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0 毫秒
1.
看瓜     
记得我八岁那年的夏天,外公家种了几亩西瓜.西瓜快成熟的时候,为了防止偷瓜或者野物糟蹋瓜田,外公外婆总是晚上带我去看瓜.看瓜人常常在瓜田地头搭一个简陋草棚,放一张凉床,铺上被褥就可以看瓜顺带睡觉了.  相似文献   

2.
体谅 买了西瓜回家,我气喘吁吁地抱着瓜,老尹轻轻松松走在旁边. 我说:"你看人家都看着我们,一个女人抱着那么重的东西,一个男人却空手走在旁边,多难看!"  相似文献   

3.
今年暑假,我打算回老家,因为去年暑假我在老家玩得很开心。我的老家在农村,农村有和城里不一样的生活。我的父母都是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他们小的时候干过许多有趣的事,他们的童年好让我羡慕。这个暑假,我要把我父母小时候干过的事都干一遍。看瓜我妈妈小的时候,我姥爷种西瓜,一到夏天妈妈就去看瓜。瓜地里种着西瓜、黄瓜、甜瓜、茄子、辣椒和大葱,看瓜的时候,可以随便挑选着吃,最美的是在那小窝棚里一躺,边享受着南来北往的风,边看自己想看的小人书。不过,一定要把家里的小狗带上,有了小狗这个“警察”就什么都不用怕了,一发现有人偷瓜,小狗…  相似文献   

4.
夏夜看瓜     
家乡的夏天多种西瓜。种瓜就必须看瓜了。白天看瓜得时时提防啄木鸟和路人 ,一刻也不得闲 ,且暑热难当 ,自然无甚乐趣 ,只有晚上才可享受一番。下午 ,早早地回家吃饭 ,急急忙忙地洗澡 ,又急急忙忙地赶到瓜田换父亲回家。这时 ,剩下的时间就都是我的 ,可以从容不迫地支配了。自家的瓜自然任我摆布。去地里寻瓜 ,当是第一趣事。瓜不需太大 ,小的更甜。慢慢地寻 ,仔细地找。尽管地里的每一个西瓜我都了如指掌 ,但每次寻瓜我却仍要一一看过 ,看一看它们长大了多少 ,有没有受到损害 ,或者替西瓜们翻个身。看到它们一个个安然无恙 ,似熟睡的婴儿裹…  相似文献   

5.
吃西瓜啰     
在夏天里,最好吃最解渴的莫过于西瓜了。在我们赣南,一般要到七八月份才能吃到西瓜,可现在才五月份,老师上作文课就带来西瓜并让大家吃,大家一看,那股高兴劲就甭提了。老师开始发西瓜了,大家一看这西瓜这么小,不禁又都议论开了。“这瓜怎么这么小呀!”我看这一定不是西瓜,”“这瓜还不够我塞牙缝呢!”……在我们赣南,“马兰瓜”可是出了名的。个儿特大,足有十七八斤重一个。再看看这瓜,嘿,它最多不过三四斤。老师开始介绍西瓜了:“这西瓜号称‘黑美人’,产地海南岛,是长途跋涉运来的。它很小,但很方便,不像我们这儿的大…  相似文献   

6.
放松运动     
牛牛买瓜卖瓜小贩∶“快来买西瓜,不甜不要钱!”饥渴的牛牛∶“哇!太好了,老板,来个不甜的!”双双赖床妈妈叫双双起床∶“快点起来!公鸡都叫好几遍了!”双双说∶“公鸡叫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又不是母鸡!”  相似文献   

7.
瓜乐     
西瓜很好吃,但更好玩。我选了个中等个儿的西瓜来做瓜灯。我先拿小刀在上边刻出两个三角形做眼睛,再刻出一张大嘴巴,接着把西瓜顶部切开,做瓜娃娃的帽子,也是瓜灯的盖子。接着又在瓜上开了许多形状的小窗,有圆形,心形,三角形……我一边精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语文教学新大纲学习研讨活动中,大理市下关四小周艳梅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习作指导课《写一种水果》,积极创设生活情境,指导学生多角度观察,激发学生作文情趣,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这里选录以下教学片断并作简要评析。犦教学第一步:创设生活情境师:“抓住特点写具体”是我们状物的总要求。为了把西瓜的特点写具体我们一起开个“尝瓜会”,大家通过“赏瓜———尝瓜———说瓜———写瓜”,完成本次习作任务。摆放形状、颜色各不相同的西瓜师生讨论:赏瓜是看西瓜的什么?(形、色)尝瓜是尝西瓜的什么?(味)说瓜是说西瓜的什么…  相似文献   

9.
温哥华     
这里说的不是加拿大的那个名城,是一个人。谁?就是离咱们家不远的大街上,卖西瓜的一位汉子。他长得黑不溜秋的,天热的时候,光着大膀子,露着胸毛,手里再操着把切西瓜的尖刀,你想想那是个什么形象!原来我买西瓜,总是宁愿再多走几步,到那面善的、妇女掌秤的摊上去买,对他,是连摊带瓜都绕着走;但我买回的瓜,能得到家人好评的不多,要么还生,要么过熟。老伴买回的瓜,却成功率颇高。有一天她买的瓜,正好几个朋友来分享,色艳瓤沙汁浓味甜,大家轰然赞妙,我就顺口问她:“哪个摊上买的?”她笑着说:“鲁智深那个摊上买的!”我就知道是那汉子的摊儿,不禁…  相似文献   

10.
平湖是有名的西瓜之乡,每年的5~9月是西瓜成熟丰收的季节。西瓜在瓜乡孩子的生活中成了“主角”:走出家门,就可看到大片瓜地,孩子们常常跟着家人一起到田间摘西瓜。当人们沉醉在丰收的喜悦中时,我们考虑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以西瓜为载体开展活动,让孩子们也无比快乐。于是,我们组织了“与瓜同乐”的主题活动。活动一摘西瓜目标:1.感知西瓜的基本特征,探索判别熟瓜的基本方法。2.感受摘瓜的乐趣,体验合作的快乐。准备:1.事先与种瓜专业户联系,选择一处便于幼儿观察、采摘的瓜地;幼儿每人一把圆头小剪刀。2.请家长事先向孩子介绍判别熟瓜的方…  相似文献   

11.
偷瓜     
暑假的一天,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大地,热得人喘不过气来。我跑到村边的小河里洗澡,可河水也被太阳晒得热乎乎的,还是不凉快,怎么办呢?我一边洗着澡,一边东张西望。河对面有片西瓜地,西瓜叶晒蔫了,露出了一个个大西瓜。有了,大中午的,看瓜人一定在瓜棚中睡着了,去摘个瓜来解解渴。  相似文献   

12.
我的老爸个子不高,却有一个圆鼓鼓的西瓜肚,怎么看都像个大西瓜。就是因为这个西瓜肚,我们父子俩的感情才特别深厚。我四五岁的时候,特别天真,常常好奇地看着爸爸的肚皮问“:您的肚子里是不是有个大西瓜呀?”老爸听了,总是笑呵呵地说“:当然喽,等熟了,我们就能吃到又香又甜的大西瓜了。”我一听高兴得手足舞蹈,每天都不忘摸摸这个大西瓜,盼望它早日成熟。那时候,爸爸的西瓜肚是我最好的玩具。稍大了,我知道老爸肚子里并没有西瓜,但是我还是时常去摸摸,因为爸爸总是在我摸他肚子的时候,讲出一个又一个让我痴迷的故事。那时在我眼里,爸爸的西…  相似文献   

13.
永不放弃     
那是一年夏天的事,我在山里采茶。山坡下有一块瓜地,瓜地里的西瓜像一个个的皮球又大又圆。看瓜的是一个老人.他一直闭着眼睛躺在一个草棚子下面。我几次走向山顶,可总是又不由自主地从山坡上走下来,像一只偷油的小老鼠。我想他一定睡着了,这大夏天的中午。太阳把人身体里的力气一点点都蒸发了,连那老树的叶也卷了。而此时的中  相似文献   

14.
颜东 《下一代》2008,(6):30-31
小时候住在乡下,和爸爸在院外空地种了一片西瓜。辛辛苦苦地浇水、施肥、除草、捉虫……到了盛夏,西瓜长得硕大溜圆。瓜太多,一时半会儿吃不完,需要卖一部分出去。我和表哥拉着一辆三轮车到镇上去卖西瓜。虽说筐里的西瓜都是熟透的沙瓤瓜,可是到集市上人家都不相信。我切开了一个西瓜作样本,可大家又说这是我们提前挑好的。  相似文献   

15.
买诚实     
还未到吃西瓜的季节,大街上却出现了许多卖西瓜的小贩。望着那圆溜溜的西瓜,叫人直流口水。我很好吃,嚷着、闹着让爸爸给我买西瓜。爸爸很疼我,满口答应了。我和爸爸来到西瓜摊前。摊主是个约摸十二三岁的小男孩,衣着俭朴,单薄的身子,完全没有一个健康小男孩的体魄。他双手捧着一本泛黄的书,正津津有味地啃着。爸爸叫了叫他,他忙放下手中的书,热情地问道:“叔叔,您要买西瓜吗?”“对呀,你这瓜甜不甜?”“叔叔,您也知道,现在还不是西瓜熟的时候,只是为了赶个好价钱,这些瓜都未熟透,甜是不够甜。”我一听到这西瓜不够甜,就拉着爸爸的手把他往…  相似文献   

16.
父亲的瓜摊     
父亲中年得子,如今已经年过花甲,他没有固定收入,平时省吃俭用供我读大学. 今年夏天骄阳似火,父亲在街边摆了个西瓜摊.他每次用板车从市郊的瓜农那里拖回一车瓜后,都会累得腰酸背痛.卖瓜的利润很低,为了能够及早把瓜卖出去,他一刻也不敢休息,很早就出摊了.  相似文献   

17.
大院外面多了个卖西瓜的,三轮机动车上的每个瓜都黑绿油亮,看上去很诱人。“给我挑两个甜的吧!”我对卖瓜的老板说。“好咧,不甜不要钱!”一个清脆的声音传入耳膜,我循着声音望去,一个瘦弱的小男孩穿梭在西瓜堆里,这里敲敲,那  相似文献   

18.
醉酒记     
“快来看,我买了一个大西瓜,你们尝一尝,看新鲜不?”妈妈吃力地拎上来一个大西瓜。 我一看,西瓜娃娃身上披着一件绿衣服,上面深浅相间的条纹清晰鲜亮,令人垂涎欲滴。我迫不及待地洗起瓜来。  相似文献   

19.
捉“虱子”     
我想,你们一看这个题目,一定以为妈妈在帮我捉头上的“虱子”,其实不是,是妈妈在我的作文“里抓”错别字。我的作文虽然写得还算好,但错别字也不少,这严重影响了我的作文成绩。你看,作文本就像我的脸面,字就像我的头发,而错别字就像是爬在头发上的“虱子”,头上有虱子,多难看呀!妈妈决定帮助我纠正错别字——捉掉可恶的“虱子”。我经常“把抓”右边“的爪”写“成瓜”,妈妈说“,抓”就是“用爪”去拿,要是你写成“瓜”,就等于你的右手拿了一“个西瓜”,拿“了西瓜”之后怎能再拿其它的东西呢?妈妈这样一讲,我再不会把“抓”写“成扌瓜”了…  相似文献   

20.
有个人在大街上卖西瓜,他的西瓜很便宜,而且买一个送一个,所以有很多人都买了他的西瓜。可回家切开一看,西瓜里面已经全变质了。苏格拉底听说了这件事后觉得很气愤。第二天,苏格拉底恰好遇见了那个卖瓜的人又在卖西瓜,他便上前问道:“这瓜怎么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