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学才 《科技通报》2012,28(10):110-112
当矿井下粉尘密度较大,瓦斯浓度较高的情况下,射频人员检测信号受到强干扰,会发生较大程度的回波衰减,造成井下人员的定位不够准确.为此,本文提出射频回波信号强度补偿的井下人员精确定位系统设计方法.通过判断射频信号回波信号的强度,计算反馈的被困人员区域射频衰减系数的强弱,并根据反馈射频信号强度调整信号的补偿量,对射频回波信号衰减的情况进行补偿,保证在强干扰下的人员定位准确性.实验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在强干扰下增强井下人员定位的准确性,准确定位被困人员的位置.  相似文献   

2.
覃贵礼  王显梅 《科技通报》2019,35(9):48-51,56
针对当前光电检测系统微弱信号检测存在的检测误差大、抗噪能力差等不足,设计了小波分析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相结合的光电检测系统微弱信号检测方法。首先采用小波分析对光电检测系统微弱信号进行处理,消除微弱信号中的噪声,抑制噪声对微弱信号检测结果的干扰,然后引入混沌分析算法对光电检测系统微弱信号进行重构,并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建立光电检测系统微弱信号检测模型,最后进行了光电检测系统微弱信号检测的仿真对比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光电检测系统微弱信号检测,检测速度和检测精度均优于当前其它光电检测系统微弱信号检测方法,具有更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研究干扰波动属性下的网络隐蔽信道准确检测问题。网络隐蔽信道的属性特征在外界强干扰的条件下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如果多个信道属性变化程度较大,缺少融合约束,融合后的网络信道属性特征会发生偏差,导致网络隐蔽信道检测准确性不高。为了避免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滤波算法的分组LS频域信道检测方法。利用粒子滤波方法,去除外界因素造成的强干扰,为网络隐蔽信道检测提供准确的数据基础。利用分组LS频域信道检测方法,实现网络隐蔽信道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本文算法进行网络隐蔽信道检测,能够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加油站为易燃易爆场所,属二类防雷建筑物。目前一些加油站存在严重的防雷安全隐患,发生雷击时极易引发事故,会严重威胁到加油站周围人群的人身安全。为避免或减少雷击事故,在确定加油站的防雷类别后,从加油站各单体系统着手,结合外部及内部防雷措施,设计一套系统的加油站防雷方案,进而消除防雷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5.
在目前可实现性的前提下,CDMA通信系统的容量受其本身的多址干扰的大小和多少决定,CDMA优越在于其是针对采用功率控制法抗多址干扰的CDMA系统.功率控制法抗多址干扰是一种原始的、简单的抗多址干扰的方法,若采用多用户检测技术抗多址干扰则CDMA系统的性能将进一步提高.多用户检测是综合考虑同时占用某个信道的所有用户或某些用户,消除或减弱其它用户对任一用户的影响,并同时检测出所有这些用户或某些用户的信息的一种信号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利用高阶累积量切片对调频信号能量聚集和噪声抑制的特性,引入高阶累积量后置处理算子,提出一种新型的微弱性网络攻击信号高敏锐度检测算法。算法有效分离攻击信号的时频耦合,首先把信号采用离散分数阶傅立叶变换实现离散化处理,然后利用高阶累积量切片算子对攻击信号在分数阶傅立叶域上进行后置能量聚集,增大信号累积量,有效抑制了合法网络信号的背景干扰。仿真实验表明,新算法能在-15 dB低信噪比背景下,有效检测出隐蔽性很强的弱性网络攻击信号。能有效应用到计算机网络安全防御和对抗中。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机动车辆已成为很多家庭出行必备品,随着机动车辆越来越多,为其提供所需能源的加油站也同步增加起来,加油站是个易爆易燃的危险场所,一般将其建立在交通便利的旷野地带,而这些地方容易引发雷电袭击,尤其是在雷鸣闪电的多发季节,为了避免因雷击而发生生命财产损失,采取一定防雷措施,加强安全检测技术,可有效确保加油站安全可靠性,本文就依据笔者自身多年工作经验,分析了加油站防雷安全的检测要求、流程与技术,并对直击雷、雷电感应及雷电波入侵等预防检测进行了详细说明,以供同行业人员参考,防止因雷电袭击造成本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及生命危险,从而保证加油站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8.
本文依据相关防雷技术规定,结合多年从事加油站防雷检测工作,通过对加油站的环境和系统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加油站在直击雷、雷电感应及静电方面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当今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迅速,通常,由于移动通信基站BTs天线位于室外且架设的比较高,带电的云层会在天线上产生感应电荷。如果天线与大地之间有直流通路,则电荷可以通过大地泄放,而不至于积累起来,从而也不会因感应电荷在天线与大地之间产生高电位差而引起放电。在干燥的气候条件下,砂土、雪等与天线的摩擦也会产生静电,接地有助于减少雷击破坏、静电破坏和人为噪声,所以对于每种接地通信设备进行良好的接地是很重要的。由于接地系统的质量往往成为避免雷击事故发生的关键,所以防雷问题往往成为BTS设备安装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山区内孤立山上的BTS,雷击事件更为频繁,更应该重视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民用飞机静电放电器布置安装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电放电器用来平稳的泄放飞机上积累的电荷,防止产生过大的无线电噪声对于飞机的通讯导航等系统造成干扰。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静电放电器的特性,继而给出静电放电器较为详细的布置设计方法,并结合某新型支线客机工程经验对该机型静电放电器布置设计进行分析。对民用飞机静电防护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主动声呐自导系统发出的回波信号表现为一种频域展宽信号,对频域展宽信号的准确检测是实现声呐精确探测的技术难题。传统方法中采用分数阶傅立叶变换方法设计检测算法,声呐自导系统径向运动过程中的回波与样本之间的失配导致检测性能下降。利用自然对数变换对线性调频信号的能量聚焦特性,提出一种基于自然对数似然分解的频域展宽信号能量聚集方法,构建主动自导系统回波频域展宽信号模型构建,进行算法改进设计,实现对主动声呐自导系统回波信号的准确检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算法能使回波信号在自然对数频域产生明显的能量聚集,提高检测性能,检测概率较传统方法提高明显。  相似文献   

12.
从雷电、静电的形成及危害入手,参照汽车加油站的特点,引出了基层中小型汽车加油(气)站防雷的重要性.进而全面阐述加油棚、油罐及附属建筑物的直击雷防护和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并提出系统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采用小波变换的电能质量暂态干扰检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周文晖  李青 《科技通报》2002,18(3):208-212,218
论述了小波多分辨率信号分解及其实现方法,提出了采用小波多分辨率信号分解的电解质量暂态干扰检测新方法,并对暂态振荡、暂态脉冲,电压间断等电能质量干扰的检测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时域和频域上都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适合短暂瞬变信号的检测,并可用于其他时的变的非平稳信号处理。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采用小波多分辨率信号分解的电能质量暂态干扰检测新方法,给出了电压下凹、电压冲击信号等电能质量干扰检测与时频分析的仿真实验结果,说明了小波交换为电能度量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新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黄斌 《科技通报》2015,(4):233-235
轨道交通网络配网调度管理中,需要对交通网络的故障特征节点进行准确检测和识别,实现故障排除和诊断的目的。传统方法中,对轨道交通的故障网络特征识别采用模糊前馈神经网络识别方法,容易使得故障节点边缘化,特征识别性能不好。提出一种基于干扰伪峰聚焦检测的轨道交通故障网络特征识别方法,首先进行轨道交通故障网络模型构建与信号提取,对故障信号进行数学模型构建,实现对故障特征的有效提取,计算控制中心采集到的故障网络宽带波动信号的指向性增益。采用二阶累积算子对故障信号的干扰伪峰进行后置聚焦,实现对干扰伪峰的滤除,提高对轨道交通故障网络的特征识别性能。实验结果得出,该算法具有较好的轨道交通网络组网和故障检测识别能力,识别率较高,优越性明显,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机电设备电磁兼容性检测中常见的问题:静电干扰、浪涌干扰和快速瞬变群脉冲干扰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7.
航行器随着下潜深度增加受到的压力也随之增加,当下潜到一定深度压力出现异常会影响到航行器的稳定运行。传统的水下航行器压力检测系统存在不能动态组网以及不能对异常压力进行准确检测等弊端。为此,设计出一种新的水下航行器异常压力检测网络系统,对检测系统的通信协议、硬件设计方案和数据采集方法分别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检测系统改进了路由协议,提高了对异常压力信号检测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证明,该系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能够提高对航行器异常压力信号的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绍兴上虞市松厦加油站的加油机等用电设备的一次雷击事故的分析,介绍了上虞市的加油站基本情况,从加油站遭受雷击侵入的途径,提出了加油站防护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在长距离超宽带(UWB)无线通信方面受到了高度重视,但由于传输距离变长后,出现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现在2000m以上的长距离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称为了超宽带通信中的热点和难点。本文系统地构建检测色噪声下超宽带微弱信号的方案。用多线性调频信号作为超宽带无线通信的导频信号,并假定通信过程中收到色噪声的干扰,首先对其进行多尺度离散小波(包)变换,将每个尺度的接收信号用隐马尔可夫模型(HMM)进行描述,并结合分数阶傅立叶变换(FrFT)处理多分量线调频信号的思想和原理,从而实现色噪声干扰下的时间频率双弥散超宽带弱接收信号的检测与参数估计。  相似文献   

20.
多用户检测技术可以有效消除或减弱CDMA系统中的多址干扰、多径衰落干扰,减轻远近效应,简化CDMA系统中的功率控制,改善CDMA系统性能,提高系统容量,扩大小区覆盖范围等。本文首先介绍多用户检测的基本原理,然后介绍传统的信号检测器,最后介绍线性多用户检测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