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广海 《广东教育》2006,(7):102-103
本专题内容体现的课标内容: 1.理解元素的含义,认识同位素的应用。 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3.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4.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相似文献   

2.
知识梳理   本专题内容体现的课标内容:   1.理解元素的含义,认识同位素的应用.   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  相似文献   

3.
<正>一、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2.了解元素电离能的含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4.了解电负性的概念,知道元素的性质与电负性的关系。二、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1.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  相似文献   

4.
知识梳理 本专题内容出现的课标内容: (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4)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5.
第一节原子结构 1课时安排 2课时 2教材分析 本节包含两部分内容:原子核核素和核外电子排布 第1课时:原子核核素 第2课时:核外电子排布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但不知道电子在原子核外是怎样运动怎样排布的,更不知道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有什么关系。本节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探讨原子核的结构和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并利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某些元素的部分性质,使学生初步了解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与元素的性质(得失电子能力、化合价等)的关系。同时,原子结构的知识也是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和分子结构的基础。本节教材在化学必修模块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元素周期表是按元素原子核外电子规律性排布编排制得,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对元素周期表的考查,常见有如下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7.
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认识元素周期律;初步学会运用周期表、元素周期律解释一些化学现象、预测物质的有关性质;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相似文献   

8.
一、人教版教材与鲁科版、苏教版的相对不足 1.内容不足。由于对新课标的理解不同.导致教材内容的明显差异。如新课标中:(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相似文献   

9.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4.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构成物质的微粒[课标要求]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4.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初步认识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  相似文献   

11.
一、复习目标1.认识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了解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2.理解分子、原子的概念;理解分子、原子之间的相同点、不同点及其相互关系.3.知道离子的形成规律及其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4.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5.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二、复习要点1.从微观上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等粒子构成的.(1)分子:保持物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由分子构成的典型物质包括双原子分子气体单质(如H2、O2)、卤素单质(如F2、Cl2、Br2、I…  相似文献   

12.
本专题内容主要包括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键和晶体结构四部分。重点是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规律;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性质、原子结构和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之间的关系;离子键和共价键;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及金属晶体。这些内容涉及面广,理论性强,内容抽象,应用广泛,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尤以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和周期律及主族元素的阴离子、阳离子、同周期、同主族原子的半径大小比较的应用考查得最为频繁。作为基础学科知识内容考查的依据,以上所列的知识点在近10年来的化学高考命题中呈现率达90%以上。在临考的复习中应一一对照来巩固相应的基础,如果某些点的认识不够,建议重温相应的教材和教辅资料,确保该内容有较高的得分率。  相似文献   

13.
【考点解读】本专题内容主要包括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键和晶体结构四部分。重点是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规律;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性质、原子结构和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之间的关系;离子键和共价键;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及金属晶体。这些内容涉及面广,理论性强,内容抽象,应用广泛,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尤以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和周期律及主族元素的阴离子、阳离子、同周期、同主族原子的半径大小比较的应用考查得最为频繁。作为基础学科知识内容考查的依据,以上所列的知识点在近10年来的化学高考命题…  相似文献   

14.
[课标要求]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4.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初步认识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  相似文献   

15.
原子、分子、离子及元素是初中化学重点要掌握的类容,也是中考的一大热点,学习该部分知识,要求学生能从微观上解释一些宏观现象,认识原子结构,知道原子、分子、离子及元素的联系及区别,学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下面就各地相关考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有关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的题,要求同学们知道图中各部分表示的意义,了解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熟悉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这是解这类题的关键.这类题考查的内容较简单,现归类例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知识要点] 本章的知识内容主要包括:物质结构、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等,是中学化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在复习时,可通过以下思路,编织本章的知识网络. 物质结构→晶体类型→物质构成的基本微粒→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及其规律→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元素化合物知识.如:[考点分析] 在历年的高考中,本章知识与能力测试点和测试方式主要有: 1.原子的组成及同位素的概念 同位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原子的互称,是指具体原子.在自然界中,某元素的各种同位素所占的原子分数(丰度)为一定值…  相似文献   

18.
知识梳理 本专题内容出现的课标内容: (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9.
元素的性质是由原子结构所决定.学习元素的性质要在深刻认识原子构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置,然后结合元素周期律,分析元素的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等性质的变化规律.熟练掌握"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学习的关键.本文结合例题对这部分内容作全面透视,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第一册第111页,问答题中的第4题:截止到1999年,人们已经知道了113种元素,能不能说人们已经知道了113种原子?为什么?根据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叫做元素,我们知道元素的概念是包含原子的概念的.又根据同位素的概念:原子里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可知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同位素原子组成.所以人们已经知道了113种元素不能说人们已经知道了113种原子.而我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看到的只有112种元素,那么我们能否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预测出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