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通过眼动实验获取了听障儿童在阅读图文混排界面时的眼动信息与数据,据此结合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分析插图对听障儿童文字阅读效果的影响,得出结论:(1)左文右图的布局方式更利于听障儿童对文字信息的获取;(2)听障儿童在阅读图文混排界面时,注意力分配较为困难;(3)插图会使听障儿童在文字区域的有意注意受到干扰,阅读过程有所减慢。  相似文献   

2.
幼儿的年龄特性和身心、认知发展特点使幼儿阶段的孩童都爱动、好玩,很难长时间保持注意力的集中,给幼儿教育教学带来一定难度。同时,注意力又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开端,且贯穿于心理活动的整个过程,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坚持性,是一种需要培养的良好心理素质,只有在注意力集中的状态下,才会对事物产生更清晰的感知与更深刻、牢固的理解与记忆,利于专注品质的养成,促进幼儿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3.
针对特殊教育学校低年级听障儿童个体差异大,注意力比较难以集中的现状,我总结三十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可以从情感方面入手,进而制定课堂常规,积极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听障儿童在教师的关心爱护下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丁清 《教师》2014,(19):101-101
正我国儿童教育家胡叔异七十多年前在他的《小学游戏教学法》中就指出:"儿童喜欢做的事情,莫过于游戏。"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小学生好胜心强,模仿性强,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持久,仅为二十分钟左右,无意注意仍占优势。如果课堂教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更为持久,更好地感知、记忆、思维与想象,从而更牢固、更多地掌握知识,获得  相似文献   

5.
智障儿童的智力远远低于正常儿童,他们的特点是注意力不集中,感知记忆短暂思维活动简单,因此在学习上就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还有一部分学生肢体发育不良,身体活动能力有障碍,在体育活动中需要通过康复矫正训练,来增强他们身体运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课堂注意力指的是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课堂教学。由于注意,人们才能集中精力去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深入地思考一定的问题,而不被其他事物所干扰;没有注意,人们的各种智力因素,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将得不到一定的支持而失去控制。提高幼儿课堂注意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幼儿良好品质的重要保障。如何培养幼儿的课堂注意力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一、切实改进教学方法幼儿园的集中教育活动是培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对学习英语大多怀有好奇、兴奋、期待的心情,但如果学习内容太难或太容易都会使孩子感到乏味,更导致他们注意力不集中。如何使课堂学习变得丰富多彩、以便使儿童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内容上是小学英语教师的重要任务。英语儿歌以其浅显的语言、具体可感的形象、自然和谐的音韵、富于动作性在启发小学生兴趣、增强记忆、降低学习难度、减轻学习负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对事物的感知,还是记忆、思维,都离不开注意过程。集中且持久的注意是学习的重要保证,在学习活动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力是衡量注意程度的指标,包括注意的广度、稳定性、分配和转移的力度。注意力是智力活动的警卫,也是智  相似文献   

9.
所谓“走神”,在心理学上称之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我们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大脑把全部精力都倾注于这件事而不去关注其他事情或问题。学习时,只有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观察得仔细、全面、深入,记忆得准确、迅速、牢固,思考问题敏捷、深刻、连贯。那么,如何使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学习呢?  相似文献   

10.
言语矫治是听障儿童康复训练的必要组成部分,是康复教师采用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帮助听障儿童克服语言障碍的一系列过程。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言语矫治在听障儿童语言康复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实践证明,依托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将言语矫治贯穿于呼吸、发声、共鸣、构音、语音这五大康复环节,能更有效提高听障儿童的言语清晰度,使其能更清楚地表达,进而提高他们的沟通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11.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当人们的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指向一个对象,而不理会其他对象时,这就是注意。注意力集中,大脑皮层产生相应的优势兴奋中心,同时将其他部位相对处于抑制状态,进入优势兴奋中的事物,就被及时并清晰地感知、理解和记忆;注意力不集中,大脑皮层出现多个兴奋中心,相互干扰,影响学习。  相似文献   

12.
无意记忆也称为随意记忆,是指人们所感兴趣或引起情绪体验的事物容易在无意间被记住的记忆。无意记忆的对象一般具有趣味性、情境性和形象性的特点。在聋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听障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尤为重要。由于听障儿童同样天性爱玩、好动,采用无意记忆教学方式不仅可以降低他们学习的难度和疲劳度,还可帮助其提高体育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相似文献   

13.
听障儿童特殊的生理决定了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他们在认知、学习、交往等诸方面的困难和心理偏差。作为教师,如何正确认识听障儿童的心里障碍,正确引导他们以健康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呢? 一、听障儿童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 听障儿童是指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因而听不到或者听不清周围的环境声音以及言语声的儿童。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聋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敏感,强迫,抑郁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注意是打开智慧的天窗”。良好的注意力能使学生集中自己的心理活动,提高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的效率,因此注意是顺利进行教学的必要条件,也是当前解决知与能、教与学矛盾,开创化学教学新局面的一个重要问题。那么在化学教学中怎样才能引起学生良好的注意力呢?本文想仅从新课的导入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本身并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但对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心理过程都具有定向、组织和调节等作用。注意也与感知等心理过程一样,是有发生发展过程的,而且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智力发展水平。在幼儿期,幼儿注意力的培养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对于幼儿能力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呢?  相似文献   

16.
一、课堂导入的意义1.可以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趣、新颖的课堂导人,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使学生迅速进入课堂教学状态。学生的注意力越集中,对周围其他事物干扰的抑制力就越强。这时,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理解会越深刻,记忆会更牢固,从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7.
王新田 《现代教育》2003,(17):115-115
“注意是打开智慧的天窗”。良好的注意力能使学生集中自己的心理活动,提高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的效果。因此,注意是顺利进行教学的必要条件。那么,在生物教学中怎样才能引起学生良好的注意力呢?我想仅从新课的导入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正>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对于幼儿来说,课堂注意力就是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将自己的心理活动集中到所学的知识上,也就是把自己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集中到自己所学的知识上的一种能力。幼儿天性比较好奇、好动、好玩,注意力往往不集中,在课堂上经常静不下心来,缺少持久的坚持性。课堂注意力是影响幼儿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注重幼儿课堂注意  相似文献   

19.
注意力和人们的认识过程是紧密相连的,它总是与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密切联系,如果注意力不集中,人们的认识、学习、工作就不可能很好地进行.  相似文献   

20.
专注力指的是把注意力较长时间集中在某一事物上的能力,它对孩子智力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孩子只有先注意到一定的事物,才能进一步去观察、记忆和思考。如果专注力差,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都会受到影响。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