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促进海峡两岸婴幼儿教育工作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与研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和台湾人格建构工程学研究基金会于1996年9月15日~17日在上海联合召开了“海峡两岸婴幼儿人格建构研讨会”。来自海峡两岸的教育工作者100多人参加了会议。华东师范是学副校长王建磐教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名誉理事长孙岩、理事长史慧中、秘书长庞丽娟参加了会议并讲了话。  相似文献   

2.
当前新媒体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建构的重要境遇。随着新媒体技术及其应用形式的普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建构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媒体境遇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建构应借助主题宣传网站建设、丰富的教育载体、正确的舆论导向、同步的动态监测、完善的话语机制等途径以弥合实然与应然的差距,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相似文献   

3.
当今网络文化信息综合化、互动建构性及虚拟体验性等特点带来当代大学生审美价值观多元化、审美品位世俗化、审美体验感官化的多种挑战。审美价值本身的综合价值本质,决定了审美价值观处于所有价值观相互渗透的中心地带。通过审美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建构正确高尚的审美价值观,提升大学生的灵魂和境界,优化人格体系,推动价值观建构走向高级的形式。  相似文献   

4.
《福建高教研究》2006,(1):F0004-F0004
由福建省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福建工程学院协办的“2005年福建高教改革论坛”于2005年12月21日-23日在福州市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科学发展观与海峡两岸经济区高教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创业人格的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的创业人格是大学生创业成败的重要力量。当代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创业人格是新时代的呼唤和要求,它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诚信的品质、正确全面的价值观以及良好的认知品质和政治素质。塑造大学生良好的创业人格,要着力建构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意志品质和情感品质。  相似文献   

6.
道德价值观决定人们的道德行为选择和道德评价方向。当今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功利化和矛盾化的特点。道德价值观的建构由认知过程、心理认同、行为表现、人格完善四个环节构成,心理认同中的道德价值冲突是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建构的必然过程与重要环节。道德价值观的提升是个人自我完善的活动过程,引领的主要路径有:培养能动型的道德主体,建设主导型的道德文化,丰富生活化的德育内容,倡导体验式的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7.
正2019年12月21日至22日,山东省语言学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二十次学术年会在山东师范大学千佛山校区翰林大酒店举行。这次会议由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承办。来自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济南大学、鲁东大学、聊城大学等近20所高校语言学界的8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本次学术会议,并提交60多篇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的道德理想是其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的统一,是大学生对理想人格的认知、评判与追求,也是建构大学生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心理基础。了解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理想及其价值观,是正确评价他们道德素质现状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建构现代人格,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建构大学生的现代人格,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决定因素。发展生产力,可为大学生现代人格的建构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完善社会生产关系,可为大学生现代人格的建构提供社会基础;开展主体性教育,是大学生现代人格建构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于2003年10月25-27日在青岛市举行,本次年会由《教育研究》杂志社、山东师范大学教科院、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体育局共同承办。会议主题为:(1)全球化、多元价值观与中国道德教育的改革;(2)中小学品德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主动性人格、职业价值观与大学生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使用主动性人格量表、职业价值观量表和创业意向问卷对55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和生源差异;手段性职业价值观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目的性职业价值观存在显著生源差异;创业意向存在显著的性别和生源差异;主动性人格、职业价值观和创业意向三者之间关系密切,主动性人格、目的性职业价值观对创业意向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德育》2008,(12):34-34
2008年11月13—15日,“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家庭教育学术研讨会”在苏州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苏州市教育局共同主办,由苏州市网上家长学校承办。来自中国大陆、台湾以及来自美国、新加坡的专家、学者就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这一主题展开了广泛的交流。  相似文献   

13.
原鹏 《河南教育》2014,(9):22-23
校园主文化和亚文化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中的两股重要力量。尤其是校园亚文化,更是以潜在的形式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与人格的形成。校园亚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与人格形成的影响具有双刃剑效应,一方面能够促进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和价值整合,另一方面也容易引起大学生的价值冲突、道德弱化和人格缺陷。  相似文献   

14.
从剖析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内涵出发 ,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建构的误区和现实可能性 ,阐述了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建构的主要原则 ,最后提出了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建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计算机辅助教育专业委员会(ACCBE)主办、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承办的“计算机辅助教育软件开发与应用研讨会”,2009年10月31日在山东师大召开。本次会议的主旨是进行计算机辅助教育软件开发及应用的学术探讨,来自全国的8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教师专业发展是当前基础教育领域中的三大热点话题之一,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2004年4月3日~4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中心、台湾财团法人人格建构工程学研究基金会共同举办,余杭教育学会承办的“两岸三地教师、课程与人格建构研讨会”在杭州市余杭区隆重召开。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大陆、台湾、香港的40多位教育专家以及全国各地的300多位代表,就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人格建构、课程设计与学生人格建构及课程实施与学生人格建构等主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本刊记者全程参与了“教师专业发展”这一主题的研讨,以下是与会专家和代表的观点整合。我们相信,对这一话题的探讨将会对广大教师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以教育哲学视野下的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为主题的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2010年11月17—19日在山东济南举行。会议由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承办。来自中  相似文献   

18.
试论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剖析当代大学健康大学生人格内涵出发,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建构的误区和现实可能性,阐述了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建构的主要原则,最一健康人格建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立足于社会文化生态视角下重新审视、理解在社会文化生态视域当中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对当前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凸显的问题进行深刻反思并剖析,针对出现的问题,在反思当中建构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新路径:建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的新方向;建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社会文化生态系统平衡;建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社会文化生态长效持续机制。  相似文献   

20.
论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价值及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体性道德人格是现代中国社会的理想人格,是当代大学生立命之本。培养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能促使大学生形成自觉抵制人的“物化“的能力,能促使大学生获得自由全面发展。社会呼唤着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生成与确立。主体性德育是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建构的基础,正确价值引导下的自主建构是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生成的前提,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是主体性道德人格形成的根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