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0 毫秒
1.
古人写文章,虽然形式上不断句,也不分段落,但只要是好文章,其字、句、段问的逻辑关系都是十分讲究的。我们今天给古文断句,也必须慎之又慎,来不得半点马虎。初中语文课本第6册所选的《出师表》在断句和分段上,有两处值得商榷。一、第一部分是分析当时形势,提出三项建议。其内部层次似应作如下划分:  相似文献   

2.
第二大题为古代诗文阅读,由文言文阅读、古诗鉴赏和名句名篇默写三部分组成。与2011年相比,第9题取消了断句,只设翻译,翻译的句子由两句变为三句,第9题的赋分仍然保持10分。  相似文献   

3.
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所谓"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写下来的,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ou)。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基本功,断句不准确容易造成歧义、错义。文言文断句作为考查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近年高考中呈上升态势,逐渐成为新课标卷中的一道常规题,江苏、广东和北京甚至有把该知识点作为必考题的倾向。考查形式有主观题和选择题,尤以主观题为主,主观题中主要有三种考查方式:①只断句,不标点;②断好句,考生标点;③既断句,又标点。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它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词义、语法、古文化知识。作为近年新热的一个考点,大家对如何断句并不太熟悉,不懂得断句的一些基本的规律和方法。本文侧重介绍一些断句技巧,以期对大家有利。  相似文献   

4.
否定比较句是上古议论语篇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以"X不如Y"为主要结构形式,其含义是说话人做出"X不及Y"的判断或评价。由于语用推理的影响,否定比较句在比较的基础功能上,又拓展出两种新功能:择优推断和建议行为,比较联结词"不如"由动词虚化为副词和连词,否定比较句的功能也由言语认知行为扩展到言语交互行为。  相似文献   

5.
人们要阅读古书,断句和标点的功夫是基础.断句,标点,既是阅读古书的必由之径,又是敏求研究的内容.张仓礼同志在古籍整理的工作中,牵住断句标点这一环,这就掌握住了整理古籍的关键.仓礼同志在本书中详尽地论述了断句标点的历史、功能、重要性,从句首词语、句终词语、独立和插入词语、复言虚词和固定结构等方面,探索了断句标点的外部形式;又从主旨情境、修辞章法、文体特点等方面,探讨了同断句标点的参证关系.这些部分既有理论意义,也有指导断句标点实践的实用意义.《古书标点》  相似文献   

6.
给文言文断句,是检查学生是否读懂文章的重要方法,也是综合性较强的考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方式。同时,读文言文,明句读,也是一项基本功。我们应指导学生在文言文的断句上下功夫。要想正确地给文言文断句,关键是要先弄通文章的本意,知道大概讲的什么,不要读一句断一句,  相似文献   

7.
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句”指句末的停顿,“读”指句中的停顿。现在高考已经把断句作为必考考点,近几年广东高考连年考查,其他省市也是多次考查。如2006年高考广东卷的第12题,就是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语文考纲对文言文的总体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其中“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把握文意,进而概括、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也是阅读的重点。“常见文言实词”考查范围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等。特别是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更是考查的重中之重。考试时切忌望文生义,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推断文言实词如何才能做到准确无误呢?笔者认为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推断,考生解题时将会得心应手。一、语法推断句意顺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由此我们可以根据文言实词所处的语法位置,理顺句意,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如:  相似文献   

9.
从断句能力与句意理解的关系入手,运用标准工具检测研究法,借助SPSS数据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英语测试成绩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的朗读断句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高水平组的朗读断句能力明显高于低水平组的朗读断句能力;高水平组与低水平组的朗读断句能力分别与他们对句意的理解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从断句能力与句意理解的关系入手,运用标准工具检测研究法,借助SPSS数据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英语测试成绩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的朗读断句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高水平组的朗读断句能力明显高于低水平组的朗读断句能力;高水平组与低水平组的朗读断句能力分别与他们对句意的理解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流水句是汉语独特的、本土的语言现象。目前,流水句的英译还未得到充分探讨,部分译者认为只需处理好衔接问题即可。文章探寻了流水句的定义和特征,提出流水句的翻译程序:第一步是句子判界,即先决定以何种方式来呈现隐含的逻辑:独句、断句或者合句;第二步是句内翻译,先从英文四类句式中选择一种句式,再辅以PLUS手段,其间不断伴随着语义分析以补充隐含信息和添加关联词。  相似文献   

12.
对联是语法、文化知识和思想积淀的综合体现,考查的是语文素养。其特点如下:字数相等。即出句和对句字数要完全相等,不多不少。如:一百八声钟响,一呼百应八方和;下联:五十六朵花开,五光十色六合春。断句一致。上下联的结构要相同,即断句  相似文献   

13.
"不用说"可以作为连词连接两个句子。本文从两个个方面对"不用说"进行考察,一是"不用说"在句中的位置,有三种:句中、句首和句末;二是"不用说"的语篇功能分析,主要有一般与特殊,递进和相容三种功能。  相似文献   

14.
《论语·公冶长第五》“子曰道不行”一段在历史上主要有三种断句方法,相应地也就有了不同的解释,但都分为两层意思理解.依据更多的史料,遵循现代训诂学原理进行考察,本章还可以有新的理解思路:采用新的断句方法,从三层理解文本,这种理解前后一贯,也符合先秦语法规律.  相似文献   

15.
电大《英语》第四册教材的教学目的是 :通过学习和运用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其教学重点是阅读技巧和词汇学习 ,教学难点是阅读理解及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完形填空练习。要求重点掌握的阅读技巧有以下九种 :1、略过不重要的词 ;2、猜生词 ;3、篇章预测 ;4、浏览 ;5、查读 ;6、推断句间关系 ;7、句段预测 ;8、识别主题句 ;9、弄清指代关系。要求重点掌握的词汇包括下列十四组 :1、stranger,foreigner,strange (odd ,funny)2、way (ontheway ,intheway,inthe…  相似文献   

16.
用关联词“只要……就……”造句时;很多学生都喜欢造“只要好好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这个句子。对此,老师们存在三种不同的看法:①认为正确。②认为错误。③认为既可以说对,也可以说错。持第一种观点的同志是从语法的角度来考察的,认为该句中关联词语“只要”“就”配合得当,符合语法结构规则,因而是正确的。持第二种观点的同志是从逻辑的角度来考察的,认为该句形式上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要P,就q)但是,该句前件不是后件充分条件,因而结论不真,是错误的。持第三种观点的同志是从上述两种情况的两个侧面分别来考察的即:从语法的角度看可以说它正确;从逻辑的角度看,又可说它错误。  相似文献   

17.
试谈语体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语体句在语体系统和语体研究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是语体研究的重点。语体句在语体中不是一视同仁的。习用和排斥是两个基本的特性。语体句的研究,可从三个方面入手:运用标志性成分,把握特殊的结构形式,关注特定的语气。  相似文献   

18.
电大《英语》第四册教材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学习和运用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其教学重点是阅读技巧和词汇学习,教学难点是阅读理解及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完形填空练习。要求重点掌握的阅读技巧有以下九种:1、略过不重要的问,2、猜生词,3、篇章预测,4、浏览,5、查读。6、推断句间关系。7、句段预测。8、识别主题句。9、弄清指代关系。要求重点掌握的词汇包括下列十四组:  相似文献   

19.
韩愈的《师说》中曾有"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之句,其中"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如何断句.古人之所以重视断句,是因为断句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对文意的理解,断句失误,必然误解文章原意.近年来,高考语文试题也常常出现断句题.那么,给文言文断句,有无方法可循呢?本文试介绍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林奕峰 《亚太教育》2020,(1):165-166
文言文断句题在2017年福建省统一中考后以选择题的姿态“重现江湖”,作为阅读部分较难的内容,断句题主要考查句间停顿。其触及教学过程中极易忽视的汉语语法“死角”,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全面解开汉语语法的“死穴”。本文通过教学实践,对句间断句的方法技巧进行了探究,旨在让断句题变得有章可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