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词典封面在词典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词典的封面越来越趋于多模态化。词典封面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社会的变化。字体,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字体位置,封面颜色等多模态符号对词典的封面产生重要影响。其以第三版和第七版《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为例,利用Kress&Van Leeuwen视觉语法的构成意义对词典的封面进行研究,探析词典封面的构成意义是如何体现封面变化的。  相似文献   

2.
信息时代的书面语篇呈现了多模态的特征,多模态话语分析也引起了语言学界的关注。但是国内对多模态语篇的分析较少。本文以系统功能语法的三大元功能和在此基础上延伸出的视觉语法为理论框架,对山教版初中英语第八册的封面进行多模态分析。研究表明,该封面呈现了典型的多模态特征,各种符号资源互相配合完成教科书封面的意义构建。  相似文献   

3.
图标作为总统竞选的助选工具,其字体设计通过选用不同的连接度、弯曲度、颜色等特征来引导选民在国家政治语境中解读和建构其传播的意义。在Van Leeuwen勾勒的字体多模态研究框架内,分析图标字体的显著特征,不仅能够深化对多模态研究的认识,而且可以拓展多模态理论在特定政治语境中(竞选中)的批评研究。  相似文献   

4.
电影海报语篇分析涉及图像、文字、颜色等多模态的探讨。电影海报《无人区》综合运用了图像、文字和颜色三种模态。该文试图以Kress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理论为基础,通过解读电影海报《无人区》多模态语篇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的构建和体现,提高多模态语篇的识读能力。  相似文献   

5.
电影海报语篇分析涉及图像、文字、颜色等多模态的探讨。电影海报《无人区》综合运用了图像、文字和颜色三种模态。该文试图以Kress&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理论为基础,通过解读电影海报《无人区》多模态语篇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的构建和体现,提高多模态语篇的识读能力。  相似文献   

6.
多模态隐喻理论为隐喻学这一研究热点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从多模态隐喻的角度来分析2014年巴西世界杯吉祥物和会徽,通过视觉模态、颜色、文字等多种模态的综合运用详细分析了2014年巴西世界杯吉祥物和会徽所体现的多模态动态构建机制,在体现隐喻意义的同时,如何通过合理协调多模态因素体现2014年巴西世界杯的理念.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Kress&van Leeuwen在系统功能语言学基础上提出的视觉语法框架为基础,以2010广州亚运会会徽为例,对其进行模态分解、单模态意义构建、多模态意义整合的尝试研究,探讨多模态会徽语篇中图像、颜色、印刷体式、文字等各种模态如何共同作用构成人际意义,以期提高读者对于多模态语篇的识读能力,帮助读者全面、准确地解读语篇的人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杜方方 《英语辅导》2014,(4):128-131
伴随着交流方式的变革,英语教材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当前的教材明显呈现多模态化。然而迄今为止的教材分析大多局限于语言结构本身,忽略了图像、颜色、声音等模态在意义构建中的关键作用,这就使得话语分析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及视觉语法的指导,对牛津版小学英语教材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进行分析,并总结各模态间的协同作用,从而为更好地利用教材的多模态特点进行教与学提供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9.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是近年来语篇分析领域的研究热点,它突破静态书面语的限制,将研究领域拓展到多模态互动的动态性语篇,彰显了强大的阐释力。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以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宣传片为例,从图片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三个角度研究多模态化宣传片语义构建机制中文字、图片、颜色等模态的意义创生功能。  相似文献   

10.
海报是电影宣传的重要方式,具有图像和文字,属于多模态语篇。本文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和Kress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为理论框架,基于视觉语法理论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对《流浪地球》电影海报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旨在探究海报中的图像、文字和颜色等多种模态如何共同构建意义。通过分析可以得出,电影海报是一个由文字、图像、颜色等不同社会符号互相作用共同构成的一个多模态语篇。基于视觉语法的多模态语篇分析可以帮助读者挖掘图像中的深层含义,同时让读者更好地体会电影海报的美感,更加深入地了解电影的主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信息的发展,多模态化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已屡见不鲜。教材封面是教研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迄今为止关于教材封面的研究少之又少,教材封面多模态化的研究更是屈指可数。因此,以Kress和Theo 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理论为指导,结合了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对两类英语教材封面多模态进行对比分析,以便更全面地解析封面信息,并使教材封面实现功能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多模态语篇分析理论认为,语篇意义不仅能够由语言手段体现,也能够由图像、声音、颜色、动漫等其他手段体现。语篇整体意义体现模式的多样化,为翻译领域提供了新的课题与探讨视角。分析多模态语篇翻译探讨的现状及其对现有翻译理论的冲击,指出该探讨的必要性、可能性,并依据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境理论探索其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3.
大学校标是典型的多模态语篇,它是由文字、图案、意象、颜色等社会符号构成的。以视觉语法理论为基础,对麻省理工学院的校标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发现在大学校标这类多模态语篇中,图案、文字、意象、颜色等多种模态可以共同构建并传达大学文化内涵,帮助校标设计者科学地选择和协调各种模态,达到最佳设计效果,同时提高读者对多模态语篇的识读能力,促进大众对校标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多模态,在现代社会中,已成为了一个越来越普遍的现象,越来越多的语篇运用多种模态来表达意义。杂志封面也是一种涉及图像和文字的多模态语篇。封面上的图像和文字共同实现着封面的功能,如传递主题信息和吸引读者。同时,一本杂志的办刊风格和办刊宗旨在一个好的封面中也应该能够得到体现。因此,封面对一本杂志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研究以《南方人物周刊》的封面为分析对象,旨在发现图像和文字是如何通过合作来传递信息和吸引读者的。同时,也关注了封面上的图像和文字是怎样体现该杂志的办刊宗旨和办刊风格的。为了便于分析,该研究将语料分为了三类,然后基于“视觉语法”和“模际互补理论”,对社会人物类的语料进行描述性的定性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封面上的图像和文字之间存有互补关系;同时,图像和文字两者合作地体现着杂志“平等,宽容,人性”的办刊宗旨。  相似文献   

15.
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分析2010年《中国日报》上的一个多模态媒体语篇,对多模态语篇中的各种意义资源进行整合,说明传统语法认为是副语言的图像、颜色、声音和动作等符号在现代交流中不再处于辅助位置,而是正在和语言符号一起形成更为宽泛的符号资源共同参与构建意义.对多模态话语的研究有助于全面准确地解读语篇的整体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多模态语篇的研究一直是语篇分析的热点,但是从认知评价理论的角度研究多模态语篇还比较少。本文在基于认知评价理论态度意义多模态建构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影语篇人物身份态度意义的多模态分析新框架,并用新的分析框架对主体人物乔·金曼在电影《比赛计划》中所体现的人物多重身份进行了态度意义的多模态分析。研究发现,在电影多模态语篇中,主体人物的语言和表情、手势、姿势和动作等身体语言以及场景设置等非身体语言都是建构人物身份态度意义的重要资源,人物多重身份建构的态度意义不仅体现在话语中,而且还体现在多种模态符号资源之间的协调和互动中,同时态度意义对电影语篇人物多重身份的建构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建筑学术语篇作为特殊的学术语篇形式,具有多模态性。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三大元功能,建筑学术语篇的多模态性可通过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体现。以一篇建筑设计语篇为例,对建筑学术语篇的多模态话语进行分析,以期探求建筑学术语篇的多模态分析框架,提高读者对学术语篇多模态的识读能力。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多模态新教学法的发展和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引进,高校英语课堂中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研究日趋重要。从多模态视角出发,对优秀英语教师的课堂录像进行标注和分析。一方面描述成功英语课堂实例中的多种模态,体现对外语教学的启发意义;另一方面探究各种模态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在不同教学环节中的作用,从而试图构建英语课堂中多模态的设计、选择和操作原则。多种模态在课堂教学中配合体现和构建意义,发挥良好教学作用,共同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9.
电影海报的多模态性可以利用图像、文字等进行表达。基于Kress&Van Leeuwen提出的多模态语篇分析理论,从文字、图象、色彩、字体等方面对《归来》电影海报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电影海报通过言语符号和视觉符号的共同作用来实现意义构建,达到宣传电影和吸引观众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电影海报利用图像、颜色、文字等多模态来构建意义,是典型的多模态语篇。文章以Kress&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理论框架为指导,尝试从海报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三个方面对电影《禁闭岛》的宣传海报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探讨三者是如何通过言语符号和视觉符号的共同作用来构建语篇的整体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