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问:创意写作教学为何被请进小学课堂?答:创意写作,不是新鲜玩意。台湾、香港等地在创意写作上作了积极的探索,其中香港大学课程系谢锡金博士曾提出并开展创意写作。内地一些大学和写作机构,也开设创意写作课程。其实,诸多一线语文老师,也曾涉足创意写作教学,课标中提出让学生写"自由文""放胆文",教师为鼓励孩子我手写我心,在教学中会创新写作内容或手段,开展具有创意性的写作教学。创意写作教学,成为各大学写作课程或一线教师教学创新,但从系统性的课程思考、架构上开展创意写作,仍然是空白。因此,小学  相似文献   

2.
"创意写作"一词源于西方,区别于传统写作教学的结构范式,创意写作通过对原动力的激化来召唤作为写作主体的人的"自我"来进行培养和训练。将创意写作理念引入大学写作教学中,使学生不再受专业、文体的梏桎,进而提高自身创意能力与写作能力,释放创意才华。如何更好地将创意写作融入大学写作课程教学中,对激发与深化创意写作原动力的重要性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3.
高职《大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应用性不强的缺陷。教师轻视写作、不能因材施教、缺少相关专业知识,《大学语文》教材写作教程实践性不强,学生在写作教学中缺少应用性的写作训练。是造成这一缺陷的主要原因。为突显高职《大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应用性,一要针对就业、专业特点选取安排教学内容;二要采取灵活多变的写作教学方法;此外还应加强高职学生的写作教学训练。  相似文献   

4.
高职大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缺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职业素质,因此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不容忽视的,但当前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写作教学却严重缺失,如教材中写作教学内容的缺乏、教师写作教学观尚未建立、学生写作能力的不足。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调整、改革大学语文课程,如将写作内容纳入大学语文课程中,课后进行各种写作训练,在语文教学中将写作与其他学科或实践互动,等等。  相似文献   

5.
“创意写作”指运用语言文字或其他技术手段进行的创造性写作,它具有“创意优先、注重实践操作、综合融通”等基本特点。当今社会发展亟须培养创新实践型人才,传统中小学写作教育需要做出改变,适当注重并培养学生的创意写作能力成为大势所趋。创意写作对中小学写作教学改革的意义在于: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有助于激活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培养创造性人才;有助于重建中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格局;吸纳创意写作理念、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改革陈旧僵化的写作教学模式。为此我们主张对现行中小学写作教育目标、内容和路径予以重新审视和调整。最后提出三点建议:重新认识写作的功能和价值,树立写作可教能教的理念,开展科学有效的写作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6.
《应用写作》教学与《大学语文》教学有所不同,《大学语文》重在欣赏,学生听《大学语文》课不仅可从中得到一种美的享受,而且也能了解一些文学史上的逸闻趣事;《应用写作》重在实用性,其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不同文种的一些写作模式,属条条框框的内容,与《大学语文》比较起来,其枯燥程度不言而喻。另外,《大学语文》课上学生用耳多,动手少;而《应用写作》课上学生动手写作的机会非常之多,此种动手并非如计算机操作那样为学生所喜爱。  相似文献   

7.
南京市"高中创意写作课程基地"在规划写作教学时,希望中学生的作文表达是有感而发,是有表达目的的真实写作,这种真实的基地式写作是有别于应试性写作的。当下中学语文课堂上开展的写作教学,每每带有明显的功利性、考试化色彩,中高考作文训练不应成为中学写作教学的常态。真实的写作离学生还很远,创意写作是一条出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小学生创意写作教学,丰富学生写作素材,创新学生主题立意等方面进行探索,旨在研究创意写作的策略,在时间和空间上突破了传统的课堂作文的限制写作过程,融入学生的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优化写作的模式和过程设计,改变学生独立写作文时的孤立无助状况,拓宽了学生的写作思路。通过创意写作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学生更愿意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更积极地发现生活中有趣有意义的事情,思考生活中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大学语文”教学必须全面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要端正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改变偏重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忽视写作实践训练与写作理论指导的偏向;要端正“大学语文”的教学理念,纠正“重文轻笔”的偏颇,适应现实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强化现代应用写作的教学;要建立起长效教学机制,确定“大学语文”的学科地位,突出其应用写作的专业特色,避免短期行为,扭转被动地盲目地制定教学目标的倾向。  相似文献   

10.
语文新课程与个性化写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教学中提倡个性化写作,其具体阐述是:“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语文课程标准对个性化写作的阐述,涉及了三个层次的问题,或者说从三个维度提出了个性化写作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11.
《柳州师专学报》2020,(3):18-24
创意写作在中国经历了从师法英美到中国化创生两个发展阶段。在创意写作中国化、本土化的过程中,普通地方高校积极探索适应于地方高校情况的创意写作实践,成为推动创意写作中国化创生的重要力量。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根据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面对全校学生开设创意写作课程,提高学生写作沟通能力,探索适合于普通地方高校开展创意写作实践的新路径,通过设立作家岗、开发创意写作课群、进行项目制写作、创办创意写作大赛、组织学生社团等举措,为创意写作走向本土化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小说写作,是一种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可以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拓宽写作系统。本课在教学中引入创意写作理论,用头脑风暴法、游戏写作法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创设合理的情境,用真实有序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相似文献   

13.
卢小连  陈相 《广西教育》2023,(4):89-91+101
本文基于对创意写作的认识,建议教师通过区分虚构与非虚构作文、以生活情境指导观察、训练思辨性思维、以激励促进文学创作等途径开展创意写作教学,使学生爱上写作并逐渐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4.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巧妙地将读写融合在一起,彰显了“综合性”“实践性”。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借助创意性写作,搭建阅读与写作的支架,构建有效的训练体系,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从创意读写的角度提取写作素材,构建学生创意写作思维,创设创意写作任务,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水平。  相似文献   

15.
唐华 《学语文》2007,(3):49-49
《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教学中倡导个性化写作,其具体表述是:“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  相似文献   

16.
李桦 《学语文》2014,(5):74-75
实践证明,要想切实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必须对写作主体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综合开发。《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建议高中写作教学"应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思维能力与写作能力之间的辩证关系,更要注重通过系统、科学的教学设计和多途径的写作训练,强化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以思维能力的提升带动创意写作、个性化写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写作的本质是表达.创意化写作教学的核心,是尊重学生的表达欲望,引导学生敢于表达、善于表达.教师在写作课上,要关注学生内心的自由表达,指导学生通过写回忆录、虚构等手段写出自己的故事,培养学生静心写作的习惯.使学生随心所欲地写出流畅的文字,突破传统写作教学中过度注重实用性与工具性、靠天赋才能写作的两大误区.  相似文献   

18.
微型创意主题写作发源于最近比较流行的"微写作"。如今,我们已然身处于一个以微博、微信等作为传播媒介的代表、以短小精悍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微"时代中,一种篇幅短小、内容集中、形式自由,能迅速反映生活的写作样式——"微写作"应运而生。而微型创意主题写作引导学生进行具有主题式、创意式的短篇幅"微写作",将作文能力训练化整为零,融写作教学于平常的学习生活中,使作文教学生活化、常态化,垒沙成塔,集腋成裘。  相似文献   

19.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延伸和迁移。新课标既要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完成阅读任务,同样也要求学生自由、创新地写作。“为学生的自由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写作教学的全新理念。  相似文献   

20.
目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有两个难点:一方面是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另一方面是从接受性语言到输出性语言的转化比较困难。借鉴创意写作的理念可以较好地提升学生的写作热情,激发创造性,增强表达欲望,辅以相应方法指导及多元评价手段,协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喜悦,从而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而结合信息技术制作网站也将极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促进写作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