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指把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融于各种游戏之中,这是教学与游戏有机结合的理想模式,能激发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意识,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同时是主动学习的过程,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一方面保证幼儿得到游戏中的愉悦体验,另一方面达到教育的目的。一、精心设计游戏,促进幼儿全方面发展课程游戏化不仅仅是带领幼儿做游戏那么简单,教师需要考虑教育目标、幼儿的能力、客观条件的  相似文献   

2.
创意晨间锻炼是以体育运动游戏为载体来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的,并不完全适用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但是,我们可以对这一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归纳总结,把握制订规则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规则制订出来是让幼儿遵守,以确保游戏和学习正常进行的。教师切不可“想当然”,需要从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出发,从幼儿的角度制订初步的规则。  相似文献   

3.
音乐游戏的宗旨是以幼儿为本,让幼儿获得快乐。随着中班幼儿自主性和规则意识的逐步增强,在音乐游戏中,教师需要更多地倾听幼儿心声,选择符合幼儿兴趣、能激发其积极参与的游戏音乐;尊重幼儿需要,创设幼儿自主游戏的适宜环境;采取有效的支持策略,引导幼儿在自主表现中获得快乐体验。  相似文献   

4.
王梅 《成才之路》2009,(29):77-78
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之一,认真组织好游戏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独立自主意识,对于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和谐发展是非常有益和有效的。一、积极组织幼儿参加游戏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建立自信心幼儿参加每一个游戏活动,无论是用积木搭建房屋,还是玩小猫钓鱼,参与和完成的喜悦都会使他们感到自己是会做的,是能干的,是能够成功的。因而,教师要积极组织幼儿参加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表现自己的才干。在游戏前,教师要做好调查研究,了解幼儿对游戏的愿望。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让他们参与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游戏意境,指导幼儿选择喜爱的游戏,  相似文献   

5.
李亦男 《考试周刊》2013,(40):193-194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模仿和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幼儿期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黄金时期。本文通过观察分析幼儿园角色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尝试在组织幼儿角色游戏中做改进: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角色;让幼儿参与游戏材料的制作;教师作"顺、引、助"的适时指导和评价;师幼共同制定游戏规则。幼儿在教师的指导和鼓励中,主动积极地参与角色游戏,激发创新意识和兴趣。  相似文献   

6.
幼儿教师在设计幼儿体育游戏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遵循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以此设计明确的体育教学目标,让运动与游戏充分结合,教师在旁引导,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积极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有效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等等,以此调动幼儿参与体育游戏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的许多创新意识、创新灵感都是在游戏中无意产生的,要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就要在游戏中进行.教师在游戏准备中要让幼儿主动参与到游戏材料的制作;在游戏进行中要适时地引导:在游戏完成后要针对游戏中的问题积极评价,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8.
<正>评价是角色游戏指导中的重要一环,它是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材料使用、交往合作等,与幼儿共同回顾游戏情境、解决游戏问题的过程。一、品味游戏的偶发事件,让评价成为拓展幼儿游戏经验的基石在角色游戏过程中总有偶发情况,需要教师在游戏中仔细品味,抓住机会,变点滴小事为有意义的事,闪光点转眼变成闪光片、闪光面,给全体幼儿以良好影响。  相似文献   

9.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为幼儿提供游戏保障,促进幼儿游戏本能的发挥.但在当今幼儿园游戏中,幼儿与教师错位的现象屡见不鲜.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幼儿作为有游戏需要的个体未得到尊重、家长作为幼儿发展支持者未端正教育观念、教师作为游戏指导者未发挥其应有作用.对此,应做到明确定位,幼儿与教师各为其主;互惠双赢,教师与家长共同参与;氛围创设,幼儿园与教师双向营造,以促进幼儿游戏的有效开展,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愉悦感、轻松感.  相似文献   

10.
王区区 《考试周刊》2013,(47):190-191
游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是与幼儿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学习方式,在游戏活动中存在大量学习活动,因此教师组织和指导幼儿游戏活动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幼儿"玩",而是让幼儿在"玩中学",这就需要教师在幼儿游戏中扮演多种角色,即游戏内容的确定与策划者,游戏规则的制定与维护者,游戏材料的投放与提供者,游戏过程的引导与参与者。  相似文献   

11.
季冬霞 《教师》2019,(14):95-96
幼儿对游戏有特殊爱好,教师利用多种形式的游戏活动展开集体教育,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这无疑是最为现实的追求。中班幼儿对游戏有一定认识,教师要注意体现游戏设计的灵动性、开放性,提升合作互动指数,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然形成合作诉求,这样才能有效提升教育成效。  相似文献   

12.
实践教育哲学认为,幼儿德育的逻辑起点与归宿都是幼儿的生活实践活动。而道德是生活的,生活是游戏的原型,游戏内容来源于现实生活。因此游戏是自带德育资源的天然德育途径,游戏的过程便是幼儿实践的过程,也是道德生成和发展的过程。在此意义上,教育者应尊重幼儿好游戏的天性,通过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幼儿创设游戏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习得道德认知、发展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练习道德行为。道德认知的习得需要游戏规则的约束及游戏过程中与教育者的对话和交流;道德情感的发展要通过游戏来丰富、培养,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道德情感,并通过游戏表达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锻炼要通过教师的介入与过程性评价来为幼儿树立信心与决心;道德行为则需要在游戏中借助教育者的指导,反复练习。同时,需要通过游戏伦理共同体的建设来促进幼儿道德的成长。  相似文献   

13.
李丹 《成长》2020,(4):176-176,178
材料是幼儿游戏顺利开展的物质基础。而低结构材料的投入能满足幼儿的游戏需要,促进幼儿的主动发展。本文从如何收集低结构材料,支持幼儿游戏的开展;投放低结构材料,融合幼儿多领域能力的发展;以及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课程意识不断提高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二、自主展开这是幼儿游戏的主体环节。这一环节中教师指导的关键在于:引导幼儿自主地开展游戏,让幼儿充分表现、自由交往、协作创新,使他们的兴趣、需要得到满足,情感得以激发,社会交往技能得以培养,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游戏自主展开的过程是幼儿主体内在动机完全得以激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主动协调各种感觉,展示自己的经验和才能,积极地与环境发生交互作用。因此,教师要为幼儿游戏的自主展开提供必要指导。教师应绝对避免为了提高幼儿游戏的水平或者为了发挥游戏的教育作用而去教幼儿游戏或过多地干预幼儿游戏。为了使幼儿在自由选择游戏后能更好地与人物、  相似文献   

15.
角色游戏是反映幼儿生活印象、经验的游戏,是必不可少的游戏,尤其适合学龄前幼儿,幼儿喜欢游戏的快乐体验,游戏引发幼儿的多样经验。教师试图通过游戏内容、游戏材料、教师策略等方面的研究,从幼儿生活经验着手,寻找幼儿生活经验的交叉点,将幼儿的经验进行迁移、再现,依靠熟悉的生活场景、可操作的游戏材料,开展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角色游戏,让幼儿能够从玩玩具逐渐过渡到玩游戏,从而提升幼儿的角色意识。  相似文献   

16.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不仅要让幼儿掌握各种生活技能、提升智力、发展体能,更要注意对他们的品格进行教育.教师要用爱心引发幼儿思考,让他们在生活中感受到真善美,用故事引发他们的思考,用游戏增强他们的规则意识.让品格教育回归家庭生活,促使幼儿全面提升思想品德,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17.
正在幼儿活动中,根据幼教发展要求,教师要有目的地培养幼儿的社会意识、角色意识,发展幼儿的健全人格,那么如何才能使得幼儿建立角色意识呢?笔者认为,可以尝试代入童话角色,通过一些班级游戏活动进行渗透和引导,尤其是针对一些具有社会价值的幼儿游戏,让幼儿发展角色感,丰富活动意识。基于此,笔者特别重视自己在大班游戏活动中的引导,直接建构幼儿活动意识。在游戏《小猫搬家》的活动设计中,笔者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21,(55):157-158
区角游戏是尊重幼儿个体差异性,从而采用个性化策略的一种游戏形式,此游戏形式能够满足幼儿个体成长的需要,培养幼儿独立探索的素质,进而让孩子在游戏过程中探索知识,形成自主思考的意识。文章探究区角游戏活动对提升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作用及有效的策略,希望对教学者有帮助。  相似文献   

19.
<正>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要使幼儿在游戏中得到语言交流和社会交往的发展就一定要提高幼儿的游戏质量,加快幼儿的游戏进程,这些都离不开教师提供的游戏环境和游戏材料的充分准备。中班孩子与小班相比在游戏中角色意识增强了,对于自己在游戏中扮演的角色已经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教师应该怎样在角色游戏中提供孩子需要的、适宜的材料呢?以下是我对本学期前段游戏的观察和反思:上学期我班就开设了"小超市"区角游戏内容,创设游戏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们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9,(74):162-163
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主,通过游戏来刺激孩子的大脑,启迪孩子的思维并让孩子在游戏中建立与其他小朋友的合作意识和信任关系。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多让学生玩一些益智的游戏,这样在锻炼身体、愉悦心情的同时还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当幼儿处在游戏的环境中时,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会得到充分的发挥,这十分有助于幼儿智力的开发,也有助于教师营造一个教导幼儿的环境。教师在开展游戏教学时不能单纯为了玩游戏而玩,要时刻注意在游戏中的指导手段,以免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