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位于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占地56,700平方米。1964年建馆,1992年曾改建。主要烈士纪念建筑物有雷锋纪念碑、雷锋塑像、雷锋墓和雷锋事迹陈列馆。珍藏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雷锋题词手迹和雷锋遗物、照片等文物400多件。雷锋纪念碑高13.4  相似文献   

2.
抚顺是雷锋的第二故乡,是雷锋精神的发祥地。为了弘扬雷锋精神,满足各界开展学雷锋活动的需要,自1991年起抚顺市档案馆建立了雷锋名人档案,由专人负责有关雷锋资料的征收工作。目前雷锋名人档案已形成较完整的独立全宗。近几年来,在原有资料基础上,市档案馆又先后收集了江泽民总书记视察抚顺雷锋纪念馆电视录像、李……  相似文献   

3.
回忆雷锋     
1960年10月10日至1962年8月15日,这段难忘的岁月里,雷锋同志担任了抚顺市望花区建设街小学(现雷锋小学)少先队校外大队辅导员.当时,我们是这个学校的学生,亲身经历雷锋同志生前的许多往事,至今已有30多年了,但雷锋同志对我们的热心辅导及帮助,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仍然记忆犹新,永不忘怀.  相似文献   

4.
季增 《档案天地》2007,(2):43-44
我是一位70岁的老摄影工作者了.1956年12月参军入伍,曾在沈阳军区3317部队任摄影员。刚参军时主要负责工程摄影,为日后检查工程质量留存照片档案资料。1960年雷锋入伍后.我除了搞工程摄影外.还为部队搞宣传报道拍摄部队训练、生活的照片。从此便接触到了雷锋同志.也成为雷锋入伍后第一位为他拍照的人。大家熟悉的雷锋练投手榴弹、练双杠、擦汽车、手握钢枪站在毛主席塑像前等照片.都是我为雷锋拍摄的。  相似文献   

5.
近日,抚顺市档案局成功举办了雷锋入伍“接兵人”戴明章档案资料展。抚顺市委常委、秘书长袁方,抚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庆华等领导观看了展览。此次展览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等四大机关以及市图书馆、市内部分高等院校、繁华商业街进行了巡展,历时一个月,参观者达三万余人。戴明章作为雷锋入伍时的“接兵人”,1996年5月被老英雄致顺义誉为“雷锋同志的代言人”,1998年3月在北京举办的《雷锋精神永恒》展览上被时任中宣部常务副部长的刘云山赞为“慧眼识英雄”。他一生致力于学习、研究和弘扬雷锋精神,被聘为中国雷锋精神研究会…  相似文献   

6.
从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之日算起,至今已历时39周年。39年来,全国各地学雷锋典型报道数量之多,涉及范围之广,佳作名篇之多,为典型报道的采写提供了不少成功范例。作为“雷锋第二故乡”抚顺市的市报记者,笔者在省、市和国家新闻传媒  相似文献   

7.
在抚顺市档案馆馆藏4号全宗档案中有一份十分珍贵的文件——1962年10月23日,共青团抚顺市委印发的抚青委字(62)第56号《关于组织全市广大青少年参观雷锋烈士展览室,开展好阶级教育的重要通知》,这是全国第一份地方组织号召学习雷锋的正式文件。文件印发后得到全市各级团组织大力响应,短短两个月内,全市有21.4万余名青少年参加了各种形式的学  相似文献   

8.
2009年2月,抚顺广播电视台在电视时政和民生两档主打新闻节目中,同步推出《抚顺好人》专栏。栏目一经播出,便引起强烈反响。现在,这个栏目已经由最初不定期播出的人物新闻短栏目,变成了日播、拥有固定时长的新闻专栏,成为抚顺市最有影响的电视道德栏目,其中报道的很多"好人"都被评为了抚顺市的"百姓雷锋"。  相似文献   

9.
早听说扬中有两位雷锋战友,多年来在每年3月5日全国学雷锋纪念日前后义务宣讲雷锋先进事迹.今年2月10日至13日,在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52周年前夕,笔者有幸约请扬中目前唯一健在的雷锋战友——原雷锋所在团政治处副主任孔繁顺进行了两次访谈.另一位战友,曾任雷锋所在团政治处干事的金国宝已于4年前去世.提起雷锋,孔繁顺老人一脸兴奋,侃侃而谈.在访谈过程中,他向笔者展示了珍藏的一件宝贝——1张4时雷锋穿一身军装手持冲锋枪的正面黑白照片,该照片是1961年雷锋在牺牲前一年赠送给他的.孔繁顺当时在部队是怎样认识雷锋的?与雷锋有哪些交往?雷锋又怎么会把自己的照片送给他的呢?面对疑惑,老人打开了话匣子,娓娓道出许多鲜为人知的雷锋故事.  相似文献   

10.
雷锋的画像有很多,可大家今天所看到的这幅速写《雷锋在补衣》,却是他有生以来的第一幅画像。那么,又是谁第一个为他画的这幅画像呢?他就是原沈阳军区工程兵某团俱乐部主任杨宝威。在纪念毛主席关于“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39周年前夕,笔者就这幅画像是如何产生的访问了已转业地方并退休的杨宝威同志。杨宝威转业前任沈阳军区工程兵政治部副团职创作员。他1950年参军,抗美援朝时在志愿军某工兵团宣传队任宣传员,1954年回国后长期从事部队宣传文化工作。1960年1月,雷锋入伍来到沈阳部队某工兵团,与杨宝威所在团是兄弟部队。当年11月前…  相似文献   

11.
第一个宣扬雷锋的人名叫郑恩庭,曾参加过抗美援朝作战,是新疆石河子军分区离休干部。1959—1960年,他在雷锋生前所在团任政冶处干事,曾在雷锋所在连蹲点,负责调查整理了雷锋生前第一份先进事迹材料。 1959年冬天,在沈阳军区工程兵政治部工作的郑恩庭,因工作需要被调到驻抚顺某工程兵团政治处任干事。不久,他就了解到团里有位叫雷锋的新战士,旧社会是个孤儿,解放后一心报效祖国,在地方多次被评为红旗手、先进生产者和劳动模范,到部队后,在全团作过“忆苦思甜”报告和学习毛泽东著作  相似文献   

12.
唐刻 《军事记者》2003,(3):22-24
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发表,全国随之掀起了学习雷锋的热潮。早在毛主席题词发表前的一个多月,在雷锋所在部队的沈阳军区抗敌剧团正紧锣密鼓地排演着一出名为《雷锋》的话剧,使这位伟大战士的形象走进了人们的心里。同年,周总理先后两次观看、毛主席也在百忙之中完整地观看了此剧,并从众多争相与之握手的演员中,特意找到雷锋的扮演者张玉敏,对他的表演给予了肯定……自1962年8月15日雷锋去世后,张玉敏是人们接触到的第一个“鲜活”的雷锋形象。如今,40年过去了,作为第一个在舞台上塑造雷锋的演员,他始终…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1月20日,辽宁省抚顺市档案局机关干部和驻抚部队雷锋班战士冒着严冬来到新宾满族自治县苇子峪中心小学,看望“8.13”洪水中受灾的孩子们。  相似文献   

14.
1961—1962正间,这位可爱的小战士的照片和感人事迹已在军内的《前进报》和辽宁的几家地方报上多次发表了。1963年1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批准雷锋生前所在部队运输连四班为“雷锋班”。命名大会召开后,新华社、《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等全国主要媒体均对雷锋平凡而又伟大的事迹加大宣传力度,在全国全军产生了空前的轰动效应,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响彻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相似文献   

15.
由于今年是“向雷锋同志学习”四十周年的缘故,今年书市的雷锋书籍品种明显多于往年。或许是意识到“雷锋”在出版上的含金量,诸多出版社也将雷锋书籍的出版作为今年年初出版的“重头戏”,随意在书市上走一遭,《走近雷锋》、《雷锋现象》、《雷锋日记选》、《离开雷锋的日子》、《雷锋的故事》(均为解放军文艺版)、《雷锋——平凡的英雄》(长江文艺版)、《雷  相似文献   

16.
<正>3月5日,雷锋摄影师张峻之子张岩遵照父亲的遗愿,将张峻收藏的与雷锋相关的70多张照片捐赠给市档案馆。此次捐赠的照片底片是张岩整理父亲张峻的遗物时发现的,其中包括伟人为雷锋的题词、雷锋日记、雷锋遗物、雷锋团命名等一系列与雷锋有关的照片,其中较为珍贵的有雷锋擦汽车和雷锋练习投弹的照片  相似文献   

17.
正那真是蓬勃向上、英雄辈出的年代。1963年4月25日,毛泽东主席为雷锋同志题词发表次月,国防部授予在繁华南京路上担任警备任务、身居闹市一尘不染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警备区某团八连"南京路上好八连"称号。旧上海是"冒险家乐园",进驻上海无疑是对人民军队的一次新考验。为此,上海解放前夕,相关部队就  相似文献   

18.
陈荣荣 《大观周刊》2012,(9):53-53,14
一提起雷锋,我们头脑里首先想起的是做好事,于是,我们对雷锋的理解也主要停留在哪里需要雷锋做好事,雷锋就在哪做好事这一层面。所谓的“学雷锋”,也主要是做些诸如给老人让座、去养老院看望孤寡老人、捐钱之类的献爱心事情。简言之,现在很多人对雷锋的理解仅仅只限于“道德雷锋”这一层面。  相似文献   

19.
<正>在我的家庭档案中,珍藏着一张弥足珍贵的《立功喜报》。每当看到它,总令我忆起往事。1963年我调到上海公安(1982年8月改为上海武警)总队招待所当班长。招待所在总队对面,淮海中路1234号的光明公寓内,这是一座四层的公寓楼,接待全国公安部队人员来沪出差住宿使用。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雷锋,一个普通的士兵,他以22岁的短暂生命,感动了一个时代。当时我们部队也掀起了学习雷锋的热潮。大家鼓干劲,争上游,做好人,办好事。我带领全班战友首先把本职工作做好。原来招待所里面卫生比较差,浴缸黑乎乎的,马桶污垢厚厚一层,我们买了  相似文献   

20.
1996年以来,经中央军委批准,在全军连以上单位悬挂由总政治部统一印制的张思德、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雷锋、苏宁、李向群等七位著名英模的画像。这一举措,对于促进部队“三化”建设、培养和造就“四有”革命军人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展现“七英模”的光辉业绩和崇高品质,黄河出版社在深入部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全军知名作家、学者编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七英模丛书》。丛书出版后,在部队引起了强烈反响,广大官兵纷纷撰文畅谈体会。现将66367部队、66019部队、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等单位官兵近期撰写的有关读书心得摘要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