一阵返乡狂潮。此时,一辆辆装载着大包小包的摩托车行驶在返乡的路上,他们有的三五成群,相互照应,也有的形单影只,一路独行……这成为过年回家路上的一道独特风景线。这些  相似文献   

4.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左师展将以公乘马而归,公徒执之。”其中“乘马”二字古今学者多训“骑马”,並且以此证明春秋时期已有单骑。杜预注:“欲与公俱轻归。”陆德明《经典释文》:“乘,如字。骑马也。”孔颖达《正义》:“古者服牛乘马,马以驾车,不单骑也。至六国之时始有单骑,苏秦所云车千乘、骑万匹是也。《曲礼》云前有车骑者,《礼记》汉世书耳。经典无‘骑’字也。炫谓此左师展将以公乘马而归,欲共公单骑而归。此骑马之渐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十篇上》“马部”“骑”  相似文献   

5.
有位老师在讲《琵琶行》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个名句时说:“琵琶女丈夫不在身边,又是夜深人静,她怕碰见坏人,所以‘千呼万唤始出来’。但女人生性害羞、特别是在陌生男子面前,总有点扭扭捏捏不好意思,所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时,有一学生不同意老师的说法,说:“老师的分析有一定道理,但琵琶女的出场表现开不能完全归结为‘害怕,和‘害  相似文献   

6.
释‘甫’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是《核舟记》所记载的雕刻艺术品——核舟的款识。课本注为:“叔远甫,就是‘字叔远’的意思”,把“甫”释为“字”;《古代散文选》注为“叔远甫,就是字叔远,甫是男子美称,表字”;《文言难句例解》说:“‘甫’,《说文》:‘男子美称也’,因此尊称为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壮丽的青春》一课时,我正在引导着学生体会文中所描述的当时情况的危险、紧迫,一位学生却举手站起来说:“文章写错了。‘30米的距离,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按照计算,应该3秒后就会发生惨祸。我爸爸骑摩托车在乡间土路上都要跑到每小时40公里以上,在柏油路上便要跑到每小  相似文献   

8.
《少年智力开发报·数学专页》2002~2003学年度(初一版)第四期,刊登了一篇题为“‘不可思议’的数学题三例”的文章,其中“报纸在吹牛吗?”一例写到:被称作“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是世界上第一高峰.但一张报纸却很不服气:“别看我薄。大约只有0.01厘米厚,但把我连续对折30次后,我的厚度就会远远超过了珠峰的高度.”你会不会认为报纸在吹牛呢?  相似文献   

9.
2013年12月2日上午,一女子在北京朝阳区被一骑摩托车的外籍男子撞倒.女子称身体不适被送往医院检查,双方最后私了。这一原本普通的交通事件.却在12月3日的网络上演了一出180度大逆转的新闻“传奇”:早晨还是老外扶摔倒大妈遭讹,下午就有视频证伪.  相似文献   

10.
李行健在《“骗”和”哪马”简说》中认为“骗”的初义是“‘跃而乘马’,重点在于‘跃’”.他还用河北现在方言支持这一论点,说:“河北省不少地方,跃而上马仍叫‘骗’.骑自行车用单脚跨上,也叫‘骗’.如一个人上炕,用单脚跨跃而上,类此动作都可半开玩地叫‘张飞骗马’式.这正体现了‘骗’的‘跃而乘马’的古义.在河北方言中,‘骗’是单脚跨跃,‘蹦’是双脚跃起,区别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1.
笔者多次教学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中的《垓下之围》一文,在这篇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中,“骑”字高频率的出现了17次,学生也多次问到这一段中关于“骑”字的读音问题。大家知道“骑”在古汉语中是一个多音字,有qí和jì两个读音,那么在这一自然段中,每一个“骑”字的读音到底有何不同呢?  相似文献   

12.
一天夜里,男孩骑摩托车带着女孩超速行驶。 他们彼此深爱着对方。 女 孩 :“ 慢 一 点 … … 我怕……” 男孩:“不,这样很有趣……” 女孩:“求求你……这样太吓人了……” 男孩:“好吧,那你说你爱我……” 女孩:“好……我爱你……你现在可以慢下来了吗?” 男孩:“紧紧抱我一下,” 女孩紧紧拥抱了他一下, 女孩:“现在你可以慢下来吧?” 男孩:“你可以脱下我的头盔并自己戴吗?它让我感到不舒服,还干扰我驾车。 第二天,报纸报道一辆摩托车因为刹车失灵而撞毁在一幢建筑物上。 车上有两个人,一个死亡,一个幸存…… …  相似文献   

13.
糟糕的一天     
佛罗里达州一家报纸曾报道过这样一则新闻:一名男子在自家天井里修理摩托车,就在他转动手柄的时候,摩托车忽然冲了出去,来不及松手的男人和摩托车一起  相似文献   

14.
在翻阅《辞源》的过程中,发现它有些不确和可议之处,兹提出若干条讨论于下: 一.[祥刑](2278.2)解:“用刑详审谨慎,《书·吕刑》:‘有邦有土,告尔祥刑’《传》有国土诸侯,告汝以善用刑之道。”按:这条义例不误,引《传》则误。“祥刑”解“用刑样审谨慎”,是因“祥”通“详”,这是正确的。《说文通训定声》解“祥”云:“假借为‘详’,《书吕刑》:‘告尔祥刑’《墨子·尚贤》怍‘讼’,‘讼’者,详之误字。《易》‘履视履考祥’。虞本作‘详’,训‘善也’,失之。《广雅·释诂三》:‘祥,諟也。’”“諟”是详审之义。《广雅·释诂》(卷三上):“祥,审,諟也”《疏证》:“祥与详通。”《辞源》:“祥通‘详’,《史记·太史公自序》论六家要旨:‘尝窃观阴阳之术,大祥而众忌讳…’《汉书》六二《司马迁传》作‘大详’。”  相似文献   

15.
学生爱“挑刺”,因着他们的灵光闪现,我也乐在其中。学习巴金的《繁星》(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时,有学生质疑文章第一节第二句好像是病句:“……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密密麻麻”与“繁”应该属用词重复。是否可以改为“……我最爱看天上闪烁的繁星”?我赞叹并鼓励。学习鲁迅的名篇《社戏》时,不少学生问:“‘……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这一句中的‘或者’‘也许’是否也是用词重复?”我微笑着说:“有理由吗?”孩子们来劲了:“《现代汉语词典》上对‘或者’有两种解释,其中一种就是‘或许’,而‘或许’就是‘也…  相似文献   

16.
“对于编书人来讲,《辞海》就是一个苦海。对于读书人来讲,《辞海》就是一个知识的海洋。”这是李春平《辞海纪事》中的点睛之笔,比喻贴切,生动形象。《辞海》虽然是知识的海洋,但释文必须去掉“水分”,高度精炼,现试举60年代初苏步青所写的“直线”一条为证。《辞海》1979年版:“直线一点在平面上或空间  相似文献   

17.
说“冠”     
冠,是古人的一种服饰。古时贵族男子年满二十即行冠礼。《礼记·曲礼》:“男子二十,冠而字。”戴冠是成人的标志,也是贵族男子的常服。冠和帽子相似,但不同。许嘉璐先生在《古代的衣食住行》一文中指出:“说冠是帽子,是就戴在头上而言,其实冠与后世的帽子形制很不一样。冠并不像现在的帽子那样把头顶全部罩住,而是有个冠圈套在发髻上,上面有一根不宽的冠梁,从前到后,复在头顶上。”《中国古代史常识·专题部分》也说:“冠本来是加在发髻上的一个罩子,很小,并不覆盖整个头顶。”而帽子,尽管种类繁多,型号各异,但总的说都  相似文献   

18.
初中语文第五册新增《干将莫邪》一文,有几处注释不甚了了。限于水平,不敢专断,谨列举如下以就教于大方。一、“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这句话中的“壮”字,注释为“成年”。夫成年者,人发育成熟之谓也。发育成熟,按传统习惯上的说法,男子一般指年满二十岁。古代男子满二十岁行冠礼,标明已经成年,但并未及壮年(壮年一般指三十岁),故有“弱冠”之说。说赤已“成  相似文献   

19.
外公的自行车是正宗的上海飞达“24”寸,在自行车的王国里可以算得上是贵族了。车的全身是朱红色的,车头上还有一个大铃铛。这辆车是外公1984年买的,到现在已经为我们服务了18年了。在我们这个享有“骑在摩托车上的城市”里,骑自行车多少有些寒碜。听妈妈告诉我们,早在10年前,南宁市就掀起了摩托车热。爸爸、妈妈,还有小姨、小姨丈就决定要给外公买一辆摩托车。可外公就是不同意,他总是说:骑自行车能锻炼身体,而摩托车废气排量太大,污染环境。外公还说:南宁市的摩托车太多了,能少一辆就少一辆吧。外公的这辆自行车在别人眼里很…  相似文献   

20.
一次,我让学生做部编六年制第八册的“总复习”上的一道应用题:钢铁厂到海港的公路长126公里,乘汽车3小时可以到达,骑摩托车2小时可以到达。骑摩托车平均每小时比乘汽车快多少公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