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在午餐这一环节上,针对幼儿吃饭速度、数量上的差异,我们进行了“分人定组”实验。 “分人”即班上两位老师一位保育员明确分工,两位老师分别负责一半幼儿的菜和汤,保育员负责全体幼儿的主食;“定组”即按吃饭速度把幼儿分为四组,每位老师负责两组。餐前准备时,吃饭较慢的幼儿可先洗手用餐。 经过一个星期的实验,有了可喜的成绩。吃饭慢的幼儿是过去养成了边吃边玩的坏习惯,现在,老师有针对性地照顾他  相似文献   

2.
最近,班上出现个别幼儿对保育员张老师、高老师不礼貌的表现。两位老师带班时,孩子们浮躁不安,并流露出不喜欢的情绪。看来,两位老师管理幼儿生活的时间多,和孩子们感情交流的机会少,孩子们还不了解她们工作的重要性。于是,我组  相似文献   

3.
幸代萍 《贵州教育》2009,(19):18-19
一、问题与现状 当今幼儿园对幼儿的管理大多实行的是“两教一保”的管理模式,即一个班级由两个教师、一个保育员进行管理。教师主要负责对幼儿进行五大领域的教育、家长工作、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幼儿生活和做好卫生保健工作。保育员则主要负责幼儿日常生活的管理、环境的清洁与消毒、配合本班教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工作。由此可见,教师的工作重心在“教”,  相似文献   

4.
小班幼儿吃饭一直是让人头疼的问题,不是挑食,就是一边吃一边玩,剩饭菜的现象很普遍. 我就想,能不能利用幼儿爱游戏的天性调动其积极性呢.一天中午,我和保育员盛好饭后,就对小朋友们说:"易老师去食堂吃饭了,我们把饭菜都藏起来,让她回来找不到,怎么样?"小朋友马上来了兴致,齐声说好.  相似文献   

5.
随着幼教师资培养数量的不断增加,幼师毕业生分配已趋饱和状态。但是,当前大部分幼儿园的保育员队伍素质偏低。针对这种情况,为贯彻“保教并重”的原则,我园自1998年9月开始实施“一主两副”制度,即在幼儿园一个班中配备三位教师,不配保育员。其中一位教师担任班主任(主),其他两位教师配班(副)。三位教师共同承担本班的教育和保育工作。也就是说,三位教师既是教师又是保育员,全面负责幼儿的一日生活和学习。在人员安排上,我们的原则是每班配备一位有三年以上教龄的有良好管理素质和教育能力的教师担任班主任,  相似文献   

6.
盥洗室是保育员的主战场,如何在这方天地里为孩子营造快乐、提供便利,不仅需要保育员具备出色的统筹能力,而且需要保育员有精湛的专业理论。这样,洁净、温馨、错落有序的后勤"大本营",才能像一株庭边幽兰,给予离家在外的孩子们以更含蓄、更细腻的情感教育与关怀。 从以下这组随笔里,我们不难体察出保育员老师在养成教育中的良苦用心。无论是饮水桶边的记录条,香色各异的小皂盒,还是水龙头上的旋转记号,便坑两侧的小脚印,所有这些既源于保育员对幼儿的观察了解,更源于他们对 工作的潜心研究。在与幼儿的朝夕相处中,保育员想方设法为孩子的自主成长搭建了舞台。我们深信:当每一位保育员都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时候,幼儿园才是欢笑永驻的乐园。  相似文献   

7.
提起幼儿园的保育员,人们的脑海中会出现这样一幅画面:一位勤劳的阿姨正在幼儿的寝室中忙来忙去,一会儿为这个幼儿掖掖被子,一会儿去提醒那个幼儿起床小便。事实上,多年来,幼儿园的保育员就是被定位于负责幼儿生活的事务性的阿姨。  相似文献   

8.
镜头一:小1班中午,在幼儿用餐前,老师提醒幼儿用餐时要注意保持桌面干净,告诉幼儿将骨头等放入盘中。然后组织幼儿用餐。保育员等幼儿用完餐后,再将桌子擦干净。老师多次提醒幼儿要注意保持桌面整洁,对吃饭干净的幼儿及时给予表扬,对个别不注意卫生的幼儿给予了批评。一段时间后,这个班的幼儿用餐卫生习惯却不尽如人意。幼儿的桌面有米粒、菜汤等,吃完的骨头盘中、桌上都有,地面也很脏。镜头二:小2班中午,在幼儿用餐前,老师提醒幼儿用餐时要注意保持桌面干净,告诉幼儿将骨头等放入盘中。然后组织幼儿用餐。在幼儿用餐过程中,保育员只要发现…  相似文献   

9.
小班的孩子饭量小,吃饭慢,有的甚至还要老师喂。我们尝试了以下的做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两位老师分工负责,一位负责盛饭、添饭,一位负责盛菜、添菜。先由盛饭的老师视孩子饭量和进餐速度,盛上半勺或一勺饭,盛菜的老师跟着盛上半勺或一勺菜。由于量小,孩子很快吃完,我们马上又循环一次,并不  相似文献   

10.
陈晗 《考试周刊》2013,(8):193-193,117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保育员是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幼儿教师的助手,其辅助教师负责幼儿的保健、养育,并协助教师对幼儿进行教育。基于这点许多幼儿园在结合园部实际操作需求上实施幼儿教师轮流担任保育员一职。作为一名幼教专科出来的老师,如何做好幼儿教师与保育员角色转换,作者结合自己幼儿园的工种转换经历,分析在进行基本保育工作的同时怎样将教育内容自然渗透,如何让新的教育理念在保育工作中贯穿。  相似文献   

11.
小班幼儿如厕时,大多需要老师或保育员帮忙穿脱裤子。有时一齐如厕的幼儿较多,保育员往往帮幼儿把裤子脱下来让幼儿自己上便沟,尿完再走到老师身边请老师穿好。这样做,常有幼儿让裤腿绊倒。正确的做法应是让幼儿双脚站在便沟两侧后,再帮其脱裤子,尿完后帮其穿好裤子下便沟。  相似文献   

12.
魏龑  朱蕊 《学前教育》2004,(2):32-32
盥洗室是保育员的主战场,如何在这方天地里为孩子营造快乐、提供便利,不仅需要保育员具备出色的统筹能力,而且需要保育员有精湛的专业理论。这样,洁净、温馨、错落有序的后勤“大本营”,才能像一株庭边幽兰,给予离家在外的孩子们以更含蓄、更细腻的情感教育与关怀。从以下这组随笔里,我们不难体察出保育员老师在养成教育中的良苦用心。无论是饮水桶边的记录条,香色各异的小皂盒,还是水龙头上的旋转记号,便坑两侧的小脚印,所有这些既源于保育员对幼儿的观察了解,更源于他们对工作的潜心研究。在与幼儿的朝夕相处中,保育员想方设法为孩子的自主成长搭建了舞台。我们深信:当每一位保育员都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时候,幼儿园才是欢笑永驻的乐园。  相似文献   

13.
唐田 《家教指南》2006,(5):25-26
幼儿园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的根本不同之处就在于保教结合,即幼儿园教育是保育与教育相结合,因此幼儿园教师中有一支特殊的队伍——保育员,也叫生活教师,主要负责幼儿的生活照顾、营养卫生以及教育教学的配合工作。之所以这样配置,是因为幼儿的身心发育还很稚嫩,在生活、学习、交往等方面的独立和自理能力还不完善,处于正在发育的过程,所以教师不但要教孩子学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关怀幼儿吃饭、喝水、睡觉等基本生活需要以及适应集体生活的基本情感需要。这一特点要求教师与保育员要相互配合,让孩子在优质的保教结合中得到快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保育员,是幼儿园或托儿所内负责照管儿童生活的工种,保育员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起着照顾和教育等多重作用,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优秀情感态度的培养等各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实践工作中,优化提升保育员的工作能力,一方面来自对保育员业务水平与工作能力的严格要求,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对保育员配班技能的不断巩固提升,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保育员工作能力的优势,使保育员的个人能力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也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对幼儿园或托儿所的长远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这也是对幼儿负责的表现,有利于幼儿得到更好的照顾,更有利于幼儿自身的健康、合理、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有两所设备和食品质量都完全相同的幼儿园。但是,当调查人员对这两所幼儿园的幼儿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时却发现,甲园的幼儿身心都很健康,情绪也很愉快,而乙园的幼儿却身心健康状况较差。迥异的结果使调查人员十分困惑,他们经过认真的调查分析之后,终于找到了原因。原来,甲园管理幼儿吃饭的保育员态度和蔼,富有爱心,在幼儿吃饭时总是以微笑、鼓励对待和帮助幼儿,而乙园的保育员则对幼儿缺乏耐心与爱心,每逢进食就训斥幼儿,致使幼儿一到进食时就害怕、流泪,甚至小便失禁,进餐时情绪低落…  相似文献   

16.
一、教师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的感染幼儿幼儿接受学习事物的能力非常强,模仿是他们重要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要在潜移默化中为幼儿树立学习的榜样。根据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的道理,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处处以身作则,做孩子学习的榜样,因为榜样有着巨大的感染力、说服力,它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记得有一次,班上一位小朋友自己动手画了两张小卡片来送给两位班主任老师,可是班上还有一位保育员老师,怎么办呢?我便利用晨间谈话时间,有目的地  相似文献   

17.
活动目标 1.大班幼儿和小班幼儿结对活动三天,引导小班幼儿愉快地上幼儿园,初步培养小班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2.小班幼儿在大班幼儿的示范下,学说"老师早""再见"等礼貌用语,学习正确地洗手、吃饭、午睡、如厕,并乐意参加各类活动.  相似文献   

18.
<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当前学前教育应当以科学的方法进行保教工作,并且必须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从而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而在幼儿园中每个班级都是由二教一保所组成。"保育员"作为幼儿教师的助手,辅助教师负责幼儿的保健、养育,并协助教师对幼儿进行教育。保育员对幼儿的影响并不亚于教师,所以保育员也是幼儿园中的重要教育者。然而在幼儿园,由于种种原因,一直以来都是聘用一些退休  相似文献   

19.
<正>幼儿的教育问题和幼儿园的管理问题日渐显著,幼儿是社会发展的希望,幼儿的安全、教育等问题的解决也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就对幼儿园的管理,分析其特点如何应对策略。一、"合"——教师接球的第一妙招为了促进幼儿教育管理的有效进行,教师要及时和保育员进行沟通。班级的保育员的文化水平可能并没有教师的文化水平高。但是,不同的角色观察到的问题是不一样的,教师要学习倾听保育员发现的问题和意见,两个角色相互尊重、配合,团结一致,才能更有力量借住学生及家长抛来的"球"。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同一个学生做同一件事情,两位教师  相似文献   

20.
午餐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幼儿的营养与健康,同时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进餐能力,对幼儿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课程游戏化项目的推进,本学期我园对大班两个班幼儿进行自主进餐探讨活动。自主进餐活动前,都是保育员将碗筷放好,老师打好饭菜,让每桌的桌长进行分发,汤碗都是老师来发。"支架四"指出尝试一餐两点由儿童自主完成,老师只是自助餐的服务生之一,我园大三班、大四班幼儿在进餐时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由教师分餐、儿童等待的进餐方式,转而采取了幼儿自主进餐的形式,利用幼儿园配备的取餐工具以"桌"为单位学习自主取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