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像尼采和卡夫卡这样思想高远、审美意识超前的人,一时是很难找到同调者的,孤独成了他们的命运。 卡夫卡与尼采的关系不是偶然的。现代主义文学一个鲜明特征是哲学强有力地打入了文学。在诸多的现代哲学流派中,存在主义可以说扮演了最活跃的角色。从存在主义创始人克尔凯郭尔到尼采、海德格尔、萨特等这些代表人物,他们每个人都兼有作家的特色。卡夫卡对存在主义情  相似文献   

2.
简析卡夫卡     
卡夫卡是如何构建他“迷宫”般的文学世界的?如何在这云烟般的虚境中展示真实的生活图景的?深入考察,便会发现,是卡夫卡身上犹太的文化品格与犹太人独特的生存哲学造就了他独特的文学景观。  相似文献   

3.
简析卡夫卡     
王小玉 《金秋科苑》2009,(4):209-210
卡夫卡是如何构建他“迷宫”般的文学世界的?如何在这云烟般的虚境中展示真实的生活图景的?深入考察,便会发现,是卡夫卡身上犹太的文化品格与犹太人独特的生存哲学造就了他独特的文学景观。  相似文献   

4.
黄颖 《科教文汇》2010,(29):76-77
《海边的卡夫卡》选择了和以往村上作品完全不一样的主人公——一位15岁的少年,但我们仍能从他的身上散发的气质中寻找到村上的影子——孤独、无奈,但是他又不同于村上以前主人公苍白无力的形象,更多地被作者赋予了积极的、有价值的性质,并在其中去肯定自我。从这种意义上说村上的作品既是忧郁的文学,更是自我治疗,自我肯定的文学。因此,本文将通过《海边的卡夫卡》中主人公的精神特点,进一步走进村上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5.
贾春晓 《科教文汇》2008,(4):154-155
卡夫卡以他特有的天才般的敏感,诗意般的触觉将人类的悲剧牢牢抓住,并发掘得更深,人们从他的作品中体会到被缤纷的物质生活掩盖过去了的更深层次的东西。本文浅析卡夫卡的两篇小说作品:中篇小说《变形记》,长篇小说《城堡》,加之对一些有着相似意境的黑白电影的比较,以此来展示卡夫卡的充满矛盾特色的文学世界:充满孤独感与恐惧感而无限悲观的“黑色”世界:因存希望且追求幸福的“白色”世界。  相似文献   

6.
李立功 《科教文汇》2014,(31):113-114
“人变成非人”这一文学母题在古今中外的作品中屡有表现,具体到不同的民族、不同时代的作品中又各有其特点。本文试以《金驴记》(古罗马阿普列乌斯)、《促织》(中国蒲松龄)、《变形记》(奥地利卡夫卡)、《犀牛》(法国尤奈斯库)和《疯狂的君子兰》(中国张辛欣)这五部作品为例,分析一下这些作品中“人变成非人”这一文学母题在这些不同时代作家的笔下表现出了怎样的同与异,继而希望在这一同与异的揭示中展示关于文学、关于不同时代以及作家个人的一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7.
"人变成非人"这一文学母题在古今中外的作品中屡有表现,具体到不同的民族、不同时代的作品中又各有其特点。本文试以《金驴记》(古罗马阿普列乌斯)、《促织》(中国蒲松龄)、《变形记》(奥地利卡夫卡)、《犀牛》(法国尤奈斯库)和《疯狂的君子兰》(中国张辛欣)这五部作品为例,分析一下这些作品中"人变成非人"这一文学母题在这些不同时代作家的笔下表现出了怎样的同与异,继而希望在这一同与异的揭示中展示关于文学、关于不同时代以及作家个人的一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8.
卡夫卡,世界文坛上一个响亮的名字.本文对卡夫卡的艺术风格作了探析,认主为其荒诞、异化、晦涩、具有不确定的"多层性"的艺术风格可以在卡夫卡的生活中找到根源.  相似文献   

9.
张涛 《科教文汇》2007,(3S):162-162
卡夫卡,世界文坛上一个响亮的名字。本文对卡夫卡的艺术风格作了探析,认主为其荒诞、异化、晦涩、具有不确定的“多层性”的艺术风格可以在卡夫卡的生活申找到根源。  相似文献   

10.
跨文化英美文学建构主义教学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慧莹 《科教文汇》2012,(32):38-38,42
本文从认知心理学派的建构主义理论入手,以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为例,试图探索一种能够有效实现文化传递的英美文学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托尔斯泰、契诃夫、屠格列夫等文学巨匠的创作将社会的黑暗与人性的丑恶进行批判,将世界文学的实现主义发展到一个无法超越的地步。在诸多文学巨匠的带领之下,现实主义文学一度统治着俄国文学发展的方向,直至20世纪,布尔科夫魔幻式的创作风格在俄国主流文学意识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2.
合作式教学简单说是指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完成任务,对其清晰明确的责任分工,让其互相帮助,从而达成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在文科教学中应用很广。以汉语言文学课堂为例,通过实际应用的几种合作式教法的方式来探讨其运用的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多样途径,以利于实际教学。  相似文献   

13.
宋利敏 《科教文汇》2009,(28):252-253
《韦护》是一部“革命加恋爱”式的作品,虽然在文学史上的成就不高,但仅仅将其作为一种文学模式加以彰显是不全面的。我们应当注意到在这样一种叙事方式下,一种不成熟但却不失真实的知识分子心态得到了相应呈现。  相似文献   

14.
埃利亚斯·卡内提一生潜心研究文学、历史,迄今为止,出版了20多部著作,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便是这部<群众与权力>(1960年).据说这是一部赞扬者多,阅读者少的辉煌理论著作.瑞典皇家学院称它为一部"权威性的著作",此书使作家埃利亚斯·卡内提得到了普遍的尊敬.1981年,埃利亚斯·卡内提在获得卡夫卡奖的同时,以"作品具有宽广的视野、丰富的思想和艺术力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笔者通过<群众与权力>这本书,分析了当今一些西方世界当中对于社会群众的分析和看法,与中国传统的看法有何不同.本文试图分析西方学者是如何运用一个比较深沉的思想来分析社会大众这个群体的特性和构建在社会上层权力的各种特性的.  相似文献   

15.
2014年10月22日,卡夫卡文学奖协会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市政大厅举行了颁奖典礼,正式授予中国作家阎连科2014年卡夫卡奖.阎连科在现场做了获奖演说,而演说中的一则关于盲人的真实小故事感染了全场: “我想到了我们村庄那个活了70岁的盲人,每天太阳出来的时候,他都会面对东山,望着朝日,默默自语地说出这样一句话来:‘日光原来是黑色的——倒也好!’  相似文献   

16.
王艳  陈孜蹈 《科教文汇》2009,(24):250-250,276
著名小说家卡夫卡的《城堡》中出现的众多女性形象虽然不是故事的主角,但对故事情节的推动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作者通过对众多女性的刻画,表达了他对于当时女性生存状况的看法:普通的女性只有攀附权贵,才有可能获得较为理想的生活,得到别人的尊重,反之,生存状况颇为艰辛,如更有反抗权贵者,则命运更加悲惨。通过对文中主要女性的剖析及归类,可以看到卡夫卡对处在男权社会中的女性寄予的深切同情及在这样的父系社会中男性对于女性的普遍观点。  相似文献   

17.
《审判》中,作者卡夫卡受尼采激进的虚无主义思想感染,认为荒诞的世界比真正的世界更可信,让读者透过富有启示性的荒诞情节领悟到可看到的事实,从而获得巨大的震撼力。  相似文献   

18.
模型方法,是通过对模型的研究来揭示原型(被模拟对象)的形态、结构、特质。相似性原理是模型方法的根据,因为客观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存在着相似性。数学模型,可以横向移借到文学研究中来。以数学模型和文学原型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式、定理、空间  相似文献   

19.
汪红霞 《科教文汇》2009,(12):223-223
卡夫卡的代表作《审判》是一部对法的戏谑之作,文中无处不在的法影射着强大的社会权力压制,K的罪不是诉诸于法庭审判之罪,而是现代人精神自我审问的表现,而K对自己无罪的申辩过程则是在社会既定权力话语模式的约束下,现代人在自信外表下掩盖着的迷茫无助的反抗之路。  相似文献   

20.
卡夫卡的代表作《审判》是一部对法的戏谑之作,文中无处不在的法影射着强大的社会权力压制,K的罪不是诉诸于法庭审判之罪,而是现代人精神自我审问的表现,而K对自己无罪的申辩过程则是在社会既定权力话语模式的约束下,现代人在自信外表下掩盖着的迷茫无助的反抗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