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国情特性决定道路特质。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最大的国情和实际。它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表明了我国社会的发展程度,揭示了现阶段中国社会的国情特点,决定了中国道路具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基本特质。  相似文献   

2.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这一理论的形成有其客观依据,即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探索过程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分析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客观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确认识我国国情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首要问题,毛泽东从中国实际出发,努力探索适合中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认真总结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更加重视国情分析,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开记啊从中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大门。  相似文献   

4.
师范院校应走综合化发展道路辽宁师范大学马超山“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多种形式办学,培养多种规格人才,走出符合我国和各地区实际的发展教育的路子”,这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一条...  相似文献   

5.
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 经验,科学地分析了我国国情特点和所处的发展阶段,适应时代的特点和世界形势的新 变化,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倩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的盎然生机 和活力。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而中国的具体国情又决定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科学的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探索而找到的唯一正确的发展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切实可行的发展道路,也是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所证明了的成功的发展道路。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新形势下,只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但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只是为社会主义发展提出了一般指导原理,没有也不可能为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具体道路提供现成模式。因此,各国共产党人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首要问题。建国初期,毛泽东深入研究中国的国情,总结经验,艰辛地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后来形成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基础。毛泽东对中国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的问题思考得较早,1949年3月,毛泽东在党的…  相似文献   

8.
正确认识我国国情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首要问题。毛泽东从中国实际出发,努力探索适合中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认真总结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更加重视国情分析,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开启了从中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大门。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过长期探索,艰难选择的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我们党在这条道路上是高度自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是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是源于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经验的总结,是基于“中国模式”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中中,毛泽东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建国到“文化大革命”前夕,我国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既遭到过严重挫折,又取得了举世眠目的巨大成就。无论是成就还是失误,都是党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获得的和发生的。正确地总结这些成就与失语,经验与教训,对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都是大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11.
论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思想刘同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依据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依据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确定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条道路即是邓小平所指出的建设有中...  相似文献   

12.
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向社会主义,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尽管这一过渡因提前结束而存在着失误与遗憾,但从历史的大尺度与中国的发展来看,这一过渡无疑是一次重大的成功转型,它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道路。在新民主主义社会提前结束的历史合力中,理论罅漏、实践需要和苏联的榜样引导是三个重要的原因。新民主主义社会提前结束的失误与偏差启示我们:要立足国情,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重视民主政治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历史和现实发展的必然选择,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在现实中存在着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和行为,主要表现为:否定现实,企图走封闭僵化的老路;鼓吹“西化”,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漠视社会主义本质,走两极分化的歪路。这些现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危害甚大。因此,应该坚持相关理念和原则,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确方向,充分发挥其在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中“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一重要课题的引领、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通过合作制引导农民逐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毛泽东同志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将这一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的实践,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引导我国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回顾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农业合作化中的理论和实践,对于我们认识和研究解决当前农业发展中的新问题,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这一时期,毛泽东以苏联为鉴,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了许多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观点,内容涉及经济、政治、化、国防、外交等各个方面,它不仅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十分宝贵的思想源泉。  相似文献   

16.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关系其民主政治建设的走向,关系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政权的稳固。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践中,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指出社会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理论基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历史必然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历史依据;社会主义建设、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实践基础;科学发展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科学理论指引下,在中国特殊国情和社会发展逻辑规律的历史必然中产生,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必将在科学发展的引领下更加自信地走下去。  相似文献   

18.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崭新的事业,毛泽东提出走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要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反对关起门来搞建设。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有局限性,但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是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相似文献   

19.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这是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为实现新世纪、新阶段国家发展目标而作出的战略决策,也是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又独立自主地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由之路。文章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稳定的国内环境和和谐的文化环境等三个层面论述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一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中国的社会主义究竟应该怎样进行建设,经典作家没有论及,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毛泽东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坚持走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经济建设上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思想,主要表现在:第一,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分析和认识。毛泽东从我国国情和具体实际出发,明确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建成”区分开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