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第81页"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的第4题是这样的:不同物质在升高同样温度时它们膨胀的多少是不同的.如果把铜片和铁片铆在一起,当温度变化时,这样的双金属片就会弯曲.怎样用它制成温度计?画出你的设计草图.  相似文献   

2.
2008年高考广东物理试卷和理科基础试卷,都对圈像作出一定的要求,例如理科基础试卷第10题和第13题,物理试卷第5,10,16,18,19等多道题目,可见,对图像的理解和掌握是应用图像的重要基础.速度一时间图像(简称v-t图像,以下用这个名称)是高中生学习物理时必须掌握的,是物理图像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徐卫东 《物理教师》2005,26(5):60-60
下面是一道由第 2 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第九题改编的题目 .该题综合了动量、能量的知识 ,考查了学生分析复杂物理过程 ,灵活运用物理规律解题的能力 .图 1题目 :如图 1所示 ,定滑轮与转轴间的摩擦、滑轮的质量均不计 .用不可伸长的轻绳在滑轮右端悬挂砝码托盘A ,左端挂砝  相似文献   

4.
钢棒磁化后极性如何杜香芬(河南省封丘县实验中学453300)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册第十一章第148页习题第六题是这样一道题:用磁铁的一极在一根钢棒上沿同一方向摩擦几次,如图1,钢棒就被磁化了,用图1它可以吸起铁屑、大头针...  相似文献   

5.
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物理必修1第41页习题第4题中,几乎包含了解选择题所用的求解方法和处理手段,可谓是一道考查学生解选择题思维方法的好题,本文就该题提出了九种不同的解法,以体悟一题多解的教学价值.原题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在t时间内的位移为x.设它在  相似文献   

6.
2003年理科高考数学题第20题(文科第21题)是一道能力要求较高的考题,而参考答案给出的两种解答都是用数学方法,解答过程烦琐,演算太多.考生如能用物理方法做,那就简单多了.  相似文献   

7.
在2003年天津市物理中考阅卷过程中我们发现,考生在考试中反映出的问题很多.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列举的是主要的和普遍存在的问题,供广大师生参考. 一、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这份试卷从内容上看,真正意义上的难题只有一道(第34题),其他题目均为基础或较基本的题目,但很多考生丢分不少.其中得分率较低的题目是:第2题、第8题、第10题、第16题、第17题、第22题、第25题、第26题、第31题、第32题、第33题.下面帮大家摘要分析. (1)第8题:用塑料梳子梳头时会因为摩擦而起电,经检验塑料梳子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则梳头时A. 塑料梳子…  相似文献   

8.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历届高考对物理实验一直比较重视 .2 0 0 1年全国物理卷有实验题 3道 ,共 2 0分 ,占总分的 1 3 .3(若将第 4题选择题也算在内 ,则占分比例为1 6 ) ;全国理科综合卷有物理实验题 1道 ,共2 0分 ,占物理内容分值的 1 6.7 ;上海物理卷有实验题 5道 ,共 3 0分 ,占总分的 2 0 .上述三份试卷中的 9道实验题 ,大体可分为以下三大类型 :一、基于大纲规定实验 (包括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 )的试题这部分试题不超越大纲规定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范围 ,主要考查考生对实验基本原理、仪器使用、操作过程等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实验观察、分析能力 .全国物理卷第 1 4题、上海物理卷第 1 4和第 1 5题 ,便属于这一类型 .全国物理卷第 1 4题是有关“用卡尺观察光的衍射现象”的实验 ,这一实验在大纲中规定为学生实验 ,试题要求从提供的四点表述中选出正确的结论 .考生根据实验时的观察结果 ,结合光的衍射规律 ,不难作出如下正确判断 :不论狭缝与灯丝平行还是垂直 ,衍射条纹与狭缝都是平行的 ;衍射条纹的疏密程度或间距与狭缝的宽度和光的波长均有...  相似文献   

9.
陈建忠 《物理教师》2006,27(1):27-27
南京市2005年中考物理卷第Ⅱ卷第33题原题:2005年为“世界物理年”,南京市某中学举行“让物理照亮世界”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活动,其中有如下一个问题,请你解答.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小朋友用吸管水平吹出的肥皂泡,常常开始时上升,随后便下降,这是为什么?试卷所给参考答案:肥皂泡刚  相似文献   

10.
张洪明 《物理教师》2013,(12):84-84
本文用两种方法解答了2013年福建物理高考22题第(3)问,其中第2种解法是根据配速法来解答的,用这种方法解答一步到位,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11.
本文巧用v—t图直观、快速、准确地解答了94高考物理第19题,避免了用计算法求解的麻烦.  相似文献   

12.
一、实验题的特点实验题是最能体现物理学科学习能力的一种题型,它不仅能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动手动脑能力,而且还能反映学生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和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能很好地体现并考察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此,实验题已成为全国各地市体现试题难度、区分度的重要题型。实验题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用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作图题、计算题等不同  相似文献   

13.
岳燕宁 《物理教师》2005,26(2):62-62
2004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第6题是一个考察能力的好题,该题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物理图景,推导出多普勒效应的定量表达式.  相似文献   

14.
第12届上海市高中基础物理知识竞赛有如下几题,颇具特色:第18题:图1是用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射过扑克牌的一幅照片.已知子弹的平均速度约为900m/s,子弹的真实长度为2.0cm.试估计子弹穿过扑克牌的时间t约为.图1图2第19题:计算机上常用的“3.5英寸、144MB”软磁盘的磁道和扇区  相似文献   

15.
每年全国高考理综卷中的实验题是我们关注的焦点.物理实验题,是常考常新,非常精彩.08年全国高考理综第22题均为物理实验题,分析理综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和四川卷中的物理实验题更具有普遍性与广泛性.这几份试卷中的实验题均突出考查了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考查了基本实验的基本操作,考查了学生对物理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的迁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纵这几年的物理高考试题,很多题看似曾相识,但细细分析比较,又顿觉耳目一新.它往往是原有常规题或经典题通过改造,巧妙变形,有的甚至直接从课本中变换而来.这类题称之为高考变形题.高考变形题在高考题中占一定数量,它主要是通过变换设问内容、变换设问角度、变换题设条件、变换题设背景、对题目进行拓展延伸等方法改造、变形而来.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高考,也为了提高高考复习效能.第二轮复习要重视一题多变的训练.这是因为第一轮复习的任务主要是进行  相似文献   

17.
从近几年高考来看,对考生能力的要求逐渐提高,用图象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尤其不容忽视.图象法直观、形象地反映物理规律,让人一目了然。有些情况下使用它能使所研究的问题简易明了,提高解题速度.下面分别用速度和位移图象解2007年高考全国卷Ⅰ理综第23题.  相似文献   

18.
物理阅读题以科技报道、社会生活、科技说明题材的材料为背景,让学生通过阅读,从中提炼出物理问题,加以解释与说明.物理阅读题解答,具体可分为这样几个步骤,第一步审题意:弄清题中叙述的已知条件、所涉及的物理现象和过程.第二步抓本质:找准原理与规律.要寻找到题目中的关键词及与之相关的物理原理和规律,然后组织好语言把这些词镶嵌到答案中.第三步,作答案:将说理过程分清层次,简要作答.语言一定要规范、准确、要尽量用物理的书面语言.必要时可以采用公式、  相似文献   

19.
正人教版的教科书高中《物理必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的第十节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课后习题第2题的命题不够科学,第3题的实验原理图用的是第2题的电路图,题目里给定的数据也有问题。教材题目如下:第2题:用图2-10-6的电路测量一节蓄电池的  相似文献   

20.
本刊2011年第9期刊登了一篇题为《用图解法研究天体运动中的共线次数——赏析2010年上海高考(大纲卷)物理第24题》的文章(以下简称为原文),文中探讨研究的问题如下.原题.如图1,3个质点a、b、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