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超 《精武》2012,(31):28-29
2011年李娜在法国网球公开绩上取得了中国网球历史性的突破,我国女子网球选手已经开始在世界顶级网球赛事中展露头角但整体上我国的网球竞技水平与世界强国之间存在着一些差距,但与网球同项群的乒乓球、羽毛球、排球却是我国的优势项目。作为同项群的网球运动有没有可能成为中国下一个优势项目,本文在项群训练理论的基础上,引进经济学领域的后发优势理论,对网球运动成为我国下一个优势项目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旨在提高我国运动员的网球竞技水平并为有关方面专家制定奥运夺金计划提供理论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传说中古希腊美丽少女普罗米修斯不畏艰险从天上的太阳中采集来火种,给人间带了光明,带来了生存的希望,带来了勃勃生机。而今天网球运动以其独有的魅力和特有的内涵而备受世人推崇,被喻为现代的“普罗米修斯”。然而,网球运动这个在世界上仅次于足球,素有“飞旋世界摩球”之称的体育项目在历经其300多年的发展史后在中国却步履蹒跚。 中国网球步履蹒跚 中国网球运动是在19世纪后半期由英、法、美等国商人、传教士相继传入的。在旧中国只在大城市有条件的大专院校和少数中学有活动。直到1953年在人民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之下,被批准为全国参赛的4项球类运动(篮排网羽)。风风雨雨40年的中国网球“长”是长大了,而中国的网球水平依然行驶在“低速公路”上。 以1993年6月份的ITF巡回赛而言,15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近代竞技网球发展史进行分析研究,我国近代竞技网球发展经历了以下5个时期:解放前的中国网球、建国初期的中国网球、中国网球的恢复期、中国网球重返国际网坛、中国网球的快速发展期。通过对我国近代竞技网球发展史的研究,充分展示了作为"贵族运动"的网球运动是如何在我国演变发展成为一项竞技水平逐步提高、深受群众喜爱的运动项目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4.
浅谈网球运动员的选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网球运动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网球运动的职业化、金钱化越演越烈,不断把网球运动技术推向一个又一个高峰。我国是一个拥有十亿人口的大国,建国三十五年取得巨大成就,然而网球运动技术却不能在亚洲称雄,作为一名网球教练,深感内  相似文献   

5.
刚刚步入2005年,中国网球就传来好消息,小将彭帅击败法网冠军、世界排名第三的米斯金娜,创造了一个新纪录。这似乎表明网球运动势必在中国刮起一轮旋风,而一直致力于助推中国网球发展的鸿星尔克,将携手中国网球.脚踏实地,以专业技术领跑2005,为广大网球爱好者提供最好、最舒适的运动装备,同时也为广大热爱运动的人提供系列专业的运动装备。  相似文献   

6.
2003年在《网球》杂志创刊的决策中,我深知网球在国外是一个很受尊重,也很普及的运动,中国的体育在走向改革开放的途中,它必然和网球运动有全方位的遭遇,从这样一个意义上来讲,在中国办一份网球杂志,对推动中国网球的职业进程,特别是对推动大众的普及,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实行体教结合 普及短式网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上已流行几十年的“迷你网球”,传入中国仅有三年多的历史,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迷你网球”(Mini-Tennis)在我国称之为短式网球,实际上就是小网球。这种小网球的出现是作为对5~12岁少年儿童学习网球运动的启蒙手段,是网球运动科学训练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年多来的实践说明,在我国普及推广短式网球具有很大的潜力。目前,全国已有25个城市建立了50多个短网培训中心、200多个培训网点,参加短网培训的少年儿童已达2万多人。值得注意的是参加短网学习与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综合分析法,着眼于2004年以来中国女子网球在世界顶级赛事中取得的成绩,对我国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发展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将技战术制胜规律融合到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发展中才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与短式网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我国引进了短式网球。国际上把短式网球称之为“迷你网球”(miniTennis)。实际上就是小网球。它起源于70年代后期的瑞典。至今已在国际上广为流传。这种短式网球在国际上通常作为网球运动科学训练体系中的启蒙训练手段。它主要是在小学校的少年儿童人群中普及、推广。对5~12岁的小学生们来说 ,最适宜参加这项运动。1996年 ,国家体育总局颁发了《关于在全国推广和开展短式网球运动有关规定》的通知 ,短式网球正式在我国普及与推广。根据中国的国情 ,短式网球又纳入了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 ,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  相似文献   

10.
60年前,新中国成立后的首届全国网球比赛于1953年5月2-12日在天津举行,转眼已经过去了60个年头,看到今天全国网球运动蓬勃发展的景象,再回顾当年的比赛盾景,感慨万千。上世纪五十年代,经历了3年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我国正处在百废待兴、经济恢复时期,但党和政府仍非常重视人民体育事业的发展,由国家体委主办,委托天津体委承办的全国性比赛活动,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网球运动的现状 目前我国具有开展网球运动的良好环境,但受诸多因素的制约。 首先,随着媒体、通讯等对网球运动文化的传播,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关注、关心网球,热爱打网球的人也越来越多,少年儿童参加网球培训也越来越多,现具有很好的网球运动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2.
4月4日,全国网球俱乐部联赛抽签仪式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奏响了2001年吉隆泰全国网球俱乐部联赛的序曲。一年一度的联赛自创办以来已经步入第三个年头,它将是大力推进中国网球运动向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职业化改革重要的一年。网球俱乐部联赛是中国网球协会根据世界现代网球运动的发展规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本着普及网球运动,提高经济水平,培育网球市场的基本思路,创建的一种俱乐部竞赛体制。两年来的成功举办证明,它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并为中国网球运  相似文献   

13.
短式网球是在中国普及网球运动的一个很好方式,采用短式网球培训中心的体制,适合整个体育体制转轨、体育产业化的潮流。根据我陪女儿参加网训练比赛一年多的感受,我认为如要使短式网球更进一步发展,真正起到中国网球希望工程的作用,还应注重在家庭这个重要环节上多作工作。家庭在网球运动的普及和提高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普及网球运动、培养网球运动人才方面看,家庭在儿童网球启蒙阶段的作用非常重要,往往起到第一教练员的作用,如世界著名的网球运动员博格、康纳斯、伦德尔、桑普拉斯、阿加西、张德培、拉夫特、劳埃德、纳芙拉…  相似文献   

14.
我国网球运动的起步和发展相对较晚,普及率低、发展速度缓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体育事业取得长足的进步,尤其是竞技体育更是由"旁观者"、"参与者"逐渐转变为"倡导者"、"主持人"等角色,而网球运动更是在2004年至2008年间取得了"三级跳"式的发展。在其不断突破过程中,竞技网球的特异性始终冲击着我国网球运动的发展,从国际环境下的职业联赛到我国特色的网球运动,在训练角度上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当今世界优秀的职业网球运动员大都打破了传统大周期训练安排定式,形成新的周期形态与训练模式。  相似文献   

15.
林显鹏 《网球天地》2011,(5):104-105
国内外体育产业实业人士普遍认为,判断某项运动的市场潜力主要有三个标准:该项运动所蕴含的商业价值、该项运动的国际化程度以及该项运动本土化的可能性。网球运动就是一个具有强大市场发展潜力的项目。2003年我国非典疫情结束以后,网球运动在我国主要大城市上海、北京、广州、天津、成都等悄然兴起。  相似文献   

16.
2000年8月,中国网球运动管理中心收到国际网球联合会发来的函电,中国女网选手李娜获得了进军悉尼的最后一张外卡。至 此,9月进军悉尼的中国网球运动员有持外卡参赛的女子单打选手 易景茜、李娜,正选女双选手李婷、李娜,而我国著名女单名将李芳 因受膝伤困扰,排名跌落到123位,已经无缘奥运。中国网球的奥运 时钟正式开始了倒计时。 在时间上,中心从1998年就开始了奥运备战 “网球这个项目有其特殊性,它不是在 奥运会开赛前有一个预选赛,而是参照开 赛前一年的成绩,及 1999年9月到2000 年9月之前这一个阶段…  相似文献   

17.
《网球天地》2011,(3):104-104
2011年伊始,中国网球版图在华南地区多了一个标致——广州开发区国际网球学校。1月20日这一天,经广州开发区管委会、萝岗区政府正式批复,在国家网球运动管理中心备案。在国家网球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中国网球协会副主席李有林及广州各界领导的见证下,一所体教结合的国际化网球学校就此落成。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球在世界范围内的日益发展,网球运动逐渐从世界各地的体育场馆内融入到我国的学校体育教学中,并在各类学校中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因此,网球运动教学已成为新时代具有实际研究意义的新课题,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网球运动教学研究水平,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可视化分析法、数理统计法,以CNKI(中国知网)文献检索数据库为基础,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我国2002-2022年间有关网球教学的2488篇文献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对我国近20年有关网球教学的年度发文量、发文机构、发文作者聚类、网球教学关键词聚类与突变进行分析,挖掘与网球教学研究相关的数据,绘制网球教学研究前沿热点的可视化科学知识图谱,准确预测网球教学未来研究方向的动态趋势,对未来网球运动教学研究的普及与发展提供参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从运动训练学等视觉对我国男子网球运动成绩、技术和心理及教练员等方面为切入点,提出相应对策:加快网球运动员的培养体制转换,以科技为先导,因材施教,与国际接轨,同时提高网球教练员的执教能力及借鉴中国女子网球的成功经验等,旨在为我国男子网球的突破指明方向,提高我国男子竞技网球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20.
由“李娜法网效应”探讨中国网球运动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强  路峰 《湖北体育科技》2012,31(2):155-157,165
对目前我国网球运动的"李娜法网效应"进行分析总结得出:我国网球运动将在今后得到快速的发展,能够极大提升网球运动在青少年运动员中的影响力,推动我国体育产业的飞速发展,推动中国网球向着更加注重运动员身体体能和力量素质的方向发展,更加注重网球运动员个性的发展。但同时我们还面临着网球群众基础薄弱;网球运动员职业化程度不够;建立健全青少年的发展机制等问题亟需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