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模型的方法是物理学及其它自然科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物理模型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不论是物理课本中的理想模型还是解题过程中的问题模型都在物理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本文主要论述如何建立物理模型以及建立物理模型的步骤,且以《动量守恒定律》中的暂态过程说明物理模型在实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中学物理教材中无论哪一部分的内容都是以物理模型为基础向学生传达物理知识的。物理模型是中学物理知识的载体 ,通过对其进行分析与讲解 ,是学生获得物理知识的一种基本方法 ,更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一、物理模型的类型1.对象物理模型 即把物理问题的研究对象模型化。如物理教材中提到的“质点”、“点电荷”、“单摆”、“点光源”等都属于这类模型。2 .过程物理模型 即把研究的物理对象的实际运动过程进行近似处理 ,排除其在实际运动过程中的一些次要因素的干扰 ,使之成为理想的典型过程。如物理教材中提到的 ,“匀速直…  相似文献   

3.
三、注重物理模型和物理习题的关系物理习题都是根据某些物理模型拟定出来的。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一种科学方法,正确的物理模型是在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对物理事实是一  相似文献   

4.
1 引言 估算是一种十分重要而有用的物理思考方法,也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非常需要的一种能力。在理论研究中,为了选择和建立恰当的物理模型,首先要估算各参量的大小和各种可能效应的相对重要性,以判断什么是决定现象的主要机制,判断所采用的近似方法、抽象模型能否适用;在物理实验中,无论在设计实验方案,还是在测量过程中,也要粗略估算被测量的数值范围或数量级,以便选择适当的仪器;在生产和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5.
谈物理习题中物理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凤鸣 《物理教师》2009,30(3):58-59,62
新课程标准下的物理教学,在学生学习物理基础知识的同时,更注重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和物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物理学的概念和规律通常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物理模型之上的,教学中应让学生体会物理模型的构建过程.比如,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等,就是在一定的物理情景下创立的物理模型.创建物理模型是我们研究物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理想化的研究方法是物理学中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在物理教学中,一些物理概念、现象、过程、规律和结构都是在一定的物理模型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一些物理习题,也是根据物理模型来构思和设计的,学生能否根据题意建立起正确的物理模型是学生解题过程的关键,物理模型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志超 《考试周刊》2013,(49):125-126
物理模型是物理思想的产物,是科学地进行物理思维并从事物理研究的一种方法。本文从中学常见的物理模型的种类、理模型特点、物理模型的地位和主要功能等方面分析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8.
<正>1.要重视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的训练高中物理教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是: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建立物理模型,在一定范围内研究物理模型,分析总结得出规律,讨论规律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建立物理模型是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建立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对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过程的讲解,使学生领会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通过规律的应用培养学生建立和应用物理模型的能力,实现知识的迁移。  相似文献   

9.
中学物理教材中无论哪一部分的内容都是以物理模型为基础向学生传达物理知识的。物理模型是中学物理知识的载体,通过对其进行分析与讲解,是学生获得物理知识的一种基本方法,更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从广义上讲,物理学中的各种物理概念,如物质、长度、时间等都可称为物理模型,物理学上的研究对象、对象的状态、状态的变化过程等均可称为物理模型;从狭隘上说,反映特定的物理现象、物理问题的理想化实体、理想化过程、理想化状态、理想化结构等,叫物理模型。物理模型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物理教育和教学中对物理模型的讲述和讲授就必不可少。建立物理模型就要忽略次要因素以简化客观对象。合理简化客观对象的过程就是建立物理  相似文献   

11.
颉培林 《甘肃教育》2014,(24):58-58
正物理模型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物理教育和教学中对物理模型的讲授是必不可少的。建立物理模型就要忽略次要因素以简化客观对象。合理简化客观对象的过程就是建立物理模型的过程,根据简化过程和角度的不同,可以将物理模型分为以下五类:物理对象模型、物理条件模型、物理过程模型、理想化实验和数学模型。下面,笔者就对这五种模型作详细阐述。一、物理对象模型这种模型是直接将具体研究对象的某些次要因素忽略掉而建立的,它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物理模型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建立物理模型是学习物理知识和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环节。本文例析了初中物理解题过程中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学物理是以基本规律、概念为框架,以基本物理模型为主体的学科,所以教师应当将物理模型教学视为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物理模型是物理规律和理论建立的基础,能够抽象、简化、理想化物理研究对象,利用模型的构建来解决物理实际问题.因此,物理教师要在创新教育精神的指导下,运用物理模型教学,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基于此点,本文对物理模型推动解题思路创新的途径、方法以及实际应用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14.
在物理教学中,许多物理定律和规律都是把实际的研究对象或物理过程抽象为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然后研究物理模型所涉及的物理量及其相互关系。由于物理试题是根据物理模型编拟出来的,所以解题时必须首先正确还原"物理模型",并且能清晰地认识物理模型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物理问题方便起见,将某些实际问题抽象概括,形成一些物理模型,利用理想化物理模型求解物理问题,是学习物理的相当重要的思维方法.物理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都是依照一定的物理模型来拟定的,解题过程实质上就是分析和还原物理模型的过程.因此,高考复习时可以物理模型为主线,通过典型题目  相似文献   

16.
物理模型是采用理想化手段,通过抽象思维、逻辑推演、类比联想等方法,对各种研究对象和物理过程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合理处理,抽象出事物的共同属性而建立的,分析和解答物理问题的过程,就是构建物理模型的过程,解题时所谓“明确物理过程进而在头脑中建立一幅清晰的物理图景”,就是指要正确地构建物理模型,现就高中阶段所涉及的物理模型构建及应用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朱琦 《物理教师》2003,24(11):16-18
所谓物理模型就是人们为了研究物理问题的方便和探讨事物的本质,通过对各种事实和现象的分析、综合、比较、分类等思维过程,根据研究对象和问题的特点,对研究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描述或模拟. 在高中物理中,学生所学的每一条物理原理、定理、定律都与一定的物理模型相联系,解决每一个物理问题的过程都是选用物理模型、使用模型方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正>一、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常见物理模型我们可以利用物理模型将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通过对物理模型的理解和学习,有助于高中生在解决物理习题时能够找出有效的解题思路,加快解题速度。通过物理模型帮助学生找出不同问题的共性,进而解决不同的物理习题。二、高中物理解题中的物理模型应用1.研究问题建立正确的实体模型在学习高中物理课程时,涉及的物理研究对象和规律都是比较抽象的,但其在内容  相似文献   

19.
高业安 《教师》2008,(2):111-113
物理教学中的等效替代法是把复杂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物理模型转化为简单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物理模型来进行研究和处理的一种科学思想方法,其实质是利用事物之问存在的等同性,将实际事物转换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事物。它既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又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学习方法。等效替代法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经常用到的、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教师在概念教学、习题教学的过程中常用此法。  相似文献   

20.
首先阐明物理模型是一种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着重探讨在教学中如何构建物理模型。从重视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建立物理模型,建立物理模型与日常生活事例密不可分,科学技术促进物理模型的发展等四个方面进行解释说明。使学生自觉地运用物理模型思想、方法、去考虑和处理物理问题,有效地培养学生物理模型的思维,提高学生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