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南丰曾氏家族第三代诗词创作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氏家族第三代主要以政事、文章著于世,并不以诗词而著称,但是就现存的作品看,曾氏兄弟诗词各有特色。曾巩、曾肇诗歌风格截然不同,曾巩诗歌“平实清健”,符合宋调初创和发展时期主流风格特点,却没有成为主盟或领导诗坛的主导型诗人;而曾肇“诗如词”,在宋调已经成型的元祜及其后期,保持着与秦观一样的边缘化诗风。曾布作为新党领袖被列入《宋史·奸臣传》而颇受争议,但其创作的《水调歌头·排遍七章》作为宋代大曲范式,对词曲史有重要贡献,其妻魏夫人更以词著称,夫妻性格与创作的互补,为这个家族创作增添了与众不同的色彩。曾巩、曾布、曾肇兄弟间的赠答唱和,不仅凸现了诗词作为家族成员之间重要联系纽带的作用,而且表现出浓厚的家族意识。  相似文献   

2.
任何文学作品的生成都要有一定的机缘.古代诗词作家的创作机缘往往体现为地缘的江山之助,或诗缘的气脉相通,再或者是地缘和诗缘的兼而有之.考察这些人的创作与特定地理空间或人与人及其创作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对于我们进一步体认某些古代诗词作家及其创作的特色与传承,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张文苑晚年致力于旧体诗词的创作,他的诗词以现实主义手法表现了诗人的真挚情感.其诗词创作艺术成就也灿然可观.虽然鲜为人知,但对于研究或写作旧体诗词的作者,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身为学者,俞樾的一生始终与书斋联系在一起,因此,从文学角度来看,作为晚清东南诗坛举足轻重的人物,俞樾创作的大量读书诗,可为我们理解其学术思想提供具体例证。俞樾生活的时代,旧学、新学激烈碰撞,他虽沉潜旧学,但与书斋外面的世界并非隔膜不通。他创作了大量关于新、旧学的诗作,对时代的剧变作出了积极的反应,在同代学者、诗人中极具代表意义。通过解读这些诗作,我们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俞樾其人其诗,也可以更具象、更丰富地理解晚清的历史与文化。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现代旧体诗词创作中,带有戏谑性的打油诗词十分引人注目。而在打油诗词中,戏仿手法的广泛使用又成了一个艺术焦点。从创作动因来看,新文学家群体创作戏仿诗词主要为了强化旧体诗词的社会介入性,现代通俗文学家群体创作戏仿诗词主要为了发挥旧体诗词的娱乐消遣性,底层作家或业余作者创作戏仿诗词主要利用其快速便捷性。而这三种情形的区分是相对的,三位一体是常态。在戏仿诗词创作过程中,作者主要通过对经典诗词作品的模仿、改造、颠覆三个步骤建构新的戏仿诗词文本,同时借助现代报刊传媒的广泛传播实现戏仿的意图和效果。从文学史的效应来看,戏仿是中国现代旧体诗词文体演变和文体革新的重要途径,它不仅改造了旧体诗词的文体形式,而且扩大和提升了旧体诗词表现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为旧体诗词重新赢得了广大受众的支持和喜爱,对中华传统诗词的现代转型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6.
镰仓时代大量宋诗传入日本,当中就有不少苏轼之作.而日本五山时期又是苏轼诗词流行的繁盛期,僧人们纷纷学习起了东坡诗作,受其影响,他们创作的诗文中与苏轼相关的痕迹也随处可见.僧人们或通过提及苏轼之名,或引用其诗词来表达自身的喜爱、敬佩之情,这在一定层面上也反映了苏诗给这个时期的汉诗文所带来的影响.文章着重介绍日本五山文学中与苏轼相关的诗句,分析五山僧对苏诗的受容情况,浅谈苏轼五山文学中的形象及其受欢迎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李旦初对当代散曲创作的探索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其提出的“新散曲”概念认为,凡当代作者创作的反映现代生活的散曲,包括按传统曲律和不严格按传统曲律写的自由曲、自度曲、仿古曲,均应统一称之为“新散曲”;二是其对“新散曲”创作审美诸维度包括审美宏观、审美微观、审美导向、审美辩证作了可贵的系统探索。李旦初“新散曲”创作曾获中华诗词学会首届“华夏诗词奖”二等奖和第二届“华夏诗词奖”一等奖。其“新散曲”创作理论与实践成就被写入中华诗词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当代诗词史》,实现了其“入史”的宏愿。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史悠久,佳作浩繁.在文学活动中,诗词创作与诗词鉴赏是相生相随、不可分割的两个侧面,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没有诗词创作,就不会有诗词鉴赏;而诗词作品也只有经过读者鉴赏,为群众所理解和欢迎,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实现它的价值.由于诗词鉴赏的多数人的审美活动,比之诗词创作有更广泛的群众性,这就更迫切需要文艺理论工作者及时去总结千百万读者的鉴赏经验,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去阐明文艺鉴赏的内涵、性质、特点、作用及其规律性,为广大鉴赏者提供理论指导.新近出版的陈新璋教授的新著《诗词鉴赏概论》(下称《鉴赏》),就是一本在人们的诗词鉴赏活动中富有理论指导意义的好书.  相似文献   

9.
古诗词创作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之一。新时代诗词创作传承应有创新性、创造性,要在创作中提高,要具备创新的思路。在岁月的年轮中,在丰富的积淀中,催熟诗词的认识度,提高诗词的理解力,用创新的诗词联句去记载或存在的、或逝去的、或昂扬的、或奋进的生命历程和人生精彩。同时,在创作传承中发扬扬弃的精神,遵循“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对陆游的爱国诗词情有独钟,主要是因为他与陆游有一颗相通的爱国之心;但毛泽东的爱国诗词在思想上又高于陆作,这是因为作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爱国主义发展到新的高度并与国际主义结合了起来。毛泽东在诗词创作上从陆游作品中吸取了营养,他或顺其意而用之,或反其意而用之,或化用其语句做到天衣无缝,从而使自己的创作达到了更高的成就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是现当代的化巨人、伟大诗人,他的诗词对当代的诗歌创作尤其是旧体诗词的创作,有着巨大的影响。然而对其诗词的研究,谈其对现实社会生活关系的多,而对其诗词的历史渊源的探讨较少。对毛泽东诗词从中华民族化精神与艺术形式传统两个方面,系统地分析它与唐宋诗词的渊源关系,及其对古典诗词的化精神传统及艺术形式的全面继承、批判、超越与创新,对于繁荣当代社会主义的学艺术的创作,尤其是诗歌创作,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扬州慢》是非常有名的一首宋词调歌曲,是宋代著名的词人姜夔创作的一首自度曲,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是其代表作之一.这首自度曲将诗词和音乐完美的结合,被称为上乘之作,具有超高艺术价值.音乐的曲调优雅,古韵新声.《扬州慢》不但有传统文人士大夫音乐的一种内涵和情怀,还有属于自己的创作与革新.本文主要介绍了姜夔的生平简介、《扬州慢》的写作背景、其音乐分析及其旋律特点和《扬州慢》音乐与诗词的和谐之美,最后对其演唱处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搜集近代传奇杂剧目录的过程中,我们有机会研读了近代一位女作家的作品——《小蓬莱仙馆传奇》。作者虽然名不见经传,但她确实多才多艺,工于诗词,兼擅书画。其创作才能,得到近代朴学大师俞樾和诗人杨古酝等人的赏识。  相似文献   

14.
俞樾是晚清著名的朴学大师,然其涉猎颇广,在戏曲领域亦有建树,创作有杂剧《老圆》及传奇《骊山传》和《梓橦传》。俞樾的传奇是晚清以“学问为戏曲”的杰出之作,同时俞樾还借传奇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符合当时社会“救亡图存”的进步思潮。俞樾不但正视戏曲的教化作用,而且对戏曲进行了诸方面研究,如考证戏曲等说唱文学本事、关注各种说唱文学的源头、关注一些不为人所知的作家作品及伎艺并且在推进女性传奇作家作品方面作了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一、高考作文语言出彩技法 (一)妙用诗词 诗词,尤其是古典诗词,是语言的精华,对于文章创作有着非凡而绝妙的效用.要想让高考作文的语言出彩,在文中巧妙使用诗词是一种便捷的手段.善于写文章的人,常在自己的文章中或直接或间接地引用诗词来表情达意,这样做不仅能使文章词采华美,还能增加文章的文学意蕴,从而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旅游诗词是中华诗词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这样说,自古至今,每一个有成就的旧体诗作者,都或多或少的创作过旅游诗词.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代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为旅游诗词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魏晋时期士人对山水的游赏更促成了山水诗歌的诞生.山水诗的概念在唐代早已出现,但旅游诗词的定义至今尚无定论.从创作的角度来看,古代很大一部分山水诗以及纪行诗、游览诗其实就是旅游诗词.山水诗词和旅游诗词既有本质上的联系,在内容上二者互相交叉重叠,在创作上旅游诗词又是山水诗词的先导.山水诗词和旅游诗词又有明显的区别,山水诗词重描摹景物,旅游诗词则重记述过程;旅游诗词观照范围广,山水诗词则相对较窄;山水诗词更多观照自我心灵,以静为贵;旅游诗词更着眼于旅游过程,因而内涵丰富,更显神采飞扬,气韵生动.  相似文献   

18.
黎洌 《教育文化论坛》2014,6(5):131-135
沙滩文化是特定地域中形成的家族文化,其主体是黎民家族.儒学在传入西南边陲的过程中,地域作为背景性存在,对沙滩学人及其创作、研究都有着较大的影响,也使他们的创作、研究无不打上地域的色彩.沙滩文化的出现,表明汉文化在边远山区形成一种新质的地域文化,也表明黔北文化以整体的形象冲出大山,亮丽出场.  相似文献   

19.
清代广西家族文学群体的出现,是清代广西文学兴盛和繁荣的重要标志.家族文学群体成为促进清代广西文学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对清代广西文学的持续发展及其特点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全州谢氏和蒋氏家族是清代广西古文创作的重要力量.家族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古文创作人才的成长提供了必要的环境;强烈的家族认同感,为传承古文优良传统提供了可能;家族传统的精神特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清代广西文风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古诗词训练     
【考点分析】1.对诗体、词牌、作者、创作时代等识记类知识的考查。2.概括诗词中所描写的人物(植物)的品质。3.了解诗人在其创作的诗词中所表现出的心境。4.对诗词思想内容的理解。5.对诗词所描写的画面进行描述。6.对诗词中的名句进行赏析,对“诗眼”进行分析。7.对同类或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比较。8.对表达技巧进行鉴赏。【答题技巧】客观题解题方法客观题即选择题,它包括判断、赏析等子题型,判断选择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看是否曲解原意。命题人有时故意忽略文中一些关键词语,使部分同学对诗歌的理解走向原意的反面。2.看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