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潜在课程,也称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学校课程表内列入的有组织的教学活动)而言的。潜在课程中的“课程”并非实指,只是借用“课程”一词,来说明教学中还存在着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教育因素。它们是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学生的知识、价值、行为规范、情感等发生影响的全部信息的总和及其动态传递方式。  相似文献   

2.
开发德育潜在课程:当今高校德育新的突破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潜在课程的开发,旨在整合、设计诸多教育因素,强调与显性课程的“兼容”与“渗透”,利用“显性”和“潜在”两种德育资源,提高德育实效。潜在课程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对学生获得知识,特别是非学术性知识,即情感、态度、信仰、价值观、良好的心理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潜在课程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具有认识导向功能、情感陶冶功能、行为规范功能。  相似文献   

3.
“潜在课程”是美国杰克森(P·W·Jackson)1966年提出来的。近年来.在国内外受到极大重视。在国际课程研究文献中.“潜在课程”一词已经是公认的教育术语。所谓“潜在课程”是指学生在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教育环境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影响的总和。教师在潜在课程的教学活动中,不是象正规课程那样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有组织、有安排的按预先编制的课表实施,而是通过教师的人格、情感、意志、兴趣、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等熏陶和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本文就教师…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潜在课程是一种较正式课程更特殊的、潜在的甚至不容易被察觉的课程形式。它隐含的是那些不包含在正式课程中,但学生却在其学校学习经历中体验并形成的价值观、情感态度和期望等。它与正式课程相辅相成,而且对学生的正式课程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 潜在课程是一种较正式课程更特殊的、潜在的甚至不容易被察觉的课程形式.它隐含的是那些不包含在正式课程中,但学生却在其学校学习经历中体验并形成的价值观、情感态度和期望等.它与正式课程相辅相成.而且对学生的正式课程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学校,“潜在课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本文仅就“潜在课程”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做些初步探讨。 本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学者杰克逊(Jack.son·P)首先提出“隐蔽课程”这个概念。从此,学校课程便有了明显课程与“隐蔽课程”之分。许多学者纷纷撰文对此进行研究和论证。与此同时,“内隐课程”、“隐含课程”、“无形课程”、“潜在课程”、“非正规课程”等与“隐蔽课程”相类似的术语便应运而生。我国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仅有几年的历史。到目前为止,对“潜在课程”这个概念尚无公认的定义,但对非学术性的“潜在课程”与学术性的正式课程构成了学校课程的整体却是学者们一致公认的。综合学者们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潜在课”亦称“隐蔽课”,由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在 1968年率先提出。“潜在课”通常不在课程计划中反映 ,不通过正式的教学进行 ,它对教学的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促进或干扰教学目标的实现。它通常体现在学校和班级的情境之中 ,包括物质情境 (如学校建筑、设备 )、文化情境 (如教室布置、校园文化、各种仪式活动 )、人际情境 (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风、班风、校风、校纪等 )以及社会、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等。简言之 ,“潜在课”是学生在正规课程以外从社会、学校、家庭中受到的一切影…  相似文献   

8.
在生态观下,道德教育必须是一种生态性道德教育,即建构生态和谐的道德教育理念,培养道德教育的“和谐”、“生态”的合格公民。潜在课程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对学生获得知识,特别是非学术性知识,即情感、态度、信仰、价值观、良好的心理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从潜在课程的特点与功能看,潜在课程是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和德育的生态本性,建生态型德育课程必然走向。  相似文献   

9.
秦健 《江西教育》2022,(40):86-87
体育课程中有一些隐性的、潜在的资源,这些资源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呈现,是经过规范设计的体育文化要素的总和。这些隐性的课程资源对学生体育学习的情感和态度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学生体育习惯养成的有力“抓手”。小学体育教师要抓住隐性的课程资源,积极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体育课程,助力学生体育技能与身体素质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0.
潜在课程思想早在20世纪初杜威(J.Dewey)和克伯屈(W.Kilpatrick)的著作中已经出现,但遗憾的是没有引起人们真正关注。早期进步主义教育家代表杜威提出了与“潜在课程”类似的概念:“同时学习”(collateral leaming),他认为学生从正式课程中学到的知识仅仅是学习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有与此学习同时产生的经验,这是情意方面的学习,它有时比正式课程还要重要。杜威的学生克伯屈进一步发展了杜威“同时学习”的思想,提出“伴随学习”(Concmi tant learning)的概念。他认为“伴随学习”就是学生在正式学习过程中对态度、理想、情感和兴趣的习得,它一方面能够激发学习者主体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另一方面能够为人格教育和道德教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潜在课程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现象 ,在学生个体发展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本文拟从潜在课程及其构成入手 ,谈谈潜在课程与德育改革。一、潜在课程及其构成一般认为 ,潜在课程“是通过整个学校的环境、气氛 ,学校的风气所施加给学生的影响而起到教育作用的。”也即 ,潜在课程是指融入学生生活、学习、交往过程中不为学生意识到的一种教育影响。一般来说 ,学校中的潜在课程主要包括三大组成部分 :1.物质形态的潜在课程包括校舍的布局 ,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图书馆等的布置 ,运动场所的设置 ,校园的绿化及环境卫生等。2.制…  相似文献   

12.
薛雯 《学周刊C版》2019,(19):58-58
在初中阶段,道法课程在课堂上难以引导学生投入课堂中,学生在情感上不能得到满足,从而限制了对道法课程的喜爱。教师要让道法课成为学生爱听的课程,让“情感”融入课堂中,让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本文主要对初中道法教学中融入情感教学的策略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3.
对高校潜在课程与人才成长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潜在课程的概念、形式及特点   潜在课程,亦称隐性课程,是相对显性课程而言的。是指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环境里,由非正式的教学渠道,以无意识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的认识、价值观、行为规范、情感态度等发生影响的全部信息的总和。与显性课程相比,潜在课程具有潜隐性与多样性、自觉性与非预期性的特点。从社会学的观点看,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和各种事件,都会对个人发生有益或无益的影响,这种影响,对于人才成长的潜在作用,常超过教学活动和师生之间有意识施加的作用。因此,加强潜在课程的建设,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对促进…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一些国家正进行潜在课程的探索。对潜在课程进行研究,有利于学校教育全面完成“育人”的任务。所谓“潜在课程”,是指学校教育中有目的、有计划安排各种课程以外的,能对学生产生影响、教育作用的人,事、物以及各种有关活动。潜在课程的产生,据研究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产生于物质环境,即指校园、教室、设备等的设计、布置和环境状态;二是产生于学校内人际环境,即指学校内部各种人员的相互关系,包括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等方面的关系;三是产生于认知环境,即指师生在课堂中的相互影响,尤其是教师的教学思想、教态、教法以至于下意识的言行影响。  相似文献   

15.
潜在课程是指通过整个学校的环境、气氛、风气所施加给学生的影响,起到教育作用的一种课程类型。这一课程是建立在有意识和无意识心理活动相统一的基础上的,其特点是利用周围环境中各个方面的教育因素去开发学生的生理潜力和心理潜力,在“润物细无声”中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6.
乔建中 《教育探索》2006,(10):30-32
对情感及其教育教学意义的强调,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其不仅彰显在“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分类目标上,而且蕴涵于“实施建议”的指导思想和具体要求中。建构学生的主体意义,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增进师生的情感关系三个方面,是解析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情感内涵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在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个教师的亲和力,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教师的威望,影响一个教师教学的成败。但是,亲和力这个潜在的资源却经常被教师所忽视,当教育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时,教师往往抱怨课堂是“剃头匠的挑子——一头热”,抱怨学生不配合。殊不知,解铃还需系铃人。特别是在学生对某一门功课缺乏兴趣的情况下,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态度,努力增强教师和课程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18.
隐性课程设计个案研究主要通过揭示隐性课程在显性课程中的功能实现方式和“嘉庚精神”的内涵研究,探讨如何把“嘉庚精神”纳入课堂,在德育课程中结合校园文化、人文精神、教师的人格魅力所体现的“嘉庚精神”,对学生进行情感、人格方面的感化影响,在课程教学中实现“嘉庚精神”的隐性教育功能,从而达成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创新结合。  相似文献   

19.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反应,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潜在动力。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的教学,要千方百计地启发、诱导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借助“兴趣”的动力,实现“乐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以情感传播为视野分析“纲要”课程教学,立足传播传递观和仪式观阐释情感传播赋能“纲要”课程的理论意涵,认为“纲要”教学本质上是知识、信仰、价值传递与仪式共存的情感传播,发现新时代“纲要”课情感传播面临情感表达呼应学生情感需求不足、情感符号唤醒情感不足、情感情境汇聚情感能量不足的问题。提出情感传播赋能“纲要”课,主要表现在情感元素增益、教师情感素养提升、呼应学生情感需求等方面;在情感呈现方式上,创新叙事,促进学生情感唤醒;在传播渠道上,以沉浸、即时、多元三要素贯穿互动场景,促进情感共鸣,强化情感实践,汇聚课程的情感能量,从而优化现有“纲要”课程改革,提升思政课教学的获得感、温度、效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