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瓦斯赋存构造演化理论,分析了霍尔辛赫煤矿井田地质构造特征。采用线性回归及定性分析方法,探讨了埋藏深度、上覆基岩厚度、顶底板岩性及水文地质条件对瓦斯赋存的影响,并对深部瓦斯含量分布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在走向上,3号煤层瓦斯含量分布受地质构造影响具有不均衡性;在倾向上,因顶底板岩性和裂隙发育使各含水层间无水力联系,导致3号煤层瓦斯含量随埋藏深度、上覆基岩厚度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2.
观战坳隧道位于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与麻江乡交界处,穿过观战坳分水岭。隧道区岩性主要为变质板岩间砂岩,地表水受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受其影响基岩节理、裂隙发育。  相似文献   

3.
岩体开挖卸荷作用导致岩体应力重分布,使得处于压剪状态的岩体内部原生裂隙失稳扩展,发生卸荷损伤。文章以岩体断裂力学为基础,考虑岩体开挖卸荷作用三种基本模式:(1)围压卸荷作用;(2)大主应力与围岩同时卸荷作用;(3)主应力方向旋转卸荷作用。采用岩体压—剪断裂理论研究这三种卸荷模式下岩体裂隙扩展的条件,阐述了岩体裂隙开挖卸荷扩展机理。最后,通过具体算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合理性,进一步得到三种典型开挖卸荷模式下岩体裂隙的启裂条件。  相似文献   

4.
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导流明渠岩性多为泥质粉砂岩、砂质粘土岩与岩屑砂岩互层,部分岩石顺河向卸荷裂隙发育,易形成不稳定楔形体的局部掉块.为确保基础开挖质量,仅采用传统的保护层分层爆破开挖法施工,将无法满足边坡混凝土浇筑要求.根据分析,采用垂直主爆孔和水平光爆孔爆破,使保护层开挖一次预裂成型,取得了理想的工程爆破效果,为今后类似爆破工程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某隧道隧址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等进行的地质调查,探讨了该隧道产生地应力及岩爆可能性,分析评价了隧道的围岩分级及稳定性、洞口稳定性、涌水可能性,指出该隧道受两条区域断裂影响强烈,岩性较为复杂,软硬相间,基岩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建议加强掘进施工期间的预测预报工作,防止坍塌及涌水。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采用渗透张量表征各向异性介质的渗透性,尤其是裂隙介质渗透张量的提出和应用,为发展岩体水力学的理论研究和完善基岩地下水的评价方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本文介绍了渗透张量的基本理论,并应用于南昆线长2000米的裂隙涌水隧道——草庵隧道。通过实地测量裂隙的几何参数,用渗透张量理论计算草庵隧道范围内含水岩体的非均质各向异性渗透率进行分析,为施工单位预测和防治隧道涌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黄培 《中国科技纵横》2010,(20):287-288
以贵州省晴隆县竞发煤矿为例,针对煤矿水害进行了矿井充水因素分析,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认为本矿充水水源以含煤岩层基岩裂隙充水为主,充水方式以顶板孔隙、基岩裂隙充水为主,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的煤矿床,为煤矿开采预防水害提供了基础性的水文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8.
高密度电法技术在隧道勘察中可用来查明岩层完整性、裂隙发育情况;浅震勘探是通过测量所测断面的弹性传播速度等物性参数,结合地质钻探资料分析解释,推断地层岩性变化情况。本文以建昌至兴城高速公路大苇沟隧道工程物探勘察为例,对两种方法的勘探成果进行分析,为合理布置钻探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岩石的力学性质主要通过室内岩石实验进行研究,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单一岩性岩石在不同围压条件下的变形及应力—-应变曲线;岩石成分、围压大小对岩石应变及抗压强度的影响;岩石卸荷回弹与裂缝的形成。下一步应该加强对不同岩性组合、不同方向压缩、回弹变形与破裂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浅层地震等物探方法在工程地质勘察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浅层地震勘察以其费用低廉、速度快、勘察信息丰富、能形成三维整体性勘察等优越性,得到了工程地质勘查界的欢迎。 1.浅层地震勘察的目的 1)调查基岩的起伏形态,确定深部裂隙和断层。 2)划分主要岩层的结构及厚度。  相似文献   

11.
以频繁互层型砂泥岩地层为研究对象,利用Hoek-Brown准则确定了砂泥岩样品的GSI,利用Biot相恰理论确定了各样品裂隙密度,探讨了GSI、裂隙密度ε及品质因子Q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GSI能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岩体强度及宏观裂缝的发育程度,与裂隙密度ε具有一定负相关性。随着GSI增加,裂隙密度ε降低,品质因子升高。不同岩性GSI与力学参数如杨氏模量及三轴强度间相关性明显好于GSI与裂缝参数如裂隙密度ε及品质因子间相关性。表明对于砂泥岩频繁互层型地层而言,其中裂隙分布特征及声波衰减特征具有明显差异,因此在具体力学及裂缝交会图方面研究中,应区分岩性分别进行拟合。该研究揭示了不同尺度条件下岩石裂缝特征的异同,及利用力学和声学方法研究岩石裂缝特征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广西大新县是一个滑坡灾害多发地区,通过分析滑坡的具体特点及其成因机制,提出用高密度电法进行勘察,以查明工作区断裂构造的分布、基岩起伏情况,进而判断是否存在滑坡面,配合地质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工作。根据物探成果推断解释可知,各电法剖面的下伏基岩起伏不大,其埋深20m以内,上覆层为碎石土,下伏为砂岩、灰岩;勘测范围内未发现大的构造断裂带,仅有一些岩石破碎带、岩层小裂隙发育及土裂隙发育,以及产生的局部滑动,但其相对位移较小;勘探范围内没有发现明显的滑动面,只是在Ⅰ1线的300-450m段可能存在隐伏滑动面。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边坡的分类以及在边坡支护中主要用到的支护方法。其中预应力锚索由于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而被广泛的应用在工程实践中。岩石锚固是预应力锚固技术应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其锚固效应的成败直接决定了边坡支护的成败。影响预应力锚索锚固效应的因素很多,如:岩体的应力状态、岩体岩性、锚固时间等。对卸荷岩体提出了其复杂的应力状态对锚固技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华南褶皱带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基岩裂隙比较发育,同一桩基持力层地质情况在施工前后会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以佛山市高明区沧江桥为例,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简要介绍了高应变检测施工工艺,对同类地区桩基检测具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集贤煤田是国家重点能源基地,矿床水主要为第四系含水层、第三系含水层和基岩裂隙含水带。通过对现有矿区含水层及地下水的补给、排泄资料以及邻近矿区充水因素分析为下一步矿井开采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粤北碳酸盐岩地层广泛分布,岩溶发育程度与其所在层位的岩性、区域构造发育程度、水文地质条件诸因素密切相关。岩溶发育一般浅部较强烈,往深部越来越弱,沿水平方向多呈带状分布。岩溶地面塌陷、建筑桩端基岩下沉、水库坝基岩瘩渗漏是岩溶区主要工程隐患。降水工程抽水前做好影响区地面稳定性观测评价,基础施工前做好工程地质勘察,水库蓄水前对坝基溶洞(隙)进行灌浆加固,是避免岩溶区工程隐患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甘肃湟水白川水电站引水隧洞工程,主要是Ⅴ类围岩,岩性软弱,裂隙发育,风化程度严重,稳定性差,其施工根据地质条件和现场实际情况,采取洞口大管棚施工、超前支护技术。本隧洞工程施工技术具有其特点和先进性,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围岩成洞稳定及施工安全,为同类工程的施工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羊拉铜矿地处金沙江结合带东缘,西侧与古特提斯构造带的昌都—兰坪—思茅陆块相邻,以东为扬子地台西缘之中咱陆块。通过对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矿床受岩浆岩、地层、构造及岩性控制明显。结合控矿因素的综合研究,找矿应注意北东向二级断裂构造,特别是构造交汇和转换部位、构造破碎带或层间裂隙带,岩体内、外接触带(强蚀变带中的矽卡岩带)、岩体内北东向构造破碎带(裂隙带),泥盆系江边组(D1j)、里农组(D2+3l)碎屑岩—碳酸盐不同岩性面,此外特别注意与中酸性岩体接触产生矽卡岩化的地段,是寻找Cu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9.
何维胜  魏启明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6):15+287-15,287
地下水对煤矿开采有较大的影响作用,为了安全、高效、正常地开采,现总结羊场湾矿地下水情况,认为可划分为孔隙潜水、裂隙孔隙潜水和裂隙层间承压水三种类型。区内基岩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仍然是大气降水或通过第四系间接补给,地下水沿着岩层层面及裂隙通过沟谷及地下深处裂隙带由南往北偏西运动排泄。羊场湾煤矿一号井可划分五个含水岩组。  相似文献   

20.
土壤侵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可归结为两大类:即人为因素,指人类一系列违背自然规律的生产活动,往往成为引起土壤侵蚀的主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地表组成物质、植被等方面,构成土壤侵蚀的背景条件,其中地表组成物质——土壤和基岩是侵蚀作用的对象。土壤特性对土壤侵蚀产生巨大影响,而土壤特性与基岩岩性密切相关,一个地区的土壤侵蚀状况常受到岩性的很大制约,这在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尤为突出。本文拟举湖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