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祖盛  任述强 《大观周刊》2012,(33):52-52,93
宪法作为现代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法律地位的根本大法,如果不包含宪法责任,其效力将会大大降低。而在违反宪法极其严重的今天,建立宪法责任追究制度显得格外重要,特别是建立宪法责任追究诉讼制度,进一步填补司法上的空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政府在国家档案馆灾害事件应对工作中负有宪法责任、政治责任和行政责任,政府应构建包括"分类"的应急基础保障体系"、分级"的应急管理体系和"分期"的应急责任机制等为主体内容的政府应急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3.
植根于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新闻自由是一种自由至上主义(Libenarian)。到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新闻界,自由,依然是一个神圣的词汇,一个人人为之奋斗的目标和神圣的境界。而责任,其时却是一个令人陌生的“不速之客”。但这个不速之客还是到来了!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的讲话是对执政党治国理政理念的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对于宪法问题很多新的论述,也为宪法后30年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基础。"今年是中国现行宪法(八二宪法)颁布实施30周年。"追溯新中国成立以来60多年我国宪法制度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12月4日,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如此总结。"这篇讲话,把宪法和法律的很多问题说到了极致。"12月5日,在中国政法大学举办的"法治政府建设新要求座谈会"上,  相似文献   

5.
韩虹  刘焕桂 《图书馆》2007,(6):125-127
《中国国家权力配置考察——百年中国宪法审视》一书以时间为主线,展现出一幅百年中国宪政发展的全景图,并表达了“公民是国家的主体,人权是宪法的灵魂”的宪法价值理念与追求。  相似文献   

6.
新形势下,我国新闻媒体面临着行业革新、社会环境更迭的巨变,如何在复杂形势下诠释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是业内人士关注的问题.本文总结了新闻媒体社会责任的缺失及其表现,从责任主体、责任客体及责任关注点等方面,对新闻媒体社会责任进行了解构和重塑,希冀对我国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新闻前哨》2009,(4):8-8
王启超在2009年第2期《新闻知识》中撰文谈到新闻传播侵权的责任分配问题时说.由于新闻活动是一个由多主体参与的连续性过程,一个新闻作品的刊出。需要经过信息的采集、文章的撰写、编辑的审稿、文章的发表以及最后的转载等若干个环节组成。每一个环节主体不同.有不同的责任和义务。一旦构成了新闻侵权案件.各个环节都有可能成为新闻侵权责任的主体。包括以下几种:创作发表侵权新闻作品的新闻媒体及作者、消息提供者、再次传播侵权作品的新闻媒体。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自由:定位及其责任主体   总被引:12,自引:10,他引:12  
蒋永福 《图书馆》2006,(5):8-11
图书馆自由的实质是读者利用图书馆平等获取知识信息的自由权利。思想自由是图书馆自由的思想基础。图书馆自由的宗旨是维护读者的知识自由权利,而读者的知识自由权利是宪法赋予公民应该享有的权利,因此图书馆自由具有合法性基础。政府、图书馆行业组织、图书馆和图书馆人是保障图书馆自由权利的四大责任主体。  相似文献   

9.
1948年3月29日,"行宪国大"在一片混乱中匆匆开幕。这次"行宪国大"闹得最凶的是修改宪法问题,即修改南京国民政府刚刚颁布的《中华民国宪法》。"行宪国大"的修宪问题最后以通过增加《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有的人谈论人权、宪政总和资本主义、资产阶级等概念连在一起,我认为他们把"宪法问题"过于"政治化",忽略了宪政价值的普遍性"中共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中共也领导人民遵守宪法和法律,中共自己也在宪法和法律范围之内活动。"30年前,面对"执政党与宪法的关系"这个问题时,主持宪法修改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真用这三句话来概括。30  相似文献   

11.
早在1982年宪法制定之初,违宪审查或者说宪法监督制度,曾作为宪法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进入修宪者的视野,结果因故未能确定。82宪法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的职责,但三十年来,并未有过具体的宪法解释。在纪念82宪法30年之际,本刊采写了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宪法的修订过程,也回顾了那个时代中共领导人经历文革十年苦难后,对中国民主法制之路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2.
王斌 《声屏世界》2003,(9):30-31
新闻侵权归责问题的实质,是如何确定新闻侵权的责任主体和归责原则。同时,这也是审定新闻侵权的首要任务,更是新闻侵权法所规范和调整的目标之一。 新闻侵权的责任主体 如何确定新闻侵权的责任主体?目前,在法律界和新闻界众说纷纭。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1)起因说。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宪法对新闻自由的保障与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我们实现依法治国的基础,是其他法律、包括新闻立法的依据。我国宪法包含着新闻自由的思想,体现着新闻自由的精神,并从多个角度规范了新闻自由的原则,但同时,宪法也对新闻自由的具体实践规定了诸多的限制。在新闻立法呼声日高的今天,对宪法有关新闻自由规范的探讨,无疑具有一定的现实性意义。   我国宪法对新闻自由原则的保障   1.新闻自由是宪政精神的内在要求。   宪政即宪法政治,指国家的机构运转、职能设置和公民权利的保障都按照宪法来进行。因此,宪政基于运行的宪法也须符合权力制约和权利保…  相似文献   

14.
完成宪政建设之路,宪法信仰的养成至关重要,而当今国民宪法信仰缺失是一个不争的事氮作者从宗教对西方宪法信仰的影响出发,阐述了宪法信仰与基督教文化的互动关系,由此,提出了中国塑造国民宪法信仰的困境,因此明确各种信仰的界定,同时形成公众信仰,才能解决中国宪法信仰缺失的问题,为建成宪政之树提供必备的养料。  相似文献   

15.
司法公开不是法院的权力,而是法定的义务,是一种责任,也是一项宪法原则  相似文献   

16.
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越来越受到企业界、经济界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有两个原因,一是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到了要通过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来达到个人选择与公共选择一致的阶段;二是企业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主体,无论从发展经济的角度,还是从社会和谐的角度,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都是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课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作为欧洲一体化积极推动者的法国,第一个站出来对《欧盟宪法条约》说“不”。5月29日,4170万法国选民被问及这样的一个问题:对于授权建立一部欧洲宪法的条约,你是否表示同意?54.87%的选民回答:否。而公投的另一个结果是,5月31日,法国总理拉法兰向总统希拉克提交辞呈,他的接任者是法国内政和国内治安部长多米  相似文献   

18.
黄强 《大观周刊》2011,(22):75-76
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责任承担比例是指交通事故的当事人对于受害人的人身损害所应当承担的具体份额。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交通事故中损害赔偿责任问题、赔偿主体问题、赔偿标准问题。此外,法院一般按照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来确定其损害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9.
郭春杉 《大观周刊》2011,(30):122-122,120
宪法是一国的根本大法,作为保障每个人权利的“社会契约”,人权是宪法的起点和归宿,宪法常被称作“自由公民的大完章”。宪法在规定大量的公民基本权利条款的同时,更需要建立有效的公民基本权利保障机制。人权是宪法的起点和归宿,宪法常被称作“自由公民的大宪章”,“权利克减”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敏感的法律问题,也是法理学应当密切关注的论题,研究之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只有在法理学层面上对这些问题加以研究,才能深刻理解权利克减的精神内涵,才能把握其目的和手段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20.
田野 《大观周刊》2011,(15):30-31
宪法和宪政都是现代国家在依法治国、建设政治文明中举足轻重的重要概念,两者对于法制、人权等领域的的影响力无人质疑。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仅能够了解宪法和宪政的发展历史,更可以获悉宪法和宪政的未来。本文主要谈论宪法和宪政在民主方面的联系。在分别分析宪法与民主的关系、宪政与民主的关系之后,对两者的联系进行对比和总结,以证明完政是宪法的逻辑结论,宪法和宪政之间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