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近年来,石墨烯因为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已成为复合材料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采用Hummers法制备得到氧化石墨烯(G0),通过异氰酸苯酯对GO进行有机化改性得到能够在DMF中均匀分散的石墨烯材料,将改性后的氧化石墨烯材料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引入到聚脲材料中得到聚脲/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采用红外、透射电镜等对氧化石墨烯以及改性后的氧化石墨烯(iGO)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多以单片形式存在,经异氰酸苯酯改性后能够较均匀的分散在DMF中.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TEM等考察了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发现改性后氧化石墨烯片层能够较均匀的分散在聚脲基体中,均匀分散的氧化石墨烯片层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聚合物基体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耐热性能以及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石墨烯在电子器件、光学器件、柔性电子、轻型功能部件、先进电池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有望对电子信息等多个产业产生重大影响。意识到石墨烯的战略重要性,欧洲着力推进石墨烯的商业化进程。一、石墨烯材料大有前景石墨烯具有许多优越性能,使之在众多领域成为突破性技术的可靠基础。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20,(13)
随着近几年石墨烯的研究进展,在复合材料领域石墨烯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目前我国的企业和高校的合成材料平台正在依托于我国丰富的天然石墨烯资源而进行广泛的探索,而且提出了石墨烯在复合材料领域的研究方向。由于石墨烯拥有光学、电学、力学等特性,因而在材料、能源、生物医学等方面有着非常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针对石墨烯在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胡光元  唐莉  刘云 《科研管理》2014,35(4):68-75
本研究以大规模石墨烯科技文献数据库为样本来分析中美两国在该交叉前沿学科领域的总体概况、发展轨迹和驱动力量。通过运用多种数据可视化工具,研究发现,中国在石墨烯领域是一个早期进入者而不是一个后发追赶者。中国石墨烯的研究在早期与美国有短暂的时间延迟,中期迅速赶上,目前在数量上已超越美国。中美双方在国际石墨烯科研成果中占据首要地位,互为彼此的最主要合著者。中美两国在石墨烯研究发展轨迹上既有趋同性也有相异之处。从石墨烯项目资助的金额和石墨烯研究成果的发表数量上看,国家层面的大力扶持对两国的石墨烯研究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最后,文章提出了科研管理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石墨烯在电子器件、光学器件、柔性电子、轻型功能部件、先进电池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2010年,当石墨烯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走入人们的视野时,在济宁已经有一群人开始为石墨烯材料的产业化做着努力。3年来,石墨烯材料的产业化发展愈加步入正轨。而  相似文献   

6.
正石墨烯具有突出的力学性能和导热性能,在常温下具有较高的电子迁移率、比表面积大等一系列优势性质。国内电化学领域石墨烯专利的主要方向是石墨烯电化学制备以及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改性,二者占总申请量的约80%。电化学制备石墨烯材料的专利申请情况本文对相关内容的国内专利进行了检索,即在中国专利文摘数据库(CNABS)中,对电化学领域石墨烯材料的专利文献进行了检索。  相似文献   

7.
氮掺杂石墨烯作为一种改性后的石墨烯材料,保留了石墨烯在电学和力学方面优异的性能,并且氮原子的掺杂将会引入N-C键,增强材料电负性。目前已经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制备出含有不同氮含量和不同氮种类的氮掺杂石墨烯。本文综述了部分不同氮含量和不同氮物种的氮掺杂石墨烯的合成方法,以及氮掺杂石墨烯在电催化还原领域的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8.
石墨烯技术发展历程并不长,世界各国都在加强石墨烯研发与专利布局,石墨烯技术将会对产业革新带来巨大变化。以合享(Incopat)全球专利数据库为基础,对石墨烯相关技术专利类型、申请人、申请趋势、IPC分类、专利地图、专利引证与专利族等进行分析,为我国石墨烯技术发展方向以及产业化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石墨烯新材料的发展离不开低成本、高效率制备技术。与国外石墨烯产业化技术的发展相比,目前国内石墨烯制备技术尽管已走在前面,但仍存在能耗高、效率低、产品应用目标不明确、市场推广困难等问题。石墨烯基新材料的发展要求高效率、廉价的生产制备技术和与基体高分子材料的先进复合技术。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卢红斌带领研究团队自2008年开展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研究以来,已经相继建立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成本、高性能石墨烯制备技术和复合材料制备技术,为发展石墨烯新材料和新产品建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石墨烯的物理化学性质,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及产业化的情况。石墨烯因其特殊的二维结构,具有与石墨负极不同的电化学性能。对石墨烯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制备方法、储锂机理等做了介绍。从石墨烯用于锂离子电池的两个方面材料,即负极及复合电极材料,对石墨烯电极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洪凡 《情报探索》2014,(4):6-11
以SCIE数据库中1994-2012年我国的石墨烯论文为研究对象,借助SCIE分析功能和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石墨烯文献进行计量和可视化分析。通过绘制知识图谱,展示了我国石墨烯研究的时间分布、空间分布、研究力量分布和主要研究领域,揭示了石墨烯的研究热点与应用领域,并就石墨烯研究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与传统的科技文献相比,基金项目信息中包括的信息更具有时效性、前瞻性和战略性,有助于我们发掘潜在的科技信息。本文运用了文本分析和技术挖掘的方法,分析石墨烯这一新兴技术领域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的项目资助信息,来探索石墨烯当前在美国主要的研究领域和关键的研究热点及其变迁。研究发现,美国学者对于石墨烯在电子、光学、磁设备和凝聚态物理学领域的研究持续升温;在二维材料、光学性质、能量储存、拓扑绝缘体、异质结构、表面化学和基于石墨烯的材料等研究是石墨烯方面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设计了一种应用于石墨烯薄膜生产的清洗装置。该装置通过循环使用清洗液,降低生产成本;该装置配置有过滤网,将残留氧化石墨烯储存在清洗液存储斗内,并采用双面清洗喷淋的方式,提高清洗的彻底性;石墨烯薄膜夹紧贴合在驱动辊筒与连动辊筒之间,为石墨烯薄膜的安装带来了便利。  相似文献   

14.
程曦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163-170
上海石墨烯产业技术功能型平台是国内正兴起的新建石墨烯技术转化和产业培育平台风潮中的代表,选择此平台进行案例研究以期为其他技术转化平台兴建提供参考,同时为石墨烯等其他前沿领域产业化提供借鉴。上海石墨烯产业技术功能型平台在服务科研机构、高校或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从已成熟但不具备商业化的技术阶段开始介入,帮助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阶段和发挥产业化效应的下游产品应用阶段,采取这种介入阶段和方式对科技成果的商业价值产生较大的影响,而对其技术价值的影响较小;同时协调当前我国石墨烯产业化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石墨烯制备和石墨烯应用局面失衡,拓展原有服务范围,将新材料技术成熟度等级划分阶段中的技术阶段服务后移。最后研究提出石墨烯产业技术功能型平台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的介入阶段能否前移的思考,尤其是高端应用领域,以覆盖实验室阶段至产业化阶段等更多的阶段。  相似文献   

15.
了解台湾地区石墨烯技术、创新资源等情况,为石墨烯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本文采用EXCEL、PIAS等分析工具,对台湾地区的机构、企业及个人等申请的中国石墨烯专利,从发展趋势、重要机构、创新人才及团队、主要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台湾地区石墨烯技术产业化程度相对较高;主要石墨烯技术有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及装置、利用石墨烯的优良导热特性制备的导热材料、利用石墨烯的优良导电特性制备的导电膜(极)等;重要的石墨烯专利申请人为安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铼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机构;主要的创新团队为吴以舜、谢承佑创新团队、宋健民创新团队、李连忠创新团队。  相似文献   

16.
新华 《青海科技》2016,(4):74-76
正谈起石墨烯,懂行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好东西":被誉为新材料之王的石墨烯,有着极强的可塑性,将为人们走向科幻世界描绘的未来场景插上腾飞的翅膀。然而,当前石墨烯产业却有着一个致命的瓶颈:产量有限,这也使得这种新材料本身的应用成为一种"科幻"。如果有人告诉你:石墨烯其实是可以量产的,你信吗?在厦门,就有这么一家企业正在筹备落地石墨烯生产基地。该企业由旅美华人科学家张博增实际控制。  相似文献   

17.
正本文以CNABS和DWPI专利数据库收录的专利为样本,从专利的视角对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中的石墨烯技术进行的统计和标引,分析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中石墨烯技术的发展路线以及代表公司合肥国轩高科的技术发展路线,并从中得到一定的规律。石墨烯与锂离子电池均是近些年的研究热点,石墨烯由于其独特的结构为锂离子电池材料的高性能的突破带来了可能。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比较多元化,不仅可以将  相似文献   

18.
《大众科技》2010,(7):8-8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6月10日报道,美国一联合研究小组称,他们在利用石墨烯制造纳米电路领域获得了突破:设计出了简便、快速的纳米电线制造方法,能够调谐石墨烯的电学特征,使氧化石墨烯从绝缘物质变成导电物质。  相似文献   

19.
范旭  武永超 《科学学研究》2023,41(2):230-240
石墨烯产业化对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中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本文通过整合“技术-组织-环境”理论和组态视角,构建出一个驱动石墨烯产业化的综合性分析框架,并以31个省市为案例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实证探讨了实现石墨烯产业化的影响要素和复杂机制。研究发现:(1)单一产业要素难以成为推动石墨烯产业化的必要条件;(2)存在7条实现石墨烯产业化的路径,概括为“技术-组织-环境”均衡驱动型和“技术-环境”双重驱动型两种驱动机制。同时存在7种产生非高产业化组态,两类组态呈现非对称特征;(3)在特定条件下,技术、组织和环境要素组合可以经由“殊途同归”的方式推动石墨烯产业化。而在这过程当中,政府重视发挥了较为普适的作用;(4)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石墨烯产业化实现路径存在显著差异。研究不仅拓展了TOE框架的应用场景,同时也为以石墨烯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化实践提供了决策指引。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2):271-271,171
中科院金属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先进炭材料研究组最近在宏观尺度上提出了独特的锂硫电池三明治正极结构的思路,即利用轻质石墨烯集流体替代传统的锅箔,将纯硫涂覆到石墨烯集流体上,与涂覆石墨烯的隔膜组成三明治正极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