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5 毫秒
1.
音阶、和弦、琶音是钢琴学习中最重要的基本功。根据键盘特点和指法规律,将音阶、和弦、琶音按规律分类,形成辐射式学习,不但事半功倍,而且使音阶、和弦、琶音的学习变得简单而有趣。  相似文献   

2.
在钢琴教学中,音阶、琶音、和弦作为钢琴基本技巧练习对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通过这些练习,学生才能掌握那些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3.
钢琴演奏技术的提高,需要手指、手腕、手臂的协调配合能力和灵活的训练。音阶、琶音、和弦这些基本训练是最立竿见影的技术训练方式,它能有效地针对手上各种演奏技能进行单纯的、直接的训练,简言之,音阶、琶音、和弦是掌握钢琴演奏技巧的基础。着重对音阶琶音及和弦的指法、训练方法进行阐述,以便学生能在练琴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李斯特的音乐美学思想、《侏儒舞》的演奏技巧、李斯特的突出贡献论述了《侏儒舞》这首作品。李斯特突破了传统练习曲中单调的、冗长的纯技巧性练习,而是以快速的音阶、琶音、双音、倚音、顿音、八度音等交织成一个绚丽多彩的音响世界。  相似文献   

5.
为学习借鉴英国现代作曲家迈克尔·蒂佩特交响曲的和声技法,分析、探讨了蒂佩特交响曲的和声技法问题。对交响曲中的主要和弦结构、和弦结构的形成原因、和声进行与和弦相互关联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蒂佩特交响曲的和弦结构中有三度、非三度相同音程关系的叠置,也有混合音程关系的叠置。和弦结构的形成来自对位旋律的意外结合、和弦外音参与形成的和弦、双调性与多调性中形成的结合或是旋律或音阶纵向化的产物。在和声进行上,蒂皮特注重使用持续和弦与和弦贯穿、交替进行、平行进行、和弦移位与和声模进、通过共同音的连接、和弦对置与复合和声等技法。和弦的关联中既有功能性的关联,也有通过中心音响技术、和声场形成的非功能性关联。  相似文献   

6.
传统和声学中,“自然音”指构成调性或调式音阶的各音,在这些音上建立起来的和弦,称为“自然和弦”;“变化音”指应用临时记号而产生的调性或调式以外的音,由此产生的含有一个或几个调之外的音的和弦,称为“变化和弦”。由于变化和弦扩展了它们在一个调与其它调中的功能关系,更多地运用不协和音的连续,以求得戏剧性音响,所以,为歌曲配置钢琴伴奏时,除了选配自然音体系的和声材料以外,还可以适当选用一、二个变化音体系的和声材料,使得和声色彩更加丰富。上例标有记号处,应用了相近旋律而产生的变化和弦。这个和弦是G大调二级和弦升三音(#C…  相似文献   

7.
在钢琴教学中,演奏技术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演奏者如果想演奏出各个时代、不同作曲家的不同风格的作品,就必须有全面、娴熟的技术。八度与和弦技术是各项技术中的两项。教师可以把它们放在一起来训练学生,学生如果把八度弹好了,那么和弦中的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八度与和弦的基本要求是同时奏出八度或和弦的各个音,也就是说演奏者要用不同的手指弹出的各个音,要像一个手指弹出的单个音一样整齐。但是,怎样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呢?  相似文献   

8.
王旭霞 《甘肃教育》2008,(20):24-24
在钢琴教学中,演奏技术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演奏者如果想演奏出各个时代、不同作曲家的不同风格的作品,就必须有全面、娴熟的技术。八度与和弦技术是各项技术中的两项。教师可以把它们放在一起来训练学生,学生如果把八度弹好了,那么和弦中的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八度与和弦的基本要求是同时奏出八度或和弦的各个音,  相似文献   

9.
在高师音乐练耳教学中,训练不具备绝对高音感的学生听辨音程与和弦时,如何以标准音为参照音,结合调性判断出所听辨的音程与和弦的首调唱名,从而推算出该音与和弦的固定音高的一些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10.
对于学习作曲技术理论的人们来说,无论是在最开始学习四部和声写作的练习中,还是在后期作品创作的实践中,和弦外音的运用都是十分重要的。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运用和弦外音能避免和弦频繁的交替带来的杂乱和弦色彩,也能带来和弦本身不具有的新的音响。文章内容包括和弦外音的分类,和弦外音与织体,和弦外音的运用三个部分,希望通过研究论述,能对认知和理解和弦外音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爱之梦》是李斯特重要创作时期的作品.它具有三部曲式结构特点,在音乐处理、演奏技巧和踏板的运用上都有着李斯特独特约风格,此曲不但旋律优美.而且还蕴含着崇高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标题音乐和文学的艺术关系的阐述,分析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作曲家罗伯特.舒曼的标题音乐的文学性思维特点,同时对同一时期的作曲家肖邦、舒曼、李斯特的标题音乐中文学性的区别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匈牙利著名作曲家、杰出的钢琴演奏家、教育家、音乐评论家李斯特·弗郎兹的钢琴作品,作了细致深入的分析,高度评价了李新特对钢琴演奏的划时代贡献。  相似文献   

14.
李斯特一生创作80多首艺术歌曲,《你如今从天而降》是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歌曲之一。作品在和声技法上所表现出的特征,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音乐风格。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穆勒摘要》、《评李斯特》进行文本学研究,来反驳阿尔都塞提出马克思思想的"断裂"说,通过马克思自身文本的理论进程来呈现其对"交换关系"与"人的本质"的关系研究的逻辑演进,逐渐本真地呈现出"人的本质"的定位。  相似文献   

16.
亚当.斯密和弗.李斯特都是著名的经济学大师,他们所处的时代,是从封建经济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他们的经济思想虽都带有过渡时期的鲜明特征,但是他们的经济哲学思想却有很多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李斯特幼稚产业保护论出发,阐述了进入21世纪后,我国在经济发展道路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我们要努力适应世界经济发展节奏和脉搏,进一步发展生产力,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从容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是日本当代作家村上春树的最新畅销作品。此部新作讲述了36岁的工程师多崎作,在李斯特的钢琴曲《巡礼之年》引导下,探寻自己十六年前突然被4位好友"断交的原因",从而克服心灵创伤,打开心扉的过程。文章通过分析主人公的成长历程,挖掘当代都市青年正趋于变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求探究村上春树作品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19.
欧洲艺术歌曲的曲体结构多以三段体或多段体的形式呈现,而变奏曲体的结构形式较为罕见,以李斯特的《紫罗兰》和《樱草花》两首变奏曲体歌曲为例,分析了变奏曲体以何种方式彰显歌词强调的景象,以何种方式变化调性取得戏剧性效果,总结其蕴含的规律,为演唱者精准把握作品变奏部分歌唱旋律与伴奏的融合、音乐情绪处理对情感表达的影响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从叙事性、戏剧性和民族文化特征出发,对肖邦的《F大调叙事曲》和李斯特的《b小调叙事曲》两部钢琴作品进行对比,由此找出两者之间的异同,总结出肖邦和李斯特各自在钢琴叙事曲这一体裁创作上的特征,从而加深对乐曲以及这两位浪漫主义时期代表人物的认识,更好地把握两者作品创作的特征,以便从中借鉴其精华,用于今后的作品创作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