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2008年5月11日,解放军报国防后备军专版本刊发的头条稿件《优秀退伍兵 喜圆军官梦》,通过讲述退伍兵姜岩在预备役部队的成长经历,反映了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中的一种新气象。此稿较好地实现了可读性与指导性的统一,对于如何从小故事中开掘大主题进行了有益尝试,被评为军报好稿,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2.
刘文平 《军事记者》2006,(11):22-23
新闻有价值,价值有大小之分。追求和提炼最大的新闻价值,是所有记者编辑共同探索和努力的课题。刊于2004年7月15日《人民海军》报头版头条的消息《军事变革是每个官兵的分内事》,是一篇针时性和指导性较强的新闻作品,受到读者好评并被评为该报当月好稿。围绕这篇消息的编辑过程,谈谈如何提炼新闻价值,也许对通讯员和年轻记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3.
今年4月上旬,《人民军队》报在二版突出刊发了一篇题为《我从电脑军事游戏中摸索训练诀窍》的稿件,受到广泛好评。报社领导两次在业务会上称赞"此稿不错";作者所在部队领导也赞扬稿件问题抓得准、写得实。此稿在报社月评中被评为优质稿。回想编辑此稿的过程,最大的收获和体会是,要善于从基层官兵自发来稿中提取新闻,沙里淘金。  相似文献   

4.
李德忠 《军事记者》2008,(11):33-34
2008年8月1日,济南军区《前卫报》在二版头条位置,加枢刊发了一篇《把耽误的训练时间补回来》的消息。这是一篇反映某炮兵团参加抗震救灾归来后,迅速投入军事训练的新闻。稿件见报后,不少读者特别是作战部队负责军事训练的官兵纷纷给编者来信来电,称赞此稿非常及明,说出了组训者心中所想、参训者心中所盼的话,生动地展示了部队官兵参加重大军事活动之后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风貌,以及心系战斗力提高和谋打赢的使命感。从新闻采编业务的层面上讲,这篇稿件的可取之处,在于它的普遍性和指导性比较强。  相似文献   

5.
今年4月上旬,《人民前线》报刊登消息《不打电话预告进门直奔主题全程实行帮带》在部队上下引起了较大反响,被报社评为优质稿。官兵们来信来电,夸此稿像一场及时雨,对改变机关作风、端正服务态度,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和示范作用。这篇稿件给新闻采编人员的启示是:对埋没在来稿中的"金子",要认真对待,并下功夫打磨,使之具有新闻性、可读性和指导性。  相似文献   

6.
陈先平 《军事记者》2013,(12):33-34
军事新闻评论最大的特点是能直接表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立场鲜明。对部队建设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军事新闻评论在军队报纸地位重要,其舆论导向往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写好军事新闻评论却绝不是一件易事.要求作者具备敏锐的思维。对事物的认识具有一定的深度广度,所撰写的评论文章要具有较强的真对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7.
由共青团中央和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五四新闻奖”评比,1997年12月中旬在北京揭晓。发表于军报《读者之友》专版上的《部队,我永远热爱你!》,过五关斩六将,获得一等奖。作为此稿的编辑,笔者感触良多。“五四新闻奖”,是我国青年工作优秀新闻作品的年度最高奖,与“中国新闻奖”一道被列为12个常设的全国性新闻奖之一。此稿能在全国对个省市自治区的100多家新闻单位和18家中央新闻单位报送的235篇推荐作品中脱颖而出,并非偶然。它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就是“五四新闻奖”的评委之一、解放军报社副总编辑刘书忱将军…  相似文献   

8.
党报如何去争取更多的读者,从而更加体现出自己的权威性,发挥好自己的指导性?党报惟一的出路就是改革新闻宣传,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党  相似文献   

9.
《宿迁日报》自创刊以来,在如何改进引导艺术,增强党报指导性方面进行了探索,先后举办过如何抓鲜活新闻和怎样提高党报可读性等研讨会,全体编辑记者通过经验交流,增强了写好稿、编好稿,提高党报引导水平的自觉性和责任心。 在如何改进引导艺术,增强党报指导性方面,笔者根据《宿迁日报》多年的改革和自己的实践提出三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0.
党报如何去争取更多的读者,从而体现出自己的权威性.发挥好自己的指导性,出路之一是改革新闻宣传,增强新闻的可读性。而社会新闻的经营是赢得读者喜爱的一个有利渠道。本文探讨了党报如何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在社会新闻的取舍及纵深化上做足做透,运用自己的主流优势.使社会新闻成为党报宣传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11.
《哥哥今日走西口妹妹欢喜不再留》通迅(刊登在《陕西日报》1985年2月4日1版)。陕报负责同志在一次全社大会上表扬这篇通迅“具有陕北特色、生动具体、反映问题深刻。”此稿被评为1985年全国好新闻2等奖后,《新闻知识》编辑部多次约我写点经验体会文章,实感盛情难却,再推就实在说不过去了。我是新闻战线上一名新兵(1983年7月大学毕业分到陕报),写不出什么经验,只能说说自己采写此稿的一些感想。我大学毕业改行当了新闻记者,一到报社  相似文献   

12.
读者之声     
△希望介绍一些说明文写作方面的知识。 (王首成) △选登“新闻知识卡片”,以介绍一些短小有趣的新闻知识。(陈通宪) △适当地刊载一些新闻理论上的争论文章,以帮助读者们提高认识。(唐恒金) △希望增设“编辑部改稿体会”和“好稿选评”,用比较的方式帮助读者提高写作水平。 (韩百龄) △尽量少登与写作无关的文章和名人写的作品,多用各地通讯员和读者稿件。 (何川) △“新闻来稿评析”和“当好通讯员浅谈”两栏目内容很实在,望能长期办下去。(易江军)  相似文献   

13.
1998年10月,我有幸陪同新华社原社长、在新闻界享有盛誉的老记者穆青同志在河南林州市(原林县)访问了两天,采写了《穆青情系红旗渠》现场新闻(以下简称《情》文)。此稿相继被省内外一些报刊采用。当时,我也陆续接到北京、郑州、安阳、林州市不少读者朋友的来电、来信。  相似文献   

14.
蔡惠福《运用深度报道强化军事新闻的指导性》 (《新闻与成才》1994年第4期) 文有仁《毛泽东与新闻写作》(《新闻与写作》1994年第4期) 郭东斌《在舆论导向中发挥“空调机”作用》 (《新闻战线》1994年第4期) 满运来《大变革给新闻宣传带来的新课题》(《中国记者》1994年第4期) 东旦《昏昏与昭昭》(《新闻记者》1994年第  相似文献   

15.
让读者报料,提供新闻线索,已经很普遍了。让读者荐稿,推荐重要选题、新闻和意见,也许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荐稿,《读者文摘》已经坚持很多年了,互动性强。目前,大多数网站采取开放互动的做法,请网民上传他们自己的视频、图片、文章、观点或是别人的好视频、好图片、好文章、好观点,大受欢迎。  相似文献   

16.
人们常把新闻分为硬新闻和软新闻.所谓硬新闻,即指那些题材较为严肃,着重于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以反映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中的重大情况为内容的新闻;而软新闻则指那些人情味较好,写得轻松活泼,易于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新闻.但我认为,真正好的新闻是无软硬之分的.这一观点,在读了陈国忠等采写的通讯《罗小红帮了省长一个忙》(《中国青年报》1996年6月17日头版头条)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逐步建立,报纸靠读者求生存已经成为现实与必然.面对这个现实与必然,党报如何争取更多的读者,发挥好自己的指导性?唯一的出路就是改革,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吸纳其他报纸宣传上的长处,使之与自身的宣传优势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读了《新闻三昧》1997年第4期“新闻语丝”栏目中《大报莫耍小花招》一文,很痛快。一是为作者的仗义直言叫好!二是为贵刊刊发此稿叫好!三是为花招者担忧!民间有句老话:“狐狸再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该文所指的国家级大报的变相广告一刊出,被很多读者所识破。这种愚弄读者、钻《广告法》空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做法看似高明,实际上报社和烟厂都不光彩,  相似文献   

19.
台州日报编辑部林维横同志撰写的《来而不往亦有理》这篇言论,在台州日报5月18日《集思广益》专栏中见报后,农民日报(见1987年7月13日二版)、浙江日报(见1987年8月31日二版)、人民日报(见1987年9月7日一版今日谈专栏)均作为花边言论登载。从我接触到的一些读者看,他们对这篇言论也点头称好。一篇只有4 70多字的“豆腐干”言论,引起了读者的叫好,这无疑是一篇成功之作。成功在哪里?本文作个浅析。党报的新闻具有指导性,言论的指导性则更  相似文献   

20.
在过去的一年里,《编辑手记》专栏刊发了不少优秀文章,对指导编辑、记者和部队基层报道人员的新闻采写实践发挥了积极作用。为进一步增强针对性和指导性,本栏目新年度将以荻中国新闻奖和军区军兵种好新闻奖的稿件为主要研究分析对象,欢迎军内外新闻人关心支持,惠赐佳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