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6 毫秒
1.
去年十二月十九日,新华日报二版的一篇文章,题目叫《「编外人」新传》,不知编辑同志对这个题目有何感想而我却怎么也弄不明白,怎么「人」也有「编外」的过去也曾看过不少关于「编外」之类的文章,大都是什么﹁编外记者  相似文献   

2.
博览     
提倡「三个观念」马达在《新闻改革中需要研讨的课题》一文中说:在新形势下,我认为报纸工作中,要提倡「三个观念」。一是「信息观念」。要使每个记者在采写各种新闻中都要捕捉最新的信息,捕捉广大读者最关心的信息。二是「读者观念」。要使每个记者想到,你采写这个新闻要告诉读者什么,读者共同关心的是什么,并使读者对你的新闻报道产生普遍兴趣。  相似文献   

3.
由前民进党主席施明德发起的台湾「百万人反贪倒扁行动」9月9日正式展开,估计有超过30万人聚集在「总统府」前的凯达格兰大道。9月15日晚,「百万人民反贪腐倒扁运动」举行的「荧光围城」行动,将反贪倒扁又一次推向高潮。10月10日,反贪腐总部发起的「天下围攻」倒扁活动,滚滚红潮再度包围扁府四周,倒扁总部称这次游行人数突破150万人,比起「九一五」围城之战还多。台湾「百万人反贪倒扁」红潮滚滚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今年第三期七个制题中的四个不规范写法:1、第七页题《「两稿案」始末》中, 「稿」应为「稿」,是「高」不是「高」;2、第十四页题《清涧战斗采访憶旧》中,「访」应为「访」,是「讠」不是「言」;「憶」应为「忆」,是「乙」不是「意」;  相似文献   

5.
自从「儿童不宜」片出现乃至日见其多以来,国人对此一直议论不停。笔者不想再发表过多的陈见,只是想问一声:既然对「儿童不宜」如此看重,那么「儿童适宜」片又哪去了呢?提出这个问题,是有实际根据的。不信我们随便问问哪位小朋友,最近看的什么片子?比较喜欢什么样的片子?小朋友最多说喜欢动画片,再问下去,不是港台录像才怪呢!  相似文献   

6.
台港澳一瞥     
台「档案法」(草案)出炉据台报消息,岛内有关部门已完成「档案法」(草案)的拟制工作。早在1987年6月10日,国民党中常会就同意了「国史馆」馆长朱汇森的建议,交有关主管部门及早研制「档案法」。随后,「国史馆」发言人于1988年3月28日称,该馆草拟的「档案法」(草案)即将完成,俟送「总统府」转「行政院」审核。直至今年3月2日,「行政院」研考会主任孙得雄公布,「研考会」已完成「档案法」(草案),已送「行政院」审议。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综合国力综合国力,是指」个主权国家生存与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物质力和精神力及其对国际影响力的合力。它反映出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第一,综合国力是综合国力论中的「基本准则」——「实力准则」。离开了这个准则,综合国力将是一座空中...  相似文献   

8.
博览     
「吃透两头」的缺陷「吃透两头」,即「吃透」党中央路线、方针、政策的「上头」,又「吃透」本地区实际的「下头」。这是六十年代出现的十分简明而又形象生动的提法。但是,近几年的实践使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  相似文献   

9.
一年前,据台报介绍,台湾当局的指纹档案电脑系统可望近期装机,但今年初,「指纹电脑化为期不远了」、「机房设施工程已完成,预计在一年内完成建档」的醒目标题又赫然出现在台湾的大报上。据报道,台湾当局的刑事警察局建立的「指纹电脑化自动析鉴」系统,目前机房设施工程已完成,并正进行系统设备安装,将在验收测试通过后正式运转启用,并  相似文献   

10.
年初,台报披露台湾「中央图书馆」正在「循线追踪」收集日据时期的史料、图书等资料。据传,台湾光复后,岛内的机关、学校等单位,接收了相当数量的日文藏书。但是,它们一直面临着「流落」的危险,「因有人不识其文献价值而任意丢弃、抛售、烧毁等等情事,不知凡几」。因此,因此,「中央图书馆」馆长杨崇森以「人弃我取」的精神呼吁:「与其任它腐  相似文献   

11.
白景皓 《大观周刊》2012,(46):29-29,35
日本语の「らしぃ」とぃぅ言叶中国语の「像」とぃぅ言叶は非常に似てぃる。しかし「らしぃ」は必ずしま「像」と等しくなぃ。異なつた场合にょつて、その「らしぃ」と「像」の使ぃ分けま违ぅ。 その二 つの言叶 はどのょうな共通点かぁるのガ、どのような異なりガぁるのかはこの论文の主な研究した问题でぁる。この研究したまとめは中国语を勉强する日本人のためにょく理解できるょぅにつくられたことでぁる。  相似文献   

12.
博览     
「本质真实」的争论源于概念混淆孙旭培在《「本质真实论」剖析》一文中认为,概念的混淆是造成新闻学中「现象真实」和「本质真实」争论不休的一个原因,「本质真实」的概念严格说来是不能成立的。新闻学本来有自己常用的范畴,如真实、客观、全面、公正等,而真实性要解决的只是是否  相似文献   

13.
国际新闻圈     
路透社改革编辑方式路透社宣布,该社从九月一日起对其编辑方式作一些改革,以提高新闻传递效率。这些改革包括:一、重大突发性新闻以下列两种形式发稿:快讯——用于最重要的突发性新闻,最多不超过十个单词;简讯——用于重大突发性新闻,亦可作为快讯的续篇,由一句话(最多不超过三十个单词)构成;急电——用于其它重要新闻,亦可作为简讯的续篇,一般由二至三段文字构成,后有连续报道。二、用具体日期取代原来使用的「今天」、「明天」和「昨天」。三、除电头之外,新闻中不再出现「路透社」这个词。四、每页新闻后面用大写字母标明记者和编辑的名字。  相似文献   

14.
台港澳一瞥     
商建「个人信用」档案在经济活动中,企业或业者信用好坏,历来备受重视。为了更有效地维护正常经营业者的权益,并及时制止不良行为,不久前,台「财政部」邀集「联合信用卡中心」及信用卡发卡银行代表,商议建立「个人信用」档案。「联合信用卡中心」副总经理翁光辉对采访他的台湾《经济日报》记者表示,个人  相似文献   

15.
博览     
「散文式新闻」的提法更准确徐占焜在《散文式新闻漫谈》一文中认为:「散文式新闻」较之「散文化新闻」提法更准确。它是指在新闻中要以新闻文体本身的特点、规律为主,运用散文笔法,增加散文色彩。运用散文的优势来克服僵化的新闻八股。它是有主有次的。而「散文化新闻」的提法则不够准确,「化」的意思一般解释为「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这就容易理解为把新闻「转变」成散文,把新闻化成散文。  相似文献   

16.
博览     
「工作角度」和「新闻角度」有人说,目前报纸上的经济新闻,一是不算少,二是不耐看。经济报道中,至少有「半边天」是从工作角度发新闻的,而「工作角度」往往是各种业务活动的叙述,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成:领导作用 业务活动 效益数学=经济新闻。这种写法缺少新闻价值,读者不感兴趣。因此,经济报道如何把「工作角度」更多地转向「新闻角度」,是改革经济新闻写作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某省长在「双增双节」现场会上的讲话,定于一九八七年三月十二日见报。十一日晚十二时许,总编辑看清样时,对其中「××钢铁厂炼钢分厂工人,设法把每炉钢的冶炼时间缩短了三个小时」一句提出疑问,并要夜班编辑打个电话,「问问炼一炉钢要多少时间,是否真的缩短了三小时」。夜班编辑心想:该钢厂远离报社,深更半夜挂长途多有不便,于是先给就近钢厂打了个电话,对方回答说:「炼一炉钢一般要4  相似文献   

18.
流行歌曲在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发现了适合于自己的新形式——「MTV」,可接下来,竟招来兄弟艺术的模仿与效法,先是曲艺界的「相声TV」——相声原声加上当红笑星配口型式的实景表演,最近又听说以名作家自演名作为特色的「文学电视」——「MTV」。  相似文献   

19.
台港澳一瞥     
台湾官场「公文观」不久前,台湾报纸刊出一组揭露官场有关公文处理的所作所为,现摘录部分,以供读者从中了解岛内行政机关的一些办事原则、方法及效率。官场批文花样繁多岛内流传着一个笑话——有个部门主管批公文时,凡属签稿一律批「可」,但「可」与「可」则大不一样,大致分四  相似文献   

20.
《新闻知识》今年第四期,在题为《真实性的原则不可动摇》一文中说:「……这位科长亲自用笔在我复写的稿子上改了一个字……」。在题为《在「深」「新」二字上作文章》一文中写道:「……他亲自目睹和听说到千百个感人事例……」。以上二例中的「亲自」一词均应删去,因系蛇足之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