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凌宗伟 《江苏教育》2014,(22):29-32
应试教学的弊端之一是把学生教得没有问题了。真正的教育要做的是让每个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地产生新的问题,使他们成为一个个有"问题"的人。本文从教师的问题意识与阅读教学的关系出发,阐述了语文教师要让学生有"问题",自己先要成为有"问题"的人的观点。语文教师对文本的阅读最要紧的就是从文本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只有教师的问题意识增强了,才能培养出善于思考的学生。  相似文献   

2.
<正>金沙小学是这样一所学校:在这里,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同的孩子;没有不好的教师,只有不同的教师。在这里,教师和学生都能去发现自己:发现自己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善于做什么,不善于做什么。不断地发现、改进、创造,是金沙小学每一位学生和教师感到幸福的源泉。2016年金秋的金沙小学,校园里静静地发生着某种让人欣喜的变化。学生们的课堂上迎来了不同的"新"教师面孔;教师们的课堂中,涌现了更多不同个性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教学为每名学生的自主发展创造了更大的空间.那么,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在小学数学课堂里如何奏响"问题意识"的新乐章呢?一、创设问题情境,关注知识的"生长"过程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能激发学生浓厚的探求欲望.教师既要善于创设问题情景,提出具有开放性、挑战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的浓厚兴趣;更要善于从最基本的实际问题入  相似文献   

4.
<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真理;有了爱,也不等于有了教育,这也是真理。教育仅仅靠爱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专业的懂得学生的智慧。高尔基说得好:"单单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情,可是善于教养他们,却是一桩伟大的公共事业。"所以,当我们不断谈论教师对于学生的"爱心"时,一  相似文献   

5.
学习压力古来有之,作为教师要正确看待压力,适度的学习压力能够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而过度的学习压力会对学生的学习、心理、生理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当过度压力来临的时候,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往往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及时发现学生学习压力的"过度膨胀",做一个善于观察的教师;要找到学习压力的"力源所在",做一个善于分析与思考的教师;帮助学生合理调节压力的强度,让学习压力保持在合适的"档位"。  相似文献   

6.
<正>语文老师透过繁荣的景象,经常看到一个让人十分忧虑的问题:一节课结束,学生并没有掌握到什么知识,能力提升更无从谈起,这样的课是一节无效的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关注"这一个"。关注"这一个"学生。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都能"动起来",还有少部分学生性格内向,基础差,不愿意发言,长期下去,则"边缘化"了。学生的性格心理压抑,甚至扭曲。有教无类,教师要特别关注"这一  相似文献   

7.
成语故事"滥竽充数"中的"南郭先生"因没有真才实学、善于装模作样到最后露出破绽而流传千古,生活中我们常将他作为笑谈。而今我们的音乐课堂中也不难发现"南郭先生"的踪影,几乎每校都有,每班都有。这是每个教师关注的问题,也是令我们头痛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充满互动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一个"追问者",一个智慧的"追问者"。善于追问的老师源于对教材的深度解读和对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以及对教材重难点的了然于心;善于追问的教师能在无疑处设疑,于无疑处质疑,让学生从无疑处生疑,于无疑处思疑;善于追问的教师,看似"无为"却有为,通过不着痕迹的点拨、  相似文献   

9.
蒋礼金 《考试周刊》2011,(68):162-163
“留白”需要教师全面系统地把握课程标准.把握教材;需要教师全面备好学生、关注学生;需要教师精心创设情境,层层设计问题;需要教师善于观察,随机应变.正确处理课堂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一堂思想政治课的成功取决于很多因素,教师的"问题意识"是关键因素之一.所谓教师的"问题意识",是指教师善于以问题为导向来设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意识.强烈的问题意识能促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努力发现问题、精心设计问题、巧妙破解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为此,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笔者认为,做一个有"问题"的政治教师,至少应具备以下五方面的意识.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紧紧抓住文本中"言虽尽而意无穷"之处,将文本"空白点"转化为"生发点"。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关注标点,揣摩补白,激活文本;捕捉细节,品读补白,把握本质;借助插图,意境补白,品味意蕴;紧扣结尾,续写补白,扩展情节。  相似文献   

12.
<正>1.关注"起点",铺垫新知。①关注生活起点,巧设情境。在小学英语课堂提问的设计中,教师要善于关注学生的生活起点设计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巧设情境,在课堂上模拟生活场景,从而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的新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②关注认知起点,整合经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的问题设计应该关注学生的认知起点,通过有效的问题整合学生原有的认识经验,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13.
没有问题的引导,就不会有思考的过程;没有质疑的声音,就不会有创新的实践,正如孔子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教学过程中,就是要促进学生"学"与"思"的完美结合,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学会运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要善于运用问题促进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4.
在充满互动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一个"参与者",更是一个智慧的"评价者"。善于评价的教师,其能力源于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热爱——每一节课都应该是学生生命成长的舞台;源于对教材的深度解读——每一篇课文都是成长的载体;源于对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每一个目标都要落地生根。教师的有效评价能够让课堂成为师生智慧生成的殿堂。一、一枝一叶总关情——学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难点,学生觉得难可以理解,因为是学生,正处在学习时期;教师觉得难也是实际,但教师不能总是在难中为难,善于解难,才是为师之道.在"多一点儿"中坚持训练学生的作文素养,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错误:课堂教学中正常的现象——教师要学会宽容;错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资源——教师要善于预设、生成、延伸;错误:学生创新思维的起点——教师要善于纠错用错,开启学生的智慧。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累积的过程,也是一个错误不断显生、修正和完善的过程。错误既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又是教学的巨大资源。因此,我们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错误资源,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总是在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中进行,然而在问题主导的课堂中,笔者发现学生的学习状态仍然不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恐怕是教师没有区分"考试问题"与"课堂问题"的差异,没有提出令学生心动的"课堂问题"。一、"考试问题"与"课堂问题"的差异。顾名思义,"考试问题"是指命  相似文献   

18.
教无定法,语文教学更是如此。语文教师必须是熟谙青年学生心理特点的心理学家,是一个善于"扶"、又善于"放"的引儿学步的善导者,是一个不被凝固的程式所拘囿,而能够按照各个阶段学生特点灵活地处理教学环节的指挥员。无论"扶"或者"放"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要明确新课标的目标和要求。语文教学离不开人文思想政治教育。变传统的应试教育"填鸭式"的教学为教师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变单纯地知识传授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中国梦"的实现多出人才,早出人才,出好人才。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一个课题,叫做"搭配"。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材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有序思考。《小学数学教师》杂志曾经发表过颜春娅老师的一篇不错的文章,重点谈了有序思考的问题,正如文章中所说,有些教师可能"只是把关注的目光放在‘有几种搭配方法’这一结果上,对于‘有序’这一目标并没有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正>常常有人说上课"表演"是做秀,笔者对此不以为然。马卡连柯说:"做教师的决不能够没有表演,不善于表演的人,就不能做老师。"笔者认为如果一个语文老师能把每一堂课都"导演""表演"得真实精彩、形神兼备,那么,这肯定是一位备受学生欢迎的成功的语文教师。在语文课上,教师精心策划的"导"、绘声绘色的"演"是一种对语文教学的审美追求,给学生带来的是一种审美享受,它昭示着时代的新潮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