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习的动机,成才的起点。在语文教育教学中,作为教师,应着意创设各种有效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觉得"学习有味",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加速学生完成认知过程,使学生由"厌学"到"爱学",由"爱学"到"学会",由"学会"到"会学"、"善学",有意识地自觉培养自己的语感,加速语感的早日形成和优化,达到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从传统数学的教学到新理念下数学教学的转变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快乐自主地学习和探索呢?我紧紧围绕教学素材,采用"玩中学""学中玩"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具体有  相似文献   

3.
高中数学是一门综合了函数、几何等内容的抽象知识学科,一直是教学中的重难点,致使很多学生丧失掉学习的信心,因而新时期为保证高中数学教学工作的顺利完成,引导学生爱上数学学习,教师必须进一步强化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意识到"我"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自主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本文探究了新时期高中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将"我"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以强化对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调动,从而提升整体的数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教学,要完成教师从"主角"到"配角"的角色转换,要求信息技术教师选择"任务驱动"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来,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贯穿在整个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实现对学生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5.
若用脱离社会生活的学习方式获取知识,会使学生将来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感到"学习无用".借助地理科学的特征,则可实现"学生到生活中学习"这一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的学习方式.作为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融入生产生活,在生产生活中学习地理知识.  相似文献   

6.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着意创设各种有效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觉得"学习有味",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加速学生完成认知过程,使学生由"厌学"到"爱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的"点火器"和"助燃剂",也是开启学生心智的一把钥匙。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智慧,收住学生的精力,才能使学生积极自觉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而且,只有师生产生心灵共鸣,才能使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数学课堂上的教学向"以学生学为中心"转变,就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是作为一个促进者的角色出现,能够做到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进行自主探究,使他们的身心全部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应当提倡学生"做中学"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积极动手,认真思考,从而更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数学教学模式显然已经难以满足现今教学需求,引导学生"做"数学更适应课程改革以及学生的学习发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当为学生"做"数学提供更多机会,使学生在课堂中通过听、说、读、写等方式来直观有效地学习课本知识。  相似文献   

10.
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指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教学上注重以生为本的教学实践,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各种感官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学生能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事物,并促进思维的发展,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亲自尝到学习的乐趣,既强化了主体作用,激发了求知欲,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1.
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学生参与”可渗透生物学教学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2.
"有效教学"是能引导学生力求更高效率,有所收获,并具有实效的教学。"有效教学"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它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合作探究,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产生碰撞,使学生的语文素质在互补互促中得到提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改研究和教学实践,谈谈对有效教学的做法和想法。一、有效激发,创设课堂情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情境,对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  相似文献   

13.
宫彦 《成才之路》2014,(3):53-53
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就会自觉融入到学习中去,从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正如教育家皮亚杰所说:"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兴趣受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先决条件。"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呢?一、设计数学游戏,使学生自主学习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  相似文献   

14.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略谈如下:  相似文献   

15.
郭莉 《绥化学院学报》2007,27(4):190-191
一、要有全新的教学理念,教出教学特色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转变教学理念,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达到和谐统一。把教师从"教育者"角色转变到"引导者"角色上来不应该是简单地讲授知识,而应该是把学生带到知识殿堂的门口,引导学生入门。把主要任务放到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上来,把重点放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上。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到做学习的主人上来。针对计算机教学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把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紧密结合,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使用计算机进行工作和学习,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6.
分层次教学符合因材施教原则,也符合掌握学习理论、教学形式最优化理论,以及教学与发展理论,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促使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一、"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1.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布鲁姆认为:教学中应克服学生成绩呈正态分布曲线的偏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受学生学习成绩呈"正态曲线"分布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教学艺术?至今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曲阜师大李如密教授认为:"教学艺术乃是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独创性教学实践活动."我认为教学艺术,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到生活的美,享受到学习的真,从而使学生发自内心的去学习,而改变以往的"要我学",使学生自发的转变为"我要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注意从以下几方面来达到教育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8.
学生不注意听讲,不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我们常会对此心生怨恨甚至大为光火。可回头想想,我们的课是否能吸引学生?学生爱听吗?我们是否关注学生、注重"生成"?我们的引导得法吗?在教学中如何唤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教学目标的实施上来,使学生的思维尽快达到最佳水平,已成为新课改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强调数学教学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和现实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教学中怎样做到生活和数学教学相结合?一、从教学过程中感悟生活实际苏教版一年级上学期教材第6页,教学"认识物体"的教学内容时,就能充分体现"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有利于儿童认识  相似文献   

20.
教师的教学需要依据学生的心理进行,同时也需要智慧,在智慧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利用学生的"爱屋及乌"心理让其热爱学习。其次教学还要基于学生学习的积极心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利用学生心理对教学活动产生促进作用,以期达到教学的最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