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当今时代,人们的审美水平不断提升,电视观众也越来越注重对"美"的追求。电视新闻播音的基础是真实、客观、准确,与此同时,它也引领着舆论导向、承载着丰富的内涵,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更可以让受众在其声音、形象与表达中感受到愉悦与美好。虽然电视新闻播音的外在表现手段有限,但其美感却可以通过播音员主持人及他们的再创作得以实现,具体表现为声形美、韵律美、意蕴美、风格美。  相似文献   

2.
朗诵艺术作为表演艺术的一种,承载着主体和对象的真情实感,是由它们共同参与产生的。朗诵者可以将静态的文字通过再创作,添加自身的情感和想象,以语言表现出来。声情并茂的朗诵会迸发艺术的生命力,创造出魅力四射的艺术形象,给听众展现出一副美好的情景,在各角度给听众以美的享受,所以朗诵就是听众和朗诵者共同审美的过程。本文主要从音乐美、意境美、情感美探析朗诵艺术带来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3.
陈丽 《新闻窗》2013,(2):15-15
关于新闻的定义,陆定一说它是"就近发生的事实报道",范长江说"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传播学理论说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布"等等。这些定义有一个共性:新闻是离不开事实的。真实是新闻的本质属性,真实美是新闻最本质的美。一、新闻的真实美谢逸溪在《新闻美学》中提到,新闻的真实美包括:要素美、细节美、真情美和整体美。简而言之,就是指新闻中的主体及客体人物必须真实,不能人为捏造或改编,新闻不像小说般可  相似文献   

4.
巩玉兰 《出版广角》2015,(14):62-63
在期刊封面设计中,视觉上的流动美能很大程度上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在期刊封面设计中,视觉上的流动美是由文字、色彩、图形图像以及固有的空间元素共同组成的.在设计过程中,文字是期刊封面设计的灵魂,图形、图像能够很好地增强封面视觉的流动性,色彩搭配能够强化期刊的视觉冲击力,而空间的视觉感受则能最直接地反映到读者的心理层面.期刊封面设计的元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缺一不可,从而产生了视觉上的流动美,使期刊具有了创造性和艺术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陈柳彤 《视听》2016,(11):59-60
本文以《起风了》为研究对象,从"风""飞机""樱花"等符号入手,通过对一系列符号元素的解读,揭示影片传达出的"求生""求美"寓意。"风"与"飞机"成为贯穿全篇的背景符,连接着"樱花""山茶花""银杏叶"等融合了美好与忧伤的符号,具有多重寓意。卡普罗尼是堀越二郎的镜像反应,引导其在金字塔世界的多层寓意下,对"木头"与"金属"代指的寓意做出求美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李二坤 《大观周刊》2012,(16):230-230
教学活动原本是智慧与情感融合在一起的、人类追求文明的活动。教学的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教学不能没有美。同时学生的发展不能没有美,美在和谐,本人多年一直探讨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美的艺术,研究如何让学生真正感受美。  相似文献   

7.
王丽 《新闻世界》2013,(7):27-28
【摘要】电视新闻能真实快捷、形象生动地反映客观现实,它的美是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的统一。电视新闻工作者在研究电视新闻规律的同时,也要研究它的美学规律,用自己的“新闻眼”去发现美、展示美、创造美。本文从内容美、形式美、节奏美、意境美四个方面分析了电视新闻美的内涵,以及如何实现电视新闻美,把现实生活中的美用画面充分展示出来,给观众以更多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8.
陈星彤 《大观周刊》2011,(44):125-125
现代越来越多的住宅设计非常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传统书法艺术作为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之一,常常在住宅设计中被作为直接或者间接的元素来使用。而中国的书法又有着数千年的历史,集儒、道、佛三家哲学文化于一身,蕴含了深邃的文明,并且有着极为丰富的艺术形式,因此,在住宅设计中,恰到好处的融入传统书法艺术,能对住宅环境的美起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白志鹏 《大观周刊》2013,(7):138-138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鉴赏和体验具有社会意义的人、物、景,激发学生的爱憎情感,就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通过阅读和写作让学生体会语文教学中自然美、社 会美、生活美、时代美、语文美。并且还要具体指导学生观察美、想象美、表达美,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心灵的和谐,切实在语文教学中构建学生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0.
唐代登高诗以感叹人生、忧时伤事为主要内容,感慨、感喟、感怀、感伤为情感基调。唐代文人普遍具有社会关怀、民生关怀,他们的诗作体现出古典诗歌的悲怆美、意境美、音律美,具有较高的艺术魅力及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1.
曹燕宁 《新闻界》2008,(1):159-160
会议报道的新写改变了旧写的窠臼,重视"实感"、"形式"、"细节",具有真情美、动态美、细节美、角度美,同时介绍新写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2.
表情美即表情语言美,包括眼势美(又分调控性眼势美、说明性眼势美)和面势美(又分常态面势美、变化面势美),它在交际活动中具有辅助传递信息、单独交流感情和强化有声语言三大功能。在流通服务中,对图书馆员眼势美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亲切、有神,面势美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友好、和谐。同时,运用表情美还要遵循目的性原则、配合性原则、真诚性原则和美感性原则。  相似文献   

13.
中央电视台著名化妆师徐晶将主持人形象塑造提炼为三个层面:形美、色美、韵美,给笔者以深刻的启发。在传媒业迅猛发展的今天,节目主持人造型不但代表着节目的形象,而且引导着时尚的风潮。仔细探究节目主持人的造型,我们发现,无论是追求端庄大方的新闻评论类主持人、或是追求个性华丽的综艺娱乐类主持人、还是追求清新自然的生活谈话类主持人,他们的造型都可以从形美与  相似文献   

14.
简洁不是简单。简单,有时意味着贫乏或单薄,甚至是可怜巴巴的寒酸。简洁也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朴素。简洁的洁,不仅有干净的意思,还包含着美的意味。因此,对比简单来说,简洁更多体现的是美,不是像唐朝美人那种臃肿肥胖的美,而是以干练的线条所勾勒出来的现代美。  相似文献   

15.
周鸿  孙子君 《新闻传播》2024,(3):115-117
我国美妆产品从先秦开始,经过漫长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美妆制作理论知识,形成了“脂”“泽”“粉”“黛”等完全不同于西方的美妆体系,但由于西方美妆产品的创新优势,全球美妆市场被欧美产品占领多数份额,国货美妆产品市场占有率一直在低位徘徊。不过,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传统文化也随之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在时代的碰撞中不断发扬、传承和创新,成为当下流行的文化元素和导向之一。INTO YOU,作为一个新锐国潮美妆品牌,将自己定位为“年轻、时尚、有态度”的新时代美妆时尚开拓者,立足国潮文化,深入挖掘消费者内在需求,进而快速成长破圈。该品牌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营销经验值得本土美妆品牌借鉴与思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画的"程式化"因素,是中国画的组成元素和表现形式,由它形成的"抽象美"因素,是中国画审美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历代文人画家所追求的目标.也是区别于西方写实绘画的一个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7.
每一个好版面,都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一般来说,一个好版面有诸多的美点,如结构美、布局美、主题美等,当然,反映人们视觉感官可直接感知的最初冲动是版面形式上的美点,但形式上的美点则蕴涵着编辑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趣,无不反映编辑深厚的文字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所谓最突出的美点,就是最显露的也最能引发人情感的形式美和内容美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18.
王芳 《大观周刊》2011,(38):161-161
大家知道,数学是我们的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她不但有智育的功能,也有其美育的功能。数学美深深地感染着人们的心灵,激起人们对她的欣赏。下面从几个方面来欣赏数学美。  相似文献   

19.
"耽美"作为我国亚文化的重要组成,丰富着文学、影视题材的同时影响着国内大众审美观念的演化。文章借梳理耽美文化借助网络等媒介在我国大陆的发展现状及现实影响,探讨耽美文化风行下当代大众审美的新特征,具体表现在男性审美理想的转变、对同性恋群体的逐渐认同等,并对这一过程中已有或可能产生的弊病提出规避式建议。  相似文献   

20.
罗丹说:“美到处都有,对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确,只要你留心观察,在图书馆的任何地方皆可发现美。这里不但环境美、书籍美,而且人更美,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有序,因此,我们说图书馆是读者心中美的圣殿。具体说来,图书馆具有建筑设计美、环境绿化美、装饰色彩美、阅读氛围美、文献内容美和馆员精神美等美的特质。●建筑设计美图书馆的造型设计往往都比较新颖别致,很多图书馆的馆舍构成一座城市或是一所高校的标志性建筑。如法国密特朗图书馆外形犹如四本打开的书,其地面部分亮丽通透而又高耸入云,这种空中伸展追求的就是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