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波盲校学生心理诊断与辅导工作小组采用团队合作形式,对一名患有创伤后压力失调症的视障儿童进行详细观察、评估和分析,提出了合理的教育对策,集体制定了个别化辅导方案,确定了4个阶段的目标、策略、教学要点、时间和人员,分析了辅导方案的执行、总结和评定情况。经过7学年心理辅导,个案消除了心理创伤症状,完全适应了学校生活。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下的高校贫困生面对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贫困,心理上的"贫困"有时也会带来很多困扰。本文针对贫困生在高校中的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的状况展开调研,发现高校贫困生在学习、生活、情感、择业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心理困扰,为如何加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和辅导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个案工作的目标是协调个人与周围环境或他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将个案社会工作方法应用到辅导员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使两者在工作原理、价值观及工作方法等方面形成互补,能帮助学生疏导心理问题,整合多方面资源,改进和提升辅导员工作.通过一个心理辅导个案的分析,探讨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融入个案工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心理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如何对他们进行解压,对心理困扰进行排解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结合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如何建立完善的心理危机干预体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为了充分开发学生潜能,探寻符合学生特点的心理辅导途经和方法,面向全体学生构建以预防性、发展性为主的心理辅导模式是十分必要的。研究表明,班级心理辅导、课堂教学、提高教师素质和辅导学生做好自我调适等是小学生班级心理辅导取得成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团体心理辅导现今已成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载体,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以及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本文介绍了近几年高职院校团体心理辅导在新生入学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领域的开展情况,分析了团体心理辅导在以上这些领域的效果。最后,总结出高职院校团体心理辅导仍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初中生处在身心变化的心理性断乳期,羞怯是其常常体验到的心理感受,严重的羞怯不仅对其学业成绩带来不利影响,而且影响到人际交往能力以及人格的形成。本文将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应用到初中生羞怯的干预研究中,阐述了改善初中生羞怯水平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目标、对象、时间频次、基本思路,并根据实际情况详细设计了改善初中生羞怯水平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队伍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力量,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是高校专业心理辅导的有力补充。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成效,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朋辈心理辅导员的角色定位问题、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的实效性问题、朋辈心理辅导员的选拔问题、朋辈心理辅导员的督导问题。  相似文献   

9.
当前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突出,引发一系列问题。研究调查显示:心理弹性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密切相关。本研究采用叙事取向团体心理辅导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进行干预。结果发现:叙事取向团体心理辅导在安全、温暖、真诚、平等的氛围之中,通过问题外化,寻找独特的"结果"和"闪亮时刻",解构并重新建构问题故事,改写生命故事,实现成长与改变,进而提高心理弹性。结论:叙事取向团体心理辅导能有效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弹性。  相似文献   

10.
论提高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是:掌握国家的教育方针,明确学生的教育培养目标;认真学习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加强对辅导员的心理辅导能力培训,定期组织他们与心理咨询专职人员交流,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思想教育之中;利用网络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提高人格魅力,增强对学生的亲和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