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古继堂四年出版了三部论著,即《台湾小说发展史》、《台湾新文学理论批评史》和《台湾新诗发展史》,构成了一套台湾系列分类文学史。这三部书均为海峡两岸第一部,又均为填补学科空白的开创性著作。因而它们一经面世,便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海内外数十家报刊纷纷发表评论文章,给予赞扬和肯定,甚至被称之为“精典性”著作。其中《台湾小说发展史》,多年来被台湾辅仁大学等作为“正式教材”。大陆学者的学术论著被台湾高等学府作为正式教材的还是首例。古继堂的新著《台湾新文学理论批评史》刚刚面世,便在海内外产生反响。  相似文献   

2.
2006年3月18日,中国新闻史学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了《中国报刊法制发展史》一书出版座谈会。中国新闻史学会名誉会长方汉奇、会长赵玉明教授以及程曼丽教授、李彬教授、雷跃捷教授、郑德金同志和白润生教授等参加了座谈会。这是中国新闻史学会成立以来举办的第一次新闻传播史学著作出版座谈会。会议由赵玉明教授主持。《中国报刊法制发展史》全书共四卷,分为古代卷、现代卷、当代卷、史料卷,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会上,作者南京师范大学倪延年教授介绍了《中国报刊法制发展史》的写作情况。方汉奇等对此书的出版表示了祝贺,对倪延年教…  相似文献   

3.
林语堂的新闻舆论观——评林语堂的《中国新闻舆论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四个方面介绍了林语堂英文版《中国新闻舆论史》。此书的内容分两大部分 :古代的舆论批评和报刊的发展历史 ,其突出的贡献是在古代的舆论批评和共和以后的新闻事业状况。  相似文献   

4.
中华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中国诗学批评史》,最近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诗学专家陈良运教授继《中国诗学体系论》之后又一力作。自本世纪初日本学者铃木虎雄著《支那诗论史》出版,一直没有中国学者写出本国的诗论史,现在终于弥补了这一空白。这部比《支那诗论史》更系统、更全面、更准确、更有理论深度的学术专著出版,意义甚为重大。  相似文献   

5.
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南方文坛》主编张燕玲女士《批评的本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出版以来,受到了学界真诚一致的好评。这是一部极有分量和才华的当代文学论著.张燕玲熟悉并关注当代文学,以纵深的历史性思考,追踪阅读大量的作品,跨越体裁和作家的籍属,以描写当代生活内容的作品为考察对象,  相似文献   

6.
《新闻爱好者》2012,(18):55
胡正强,江苏省睢宁县人,新闻学博士,现为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新闻传播系教授,研究方向为新闻史论、媒介批评,先后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当代传播》、《江苏社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多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年鉴全文转载,出版《中国现代媒介批评研究》、《中国现代报刊活动家思想评传》专著两部,  相似文献   

7.
任勇胜 《今传媒》2006,(7):25-26
自20世纪90年代末,“媒介批评”开始成为传媒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进入新世纪,我国的“媒介批评”学专著出版了多本,相关研究呈现前所未有的繁荣,以《今传媒》为代表的媒介批评刊物也相继问世。尽管与国外和港台相比,这种“热”有些姗姗来迟,但却有利于在吸取境外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展开深入的探讨。《中国图书评论》杂志的编辑任勇胜先生就相关问题采访了清华大学刘建明教授,就媒介批评史、媒介批评与传播学等问题进行了一次对话。任勇胜(以下简称任):你主持撰写的《西方媒介批评史》和《中国媒介批评史》两本书就要出版了,我代表读者…  相似文献   

8.
复旦大学教授许道明所著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新编》(以下简称《新编》)出版一年来,广受读者好评。这既是对作者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研究领域所取得的学术成就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本书宗旨(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和传统文化精神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价值肯定。  相似文献   

9.
1998年末 ,集中国印刷源流之大成的《中华印刷通史》(以下简称《通史》)的繁体字本在台北出版了。《中华印刷通史》的编纂和出版凝聚着海峡两岸众多印刷出版同仁的心血 ,是海峡两岸出版印刷同仁合作的结晶。一编纂《中华印刷通史》(当时称《中国印刷史》)的动议 ,始于80年代中期。1988年初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李兴才教授率团来京 ,笔者与李先生面晤并讨论了印刷史问题 ,彼此在“应从科技史角度研究和著述印刷史”等方面达成共识。为尔后用“大印刷史观”研究和著述印刷史奠定了理论基础。1993年12月 ,在中国印刷博物馆奠…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07,(5)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科责任教授、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保卫教授所著《新闻理论新编》一书,最近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是经教育部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报刊史》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教授方汉奇和《新闻采访方法论》的作者人民日报高级记者艾丰在10月23日召开的中国人民大学建校50周年大会上获得了首次颁发的吴玉章奖金。这是我国新闻界首次获得全国性社会科学学术奖。这次获得吴玉章奖金一等奖的《中国近代报刊史》是我国解放以来公开出版的第一部大型报刊史  相似文献   

12.
曹之先生《中国出版通史·隋唐五代卷》是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隋唐五代出版史的学术著作。此书具有内容全面、条理清楚,化整为零、各个击破,表以附文、图文并茂等特点,对古代出版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林庆彰,台湾台南县人,1948年10月生。文学博士。在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学习期间,师从著名学者屈万里,得到良好的指导和培养。现任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兼职教授,《经学研究论丛})主编。从1978年5月写作《丰坊与姚士舞》算起,至今已出版专著6部,主编研究资料和目录10多种,翻译日本学者的经学专著《近代日本汉学家》、《经学史》、《论语思想史》,并有论文60多篇。一、对经学文献学的贡献清著名学者王鸣盛说:“目录之学,学中第一要紧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十七史商榷…  相似文献   

14.
戈公振先生的《中国报学史》,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论述中国报刊历史的专著,自192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以来,一直风行不衰,影响中外,成为中国新闻史研究者的必读书,也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一部重要参考书。戈公振先生由此书而奠定了他在中国报刊史研究中的拓荒者地位。本书以其丰富的史料而著称于世。它系统记载了我国古、近代各类重要报刊出版沿革的历史,辑录了不少有关报刊历  相似文献   

15.
《当代传播》2007,(6):121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科责任教授、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保卫教授所著《新闻理论新编》一书,最近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是经教育部确定的“十一五”国家重点教材。此书是以作者2003年出版的《当代新闻理论》为基础和依据撰写的。它是作者20多年来从事新闻教学与研究的理论思考和经验积累的结晶。此书注重吸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新闻改革所取得的经验,在框架结构上,尽可能地汲取同行们的智慧,形成了较为规范的新闻理论架构。  相似文献   

16.
田力娜  田丽 《出版科学》2007,15(3):87-87
4月17日下午,台湾南华大学出版与文化事业管理研究所所长万荣水教授在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做了题为《台湾图书出版如何面对市场因应产业变局》的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7.
正报刊史是以报纸、期刊为研究对象的一门专史。要研究新闻史或者出版史,报刊史总是一个绕不开的领域。但关于报刊史的专门著作,目之当下,并不很多见。尤其是地方报刊史,除了《北京报刊史话》(黄河,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上海近代报刊史论》(秦绍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江苏报刊编辑史》(倪波、穆纬铭,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岭南近代报刊史》(邓毅、李祖勃,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广东革命报刊史:1919—1949》(叶文益,中共党史出版社,2001)、《红色记忆:中央苏区报刊图史》(傅柒生、李贞刚,解放军出版社,2011)等少数几部外,大多只能散见于各种地方志中。  相似文献   

18.
吴杰教授的力作《教学论》(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是一部独具特色、颇值一读的佳作。读罢全书,觉得此书特点颇多,但细心品味,觉得此书突出特点首推有三: 一曰新。观睹已出版的教学论专著,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特点;无论在体系与内容上,还有未完全摆脱传统教学论理论体系的痕迹。吴杰教授的《教学论》,则另辟蹊径,以课程论、教学过程理论、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原则等教学论实  相似文献   

19.
十、漫画出版据日本清水勋所著《日本漫画事典》介绍,台湾在1905年前后,受《日本泼克》的影响,曾出版过一本《台湾泼克》(洪德麟语)。这大概是台湾最早的漫画出版记录。日据时期,日本漫画对台湾影响极大。台湾中国人出版的漫画书刊可谓凤毛麟角。当时的漫画主要刊登在一些日文报刊上,如《台湾新民报》、《同光》、《新竹州时报》等。许丙丁的《现代封神榜》是少数漫画单行本之一。  相似文献   

20.
王本朝教授最近出版了《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1949-1976》(新星出版社,2007年6月),这部著作具有理论的开拓意义和启示意义,作者以深刻的理论洞察力、宏阔的学术视野、翔实的文献资料和严谨的学术态度为我们生动地重构出了中国当代文学话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