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家居生活方式采用人工方式完成生活家居控制,手动控制,无法达到精确全面控制和远程控制。因此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采用ARM11的嵌入式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综合计算机技术、嵌入式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以Samsung S3C6410A构建硬件系统平台,基于Qt/Embedded开发出了嵌入式的智能家居系统,综合实现家居信息采集、智能报警、防盗等功能,采用物联网技术将家居信息实时传输给用户实现远程控制,实现了智能家居;同时,系统用户终端界面友好,交互性强。网络测试性能展示了较高的覆盖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7,(7)
人类生活与水电等能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类对各种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能源管理问题也日渐凸显,为了能够实现能源优化配置,优化能源管理,创新管理模式,显得更加迫切。物联网技术的出现,为能源管理体系完善与创新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平台和途径,本文就以物联网技术在能源管理系统中的应用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3.
结合工厂能源管理需求,提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数字化工厂能源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系统由工厂虚拟场景和能源信息管理两大模块组成。该系统结合机电设备和能源信息数据建立能源管理可视化三维场景,实现了厂区及车间虚拟漫游,实时导航和交互控制的功能。同时结合数据库技术和工业监测监控技术达到了在虚拟场景中基础数据与实时数据的查询。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21,(13)
建筑行业作为当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的增长点,实现智能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智能建筑能源节能减排成为了重点话题,而将物联网技术有效的运用到能源管理中是非常不错的举措。本次研究重点就是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建筑能源管理中的有效运用,在对物联网技术以及智能建筑能源管理重要性分析的基础之上,给予了几点关于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建筑能源管理中有效运用的建议,仅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余永忠 《科技通报》2014,(4):194-196
提出一种基于Heavside校验和物联网技术的强抗干扰性智能抄表系统,采用嵌入式系统实现小型智能化抄表终端,通过物联网技术将抄表结果实时传输到控制中心,实现全自动智能抄表,并且采用Heavside校验对数据进行处理。设计了基于Heavside校验方法和时频分析的抗干扰算法,提高强干扰下的抄表正确率。对校验和未校验时的正确率进行比对和仿真,仿真实验表明,系统能较大幅度地提高抄表正确率,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能。展示了系统很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我国大部分温室大棚采用纯人工管理出现的耗时耗力、出错率高等情况,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温室大棚控制系统。系统采用Zigbee协议组建了无线传感网络,对温室大棚内农作物生长的环境进行检测及控制,采用Linux操作系统管理嵌入式网关,用来存储采集数据、管理系统设备、实现无线传感网与传统信息网络之间的互联,农户可以使用浏览器和智能手机对温室大棚实时监测和远程管理,系统应用于温室大棚生产管理过程中,提高了农业生产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了农作物高效、优质、低耗的工业化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7.
我国智能电网发展迅速,智能电网当中一个核心的技术功能就是自动需求响应。基于能源管理的自动需求响应,就是结合我国当前需求响应实际情况,在供给侧、需求侧以及中间商三个层面分别进行能源管理系统的部署,全面促使用户终端响应能效管理水平有效提升,使源网荷加强互动,进而实现自动需求响应。本文就主要对基于能源的自动需求响应其系统建设与功能实现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马铃薯在我国及内蒙古地区粮食产业的地位,提出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马铃薯种植、仓储物联网控制系统实现方案,并详细介绍了马铃薯种植、仓储的工艺及生产控制物联网系统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现代钢铁企业的竞争,其中很大比例是能源的竞争,可见能源管理在钢铁企业生产中所占有的份量,通钢能源管理在没有进行建设能源计量采集管理系统前,能源管理比较粗放,数据报表滞后,现场能源生产数据不能及时传递给决策层,造成很多能源浪费。通钢能源计量采集管理系统的建设,将极大改变通钢的能源管理现状,实现实时、准确记录;记录无误差,无人为干预数据;由于数据是实时在线显示,可以用于完成调度指挥生产,报表可以直接提供给管理层,用于协调生产。为了摆脱落后的能源管理模式,为企业能源消耗有一定的支撑作用,投资建设能源计量采集管理系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朱其慎  张以利 《内江科技》2014,35(12):97-98
随着国家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在各行各业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在高等职业院校开设物联网专业,培养社会企业所需的物联网应用人才,具有现实的意义。结合物联网企业实际项目开发需求,设计开发一套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停车场车辆管理系统》项目,通过该项目实现技术知识点的理论综合,提高学生的综合技术水平以及动手、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对物联网专业课程中的技术知识点应用于综合实训项目的开发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供热管道过长,余热收集效率低、偏差大的问题,利用物联网的特点,设计并实现了基于物联网框架的长距离供热管道余热收集系统,系统将供热管道余热搜集物联网结构划分成感知层、处理层以及应用层。给出了系统中协调器节点、电源电路模块、余热数据采集ADAM-4000系列模块以及余热回收装置的硬件设计方案,以热前沿跟踪模型为基础进行供热管道余热搜集系统的软件设计方案。通过获取供热管道的热前沿参数后,调整供热管道的传热、传质关系式,获取供热管道的余热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准确搜集长距离供热管道中的余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物联网已经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作为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云平台、嵌入式终端设备以及无线通信技术对物联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搭建一个基于OneNET云平台的嵌入式物联网络,以STM32嵌入式开发板为终端控制设备,选取ESP8266WIFI模块作为通信模块,然后根据OneNET物联网云平台提供的协议来完成系统的设计。实现数据采集以及上传到云平台等功能。本文对STM32开发板,ESP8266WIFI模块、其他传感器和OneNET移动物联网平台相关功能和实现过程进行介绍,最后对相关硬件资源和整体功能进行了调试。  相似文献   

13.
针对学生公寓门禁管理,为方便晚归学生进出学生公寓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学生公寓门禁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WEB技术、单片机技术实现学生公寓的门禁自动管理。晚归学生可以通过刷校园卡、扫描二维码等方式开启学生公寓大门,而管理员也可通过WEB端对门禁管理系统进行查询和控制,从而有效地实现物联网的学生公寓门禁管理。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介绍了EMS能源管理系统中监控系统的设计及实现,监控系统主要分为空气监控系统、天然气监控系统及水、蒸汽监控系统这三大部分。本系统综合应用了组态、PLC、过程控制系统及仪表的相应知识。经实践证明,本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各组数据,并能完成预警及预测的功能,较好的完成了企业能源管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基于现在我国电梯光幕性能检测技术的欠缺,经常发生因其失效夹伤乘客的事故,因此本文主要研制一套电梯光幕综合性能检测装置,在动态条件下高效完成电梯光幕的综合性能检测。该装置一是通过采用PLC、交流伺服系统与高精度光幕设计运动控制系统,实现了为被检光幕提供高精度定位,使得检测结果更准确;二是通过采用OPC技术,实现了基于服务器/客户端模式,实现管理系统、数据库、PLC多平台的无缝链接;三是通过研究VB与OPC服务器的通信过程,实现了将PLC的工作状态、试验时间等数据实时采集到上位机。  相似文献   

16.
由于社会应用需求提升,对嵌入式系统的设计要求具有明显的行业背景,高职院校的嵌入式专业人才越来越无法满足需求,物联网的发展为嵌入式专业提供了发展空间。分析了嵌入式技术在物联网中所起的作用,提出了基于物联网方向的嵌入式系统工程专业的方向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为嵌入式专业的发展提供新颖的想法和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蔡振 《科教文汇》2014,(34):102-103
由于社会应用需求提升,对嵌入式系统的设计要求具有明显的行业背景,高职院校的嵌入式专业人才越来越无法满足需求,物联网的发展为嵌入式专业提供了发展空间。分析了嵌入式技术在物联网中所起的作用,提出了基于物联网方向的嵌入式系统工程专业的方向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为嵌入式专业的发展提供新颖的想法和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能源管理系统及工业以太网,以其啤酒厂为例,分析了工业以太网在能源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物联网前景非常广阔,它将极大地改变我们目前的生活方式。基于物联网数字家庭融合网络通讯技术、自动控制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于一体,实现对家庭设备的远程操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思路,以用来针对大小火灾所带来的巨大破坏。它主要是在单片机嵌入式开发技术的基础上利用不同的传感器技术、GSM技术和2.4G射频技术协调构成物联网,实现通过无线手段的远程报警功能。详细阐述了各个模组的结构和功能,各部分的设计原理以及系统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