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电影《断背山》,讲述了美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两个普通乡村男青年真挚相爱,后来分别与异性结婚生子的故事。而在现实生活中,《断背山》背后的故事,男同性恋者妻子的现实之痛,却少有人提及。《断背山》背后"男同"妻子深陷现实之痛大多数"同妻"都是被谎言带进婚姻的,只因丈夫要掩盖同性恋的真相或为完成传宗接代。每个"同妻"都有自己的故事,但走出迷茫需要很长时间,有了小孩更加困难。而两位已婚并有孩子的"同志"则讲述了自己处在与异性婚姻中的矛盾状态。"我们希望同妻们的故事,能让更多  相似文献   

2.
在讨论观看位置和观看对象的心理和权力关系的时候,我们不能忽略观看位置和观看对象内部的差异。对于异性恋男性观看位置而言,观看男性身体不可避免地带来焦虑。"同志"再现的一个基本困境就是,在"同志"经验的差异性、挑战性和主流观众的视觉愉悦之间如何选择。在这方面,李安的《喜宴》和《断背山》提供了重要的案例。这两部影片在挑战同性恋刻板印象的同时将同性恋充分商品化,但同志经验的异质性和差异性并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晁霞 《青年记者》2017,(26):67-68
1991年,李安电影处女作《推手》投入拍摄,放映之后赢得巨大反响,为李安斩获九项金马奖提名.此后李安连续导演的《喜宴》和《饮食男女》,同样取得了不俗的口碑和票房.由于三部影片都围绕父亲展开,李安遂将其定义为“父亲三部曲”.“对我而言,直到拍了《饮食男女》我才了解,前三部电影其实是描述我父亲的三部曲.”  相似文献   

4.
解读李安     
第78届奥斯卡颁奖礼不久前落下帷幕,凭借《断背山》赢得“最佳导演”奖的李安,近年来持续斐声国际影坛。作为一个自小在传统中国家庭里长大的人,李安用自己的作品证明:电影不存在什么文化与国别的区别。原因何在呢?对于李安及其作品,我们不妨尝试着从以下几个角度读解一番。优柔的执著——来自生活的历练在李安身上你绝对看不到一丝好  相似文献   

5.
导演李安擅长表现东西方化冲突以及所引起的社会化和家庭伦理观念上的变化。李安的作品,总是带着中国传统化温尔雅的气质,虽然中庸却很现实,其表现手法也同样质朴自然,继承了中国电影生活味道浓厚的传统,形成既富东方格调,又有强烈电影感的风格。《卧虎藏龙》代表着李安电影的“中国化品格”初步形成。这部影片几乎可以称之为真正“允允武”的艺武侠电影,李安在这个“学性”的武侠故事里,体现的是对武侠世界里“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对李安电影哲学的理解方式之一,就是拿起《李安哲学》,再将其电影重温一遍。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同性之间的感情在此前的同性恋电影中被视为事件的话,那么这种感情在《今年夏天》里已经淡化为背景;如果说此前的同性恋电影创作是为了唤起人们对这一群体的注意的话,《今年夏天》已经把同性恋人群还原为正常。社会对同性恋的态度越来越宽容,这是《今年夏天》所昭示出来的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8.
电影《断背山》,讲述了美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两个普通乡村男青年真挚相爱,后来分别与异性结婚生子的故事。而在现实生活中,《断背山》背后的故事,男同性恋者妻子的现实之痛,却少有人提及。  相似文献   

9.
正在当今的中国电影研究中,专门的导演研究已不多见。在这种学术语境中,向宇的《跨界的艺术:论李安电影》一书专论李安电影,可以说是一个"异类"。但考虑到李安在当代世界影坛的影响力,"特殊对待"也不为过。导演研究看似目标明确,实则难度不小,尤其像李安这样的导演。李安电影题材广泛、风格多变、语境复杂,如何把握重点、挖掘神韵,是需要费一番心力的。况且,海内外关于李安电影的评论研究复杂繁多,怎样推进挑战不小。读者只需稍稍翻阅该书"海内外李安电影研究现  相似文献   

10.
李强 《视听界》2011,(2):119-119
安妮·普鲁今年76岁,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曾获美国国家图书奖和普利策小说奖等多项大奖,她最为中国人熟知的是曾被李安拍摄成电影的短篇小说《断背山》。最近我在读她的长篇小说《手风琴罪案》。此书以一台手工制作的手风琴在不同演奏者手中流转的故事来讲述美国百年来的移民历史,读来跌宕起伏,粗粝生猛。在描摹不同时期、不同国籍的移民遭际的同时,写到了近百年来美国广播的发展,令我兴趣盎然。抄录几段在此,供广播业者玩味。  相似文献   

11.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独有的审美范畴,台湾导演李安的电影表现出了对中国传统美学的追随,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意境美,这让他的电影在世界电影中独树一帜。文章通过运用传统美学工具对李安的电影进行分析,探析了李安电影意境的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12.
李安把拍摄《绿巨人》称之为他从影以来遇到最大的一次挑战。“自从《卧虎藏龙》之后,李安一直等待突破的机会,他期望打破他在以往电影中的想象力。”然而,6月18日的试片会上,好莱坞影评人士认为这部电影实在是一部冒险之作……  相似文献   

13.
<正>整理者言:在整理沈寂先生(1924.9—2016.5)的遗稿时,偶见一册褚色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沈老参与《色戒》拍摄的种种细节,弥足珍贵。经仔细整理,节选刊发于此。沈寂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与《色戒》小说作者张爱玲过从甚多。在电影《色戒》拍摄过程中,被李安导演邀为顾问。初识李安导演2006年7月6日上午,李安派陈风雷(上影厂老美工师之子)和李超华(香港感觉创作室电影有限公司《色戒》摄制组制片)来我家,口称  相似文献   

14.
一部完全没有大明星的本土文艺电影《海角七号》,在台湾票房直超吴宇森的《赤壁》、周星驰的《长江7号》及李安的《色·戒》,成为10年来台湾最卖座的华语电影  相似文献   

15.
盘点2005年的华语电影,估计票房前几强还是《无极》《神话》《七剑》类以武打为主要卖点的电影。在第42届台湾金马奖的评选中,周星驰的《功夫》也荣获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五项大奖。靠《卧虎藏龙》大尝甜头的国际导演李安在点评这届金马奖时直言:论艺术角度,周星驰的《功夫》远不及侯孝贤的《最好的时光》和蔡明亮的《天边一朵云》。看侯、蔡的电影可以让人想很多,而周星驰的《功夫》只是带给观众娱乐而不用思考。因此可以这么说,这次评奖是商业打败了艺术。联想这些年来功夫片大行其道、屡屡获奖,多少折射出华语电影在全球大奶酪面前蠢…  相似文献   

16.
盘点2005年的华语电影,估计票房前几强还是《无极》《神话》《七剑》类以武打为主要卖点的电影。在第42届台湾金马奖的评选中,周星驰的《功夫》也荣获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五项大奖。靠《卧虎藏龙》大尝甜头的国际导演李安在点评这届金马奖时直言:论艺术角度,周星驰的《功夫》远不及侯孝贤的《最好的时光》和蔡明亮的《天边一朵云》。看侯、蔡的电影可以让人想很多,而周星驰的《功夫》只是带给观众娱乐而不用思考。因此可以这么说,这次评奖是商业打败了艺术。联想这些年来功夫片大行其道、屡屡获奖,多少折射出华语电影在全球大奶酪面前蠢…  相似文献   

17.
张宁 《新闻世界》2014,(6):255-256
博采东西方之所长的华裔导演李安,无论在艺术上还是商业上的造诣都已高出了大部分的国际导演。李安借以大众心理为第一考量,艺术和思想的结合使我国电影更加积极和完整的发展。而他拥有的个人特殊魅力和电影的独特风格形成了自己的光影风格。本文从色相和戒律两个方面,分析李安电影《色戒》的多样化特征,以及价值取向和权衡,追寻其票房大卖的内在原因,以及他的成就和影响,以不断完善目前的评判家和媒体人对于李安电影中的各类层次的探究。  相似文献   

18.
在很多人印象中,严歌苓是一个台湾作家,因为她文章中人物处处透露出的温婉细致,也因为90年代之后一系列她的畅销作品都出自台湾出版社,有的更经电影改编后让大家熟知——如李安执导的《少女小渔》,李翰祥的《女房东》还有陈冲导演的第一部影片《天浴》,都出自她的小说。  相似文献   

19.
张琳 《大观周刊》2010,(44):19-19
一般来说,外国的喜剧和武侠电影,除非是有像张艺谋或李安这样的显赫名声,否则很难吸引好莱坞片商的注目。但很显然。《刀见笑》能在北美登场,并邀曾拍过《谍影重重》、《史密斯夫妇》等片的道格·李曼加持担任电影的执行总监就可看出,这部电影还是相当令人感到兴奋的。  相似文献   

20.
文化动态     
《中国新闻周刊》2001,(15):69-69
澳洲要封杀李安? 华语电影《卧虎藏龙》在澳洲上映,遭到新南威尔士州州长卡尔的大肆批评,该官员说,此片害他闷坐半天,说要立法禁止进口这种乏味的电影在当地上映,甚至建议不准导演李安到澳洲。 周润发大战角斗士 在美国特技类电影学院大奖——第27届土星奖日前公布的提名名单上,《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