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系统工程》2002,(10):35-35
2002年4月12日,以“新世纪、新形式、新亚洲经济的合作与发展”为主题的博鳌亚洲经济论坛的首届年会,在风景如画的中国海南博鳌胜利举行。  相似文献   

2.
《中国广播》2014,(5):F0004-F0004
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于4月8~11日在海南博鳌举行,年会的主题是“亚洲的新未来:寻找和释放新的发展动力”。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应邀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组成了21人的前方报道组.重点报道李克强总理活动、论坛主要议程等内容。中国之声、经济之声、中华之声、华夏之声以及央广网等立足各自定位。对博鳌亚洲论坛进行了全方位报道。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取了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和澳大利亚五国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共8家媒体2015年关于博鳌亚洲论坛的全部报道,借助内容分析法,从新闻框架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中外媒体对博鳌亚洲论坛报道的差异及其对博鳌亚洲论坛国际形象的影响。此外,本文还深入具体文本,分析新闻媒体如何重新编排信息来建构报道的意义。以新闻与传播学的视角,评析博鳌亚洲论坛国际舆情对中国国际形象和海南博鳌形象的影响,分析舆情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以“数字图书馆与中国”为主题的2002年数字图书馆国际论坛5月23日在京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本次论坛组委会主席周光召致开幕辞,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向论坛发来贺信。周光召代表论坛组委会对参会的各国人士表示热列欢迎。他说,进入20世纪后,数字图书馆已成为评价一个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高科技竞争的焦点之一。数字图书馆的出现,引发了一场全球范围内的文化媒介迁移运动,促使许多国家把本国文化遗产大规模转换成数字形态。数字图书馆也为中华文化在数字化形态下再现…  相似文献   

5.
10月20日,在由商务印书馆举办的2008中国数字出版年会“数字出版与数字图书馆建设”分论坛上,从历史资源的数字产品化人手,与会专家从各个层面介绍了数字出版和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数字图书馆论坛》是由科学技术部主管、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月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2286,国内统一刊号:CN:ll-5359/G2。本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统计源刊,是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本刊是我国唯一一本以“数字图书馆”命名的刊物,一直关注国内外数字图书馆领域的相关研究和实践,设有:专家访谈、专家视点、专题研究、技术前沿、应用案例、业界动态等栏目,报道主题涵盖信息检索、数字资源、知识组织、语义技术、开放获取、用户服务等,侧重反映数字图书馆领域在资源建设、技术应用和产品服务等方面的新趋势、新发展和新变革。  相似文献   

7.
速读     
《中国新闻周刊》2011,(15):10+12+14+16-10,12,14,16
焦点 胡锦涛就共建和谐亚洲提5点建议 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4月15日在海南博鳌开幕。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本届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主题是"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胡锦涛就共建和谐亚洲提出5点建议:尊重多样文明,促进睦邻友好;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10月20日,在“2008中国数字出版年会数字出版与数字图书馆建设”分论坛上,商务印书馆信息中心主任刘成勇简要介绍了该馆的数字化发展之路:将已有的出版资源分为现代出版资源和历史出版资源两大部分,不同的资源对接相应的数字出版形态。在探索历史出版资源的数字化体系中,商务印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的演讲,因文风变化而引人瞩目,综合习近平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和国家主席后在外交上的种种表现,观察家认为中国外交或将更加主动4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这也是他就任国家主席以来,第二次携夫人亮相国际舞台。习近平上任伊始首访俄罗斯及非洲以来,"习式风格""第一夫人""公共外交"等,成为热议话题,媒体报道焦点愈加多元化,而不仅仅囿于以往外交领域的就事论事。就此次关于博鳌论坛的报道而言,除了路透社、《华尔街日报》等设置专题关注政经、  相似文献   

10.
《数字图书馆论坛》2020,(1):F0004-F0004
01期刊定位《数字图书馆论坛》关注国内外数字图书馆领域的相关研究和实践,主题涵盖信息检索、数字资源、知识组织、语义技术、数据挖掘、开放获取、用户服务等,既关注数字图书馆领域的理论成果和创新实践,又反映国内外业界的新趋势、新发展和新变革。02征稿范围(1)数字资源。包括但不局限于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数字资源统计与评价,数字资源存缴,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数字资源整合/聚合,数字资源定价.  相似文献   

11.
《声屏世界》2012,(5):82
4月初的海南小镇博鳌,迎来了一年中最热闹的一段时日。4月1日-3日,举世瞩目的"博鳌亚洲论坛"2012年年会在这里召开。紧随其后,中国健康产业的盛事——2012博鳌健康产业论坛,也于4月6——7日在亚洲论坛的同一个会场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北美中国研究图书馆员学会和四川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美高校图书馆合作发展论坛集中探讨了不断演变的学术环境对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挑战,以及演变的学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几个新方向:全学科、多元化、数字化的馆藏结构调整方向;需求驱动采购与合作式、开放式的馆藏发展方向;馆藏大规模数字化与联盟式的数字内容管理方向;专题库与合作专题库建设方向;特色馆藏建设和数字特藏管理方向;大数据与科研数据管理方向。  相似文献   

13.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很高兴参加本届"上海国际图书馆论坛",与来自世界各国的图书馆界专业人士共同围绕"智慧城市与图书馆服务"进行研讨。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图书馆在城市化建设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特别是数字图书馆建设已经成为现代数字城市、智  相似文献   

14.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17):88-88
由文化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国家图书馆协办,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承办的2012中国一东盟文化论坛将于9月11日在南宁开幕。8月22日,自治区文化厅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论坛相关情况。该届论坛主题是“亚洲图书馆的资源共享与合作发展”,将针对“文献资源共建与共享”和“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合作”两个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20 0 4年 7月 14至 16日 ,“中欧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国际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成功召开。此次会议是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和国际图书馆电子信息联盟的积极倡导下 ,由中国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德国哥廷根大学图书馆、奥地利国家图书馆共同组织、并由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项目管理中心联合承办。  目前我国文献信息服务正全面进入数字化网络化环境 ,各个文献信息系统已经采购和生产了大量数字资源 ,科研…  相似文献   

16.
“我认为全球没有什么能源危机,中国更没有能源危机。”10月6日,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在北京开幕的首届中国能源战略国际论坛上表示。在我印象中,这是国内首位高官来谈论中国能源危机的问题。近期中国石油的价格涨价势头过猛,使人怀疑世界上,当然也包括中国,是不是石油供应能力下降,或者是石油能源正在枯竭。龙永图先生着重强调的是,中国没有能源危机,说中国有能源有危机是某些西方国家为了遏制中国、亚洲的经济崛起而制造的“谎言”,如同西方国家所说的“中国威胁论”。  相似文献   

17.
资讯     
《全国新书目》2010,(4):1-1
周和平谈国图“十二五”发展构想 在各地公共图书馆馆长参加的1月21日的座谈会上。文化部副部长、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介绍了国图“十二五”发展的初步构想:一是建设国家文献资源总库、国家文献战略储备库、专题知识库群;二是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力度,构建基于多网络、多终端、全媒体的数字图书馆服务体系;三是构建国家图书馆多层次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8.
博鳌亚洲论坛在短短三天内安排了51场活动,话题广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记者如果忙着赶场,不但疲于奔命,也会“消化不良”,盛宴可能变“剩宴”。怎么办?  相似文献   

19.
动态     
2004年7月14至16日,“中欧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国际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成功召开。此次会议是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和国际图书馆电子信息联盟的积极倡导下,由中国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德国哥廷根大学图书馆、奥地利国家图书馆共同组织、并  相似文献   

20.
2000年10月17日,电子书(e-Book)高级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致力于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的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总监镇锡惠先生在会上作了题为“加强数字资源建设,促进电子书(e-Book)普及”的演讲。 镇先生首先介绍了数字资源——数字图书馆的有关概念,并着重澄清了业界和某些读者观念中的一些误区。他谈到,数字图书馆是采用现代高新技术所支持的数字信息资源系统,数字图书馆是超大规模、便于使用、没有时空限制的文献信息中心。它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网上信息分散和不便使用的状况。在我国,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作为国家信息基础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其建设目标是:在互联网上形成超大规模的、高质量的中文数字资源库群,并通过国家骨干通信网向全国及全球提供服务;总体技术与国际主流技术接轨;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