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的叙事学诞生于法国,新版《罗伯特法语词典》对“叙事学”所下的定义是:“关于叙事作品、叙述、叙述结构以及叙述性的理论。”而七卷本的《大拉鲁斯法语词典》对“叙事学”的解释是“人们有时用它来指称关于文学作品结构的科学研究”,显然,这里的“文学作品”并不只包括叙事作品一种。两种定义颇有出入,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它们都重视对文本的叙述结构的研究。简单说来,叙事学就是关于叙述文本的理论,它着重对叙事文本作技术分析。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电视剧作品越来越多的面世,研究电视剧叙事的著作也越来越多,并且大多是从西方叙事学的角度进行。我认为,中国电视剧叙事的理论基础,应该从中国本土的叙事学理论中寻找。提出此观点并不是不同意用西方的叙事学观点来研究中国的电视剧叙事。西方的叙事学的确有它可取之处,只是在运用西方原理的同时,一定要想到,中国电视剧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产物,也应该从中国叙事学的角度来研究电视剧的叙事。  相似文献   

3.
提出“新闻叙事学”概念,基于两点考虑:新闻作为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传播,是一种最典型、最普遍、最有影响力的叙事行为,此其一;其二,历来对新闻的研究较多停留在经验的层面上,而基于科学方法的分析和概括却并不多见,引入叙事学理论研究新闻,是丰富新闻学的多种可能之一。这里提出一些初步的想法,希望如同放牛娃指出他经过的那座山上可能有宝藏,而开掘者应该是真正的专家。关于叙事学叙事学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在结构主义学说推动下,形成的一个新兴的学科。如果以1969年茨维坦·托多洛夫第一次提出“叙事学”这个术语的时…  相似文献   

4.
江西卫视《传奇故事》和江苏卫视《人间》均是大众类谈话节目,话题平民化、情感化、生活化,讲述平常生活中的不平常。电视谈话节目作为声画兼备的音影叙事文本,运用话语、画面、文字、音响和音乐作为叙事载体,因此,可以借用电影叙事学的关于叙事者的理论对谈话节目进行分析。在电影叙事学理论中,叙事的主体被分为暗隐的“大叙述者”和明现的“次叙述者”。  相似文献   

5.
一、叙事学下的新闻报道关于叙事学的定义,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研究“叙”和“事”以及它们关系的学说。“叙”,就是说,讲述,陈述;“事”,即是事件,实际存在的或虚构的事件。叙事学一般有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的涵义,狭义的叙事学专指叙事文学作品的研究,广义的叙事研究则越过了虚构的故事,而进入对一切实指的话语活动,包括社会历史、新闻报道、调查资料、文字档案等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叙事学视域中的新闻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叙事作为一种重要的叙事类型,长期以来未被纳入叙事学的研究视野。近年来,新闻作为一种重要的叙事类型,已逐渐为新闻学界和新闻业界所认可,体现在新闻实践中,便是“新闻故事化”的日趋盛行,而新闻理论研究中,新闻叙事也受到相当一批学者的关注,并有相关理论成果面世,这些均促进了新闻叙事学研究的蓬勃开展。在两门学科的合力之下,以期解决新闻业务中存在的种种弊病,从而达到优化新闻传播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新闻叙事学刍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蔡之国 《青年记者》2005,(10):31-33
所谓“叙事”,就是对一个或多个真实或虚构的事件的叙述,它既离不开事件,也离不开叙述。根据叙事学的相关理论,叙事学可以分为故事、话语、叙述三个层次。本也将沿袭这三个层次,以新闻事实为基点,对新闻叙事学的建构做一番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一、从叙事学到新闻叙事学 叙事学是关于叙述文本的理论,兴起于法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1969年,法国结构主义理论家茨维坦·托多洛夫在《(十日谈)语法研究》中,首次提出"叙事学"的概念. 在《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一书中,法国结构主义叙事学代表人物热奈特将叙事分为纪实的叙述和虚构的叙述,新闻被列举在了纪实叙述类作品中.其实,新闻不仅是叙述,还是人们接触最普遍的一种叙述方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讲故事”这一概念在博物馆展览中使用广泛,成为展览具有故事性、趣味性、生动性的代名词,更成为展览策划所追求的目标。“讲故事”是展览叙事的一种典型方式,具备展览叙事的典型特点,但运用更加灵活。本文以“讲故事”的展览为主要研究对象,借鉴叙事学中的“故事与话语”理论将展览策划分为“故事”和“话语”两个阶段,重点探讨如何将“讲故事”的方法融入展览策划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与传统小说理论相比,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西方经典叙事学从文本外部转向内部,致力于叙事作品的结构形式研究。鉴于这种片面关注叙事作品形式而忽视作品与社会、历史、文化语境的关联的倾向,80年代以来不少西方学者将注意力转向了意识形态研究。但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认识到轻视作品艺术规律和特征的做法也会使文学研究受到极大伤害,于是,人们开始再度重视叙事结构和形式的研究,并认为叙事作品的形式审美研究与历史语境的研究不应当互相排斥,而应当互相补充。这就是后经典叙事学。后经典叙事学的发展促成了叙事学在西方的复兴。在后经典叙事学研究中,有的学者关注一般结构形式,有的学者关注具体作品分析,但构成后经典叙事学主体的则是“理论十批评”,即借鉴、改造和新建叙事结构模式.将之用于叙事批评,而在这种批评中人们也有意识地将结构形式研究与意识形态研究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