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0年,本刊特别开设“名家讲堂”栏目,蛊邀印前专家殷幼芳、北京圣彩虹制版印刷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沈志伟、影天印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啸谷等行业资深技术专家,定期为“名家讲堂”栏目撰稿,对业界最为关注的印前技术、色彩管理、工作流程、远程打样、数码印刷等技术进行深入系统地报道,持续地向读者传递最新技术及动态,以名家的力量,推动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201O年,本刊特别开设“名家讲坛”栏目,盛邀业界技术专家定期撰稿,对业界最为关注的印前技术、色彩管理、工作流程、远程打样、数码印刷等技术进行深入系统的报道,持续地向读者传递最新技术及动态。上一期,北京圣彩虹制版印刷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沈志伟为我们探讨了“显示器色彩管理认证”。影天印业有限公司致力于艺术品高仿真复制技术的探索与研究,总经理陈啸谷在本期畅谈“艺术品高仿真复制的完美实现”的心得。  相似文献   

3.
色彩管理是一种将图像从源设备色彩空间转换到目标设备所支持的色彩空间的技术,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跨外设和操作平台的一致的色彩再现机制。现代色彩管理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彩色电子印前系统出现之初.色彩管理的概念已经被人们采用.但当时的彩色桌面印前系统相互之间不能兼容.要完成不同设备间的色彩传递相当复杂.需要采用多个独特的色彩转换程序才能实现,所以称其为传统的色彩管理技术。而在1993年.八大电脑及影像发展商成立了国际色彩联盟ICC.其目的是解决新产品间的色彩管理兼容问题。ICO将色彩管理系统建立于电脑操作系统之内.并利用色彩特性文件作为色彩转换的基础.任何输入和输出设备只要支持这种格式.它们之间就可以准确地进行色彩转换.这就是现代的色彩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4.
在印前制版整个管理控制链中,色彩管理处于中心地位,色彩是印前、印刷质量控制的核心,应有效地控制印前制版过程中颜色信息的准确转换和传递,色彩管理系统中一项重要技术就是屏幕校准与屏幕软打样,如何做到屏幕显示的颜色与印刷颜色的基本一致,一直是业内人士最关心,最感兴趣的一个课题,也是在实际生产中最烦心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5.
印前系统及印前工作流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印刷走向数字化的今天,印前已成为一个印刷企业相当重要的环节。印前系统的运行结果直接影响整个印刷工序的品质、交货周期以及总体成本。当今的印前系统已不同于原来传统的电分系统,对于准备引进,或准备在原有设备条件下进行技术更新的企业来说,如何获得一套可靠、先进、可扩展并且适用的系统和设备已非常重要,否则,投资极有可能失败或达不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6.
爱色丽将携印刷全流程色彩管理解决方案精彩亮相China Print2009,展示内容包括专业影像及印前设计,色彩管理,印刷生产过程控制,专业油墨配色解决方案.印刷车间现场质量控制,印刷机在线实时控制系统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色彩管理已成为业内谈论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在数字化的工作流程中。要想得到最佳的输出效果,工作流程中的每个设备都应保持色彩一致;在当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色彩管理已成为企业能否留住客户的关键因素。实施色彩管理,不仅能实现“所见即所得”,还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究竟国内现在的色彩管理应用处于什么阶段?在应用当中存在哪些问题?今后会怎样发展?本刊记者采访了几位业内专家,请他们从不同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以往业界每年都要对技术做一个年终总结,但是2002年的印前技术和经济发展甚微,因此我们把Drupa 2000以来,直到Drupa 2004的发展归纳起来,做一个简要的回顾。  相似文献   

9.
随着印前数字化流程的日益成熟和完善,目前商业印刷厂遇到的越来越多的都是电子文件和客户自己输出的数码打样。很多情况下,印刷厂按照自己的正常生产流程往往会出现印刷机不能追到客户数码样的状况。要想解决此类问题.就要从客户的电子文件入手.检查问题的所在,在印前制作和出版之前就应该进行色彩校正或者相关的色彩管理,使印刷追色有所保障。这里就将本人对印刷厂的一些色彩校正和色彩管理的方法和大家做简单交流。  相似文献   

10.
《电子出版》2000,(12):19-20
一、 前言在第九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的印前技术有了长足进展。但面对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究竟做些什么?对于硬件,受国力和技术的限制,取得很大的突破是有很大困难的,而不如直接利用别人的;但在软件方面我们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首先在软件方面没有落后之说,而且外国人的软件并不能很好的适合中国的国情,因此这方面有我们展示的天空,我们应该在这个领域尽情施展。二、 现状印前行业目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重要是以下几个方面:1、 印前行业有着丰富的信息资源,这些资源是很大的财富,目前本行业没有把这些资源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1.
色彩管理是企业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色彩管理不仅体现在数码打样环境,而且要贯穿从印前到印刷的整个流程,其中扫描环节的色彩管理更是影响后序质量的重要前提。我们公司对扫描环节的色彩管理给予足够重视.并掌握了一些技巧。  相似文献   

12.
《电子出版》2002,(6):45-45
印前将向何处发展?这已成为业内人士日益关注的问题。由于印前工作将文本和图像带进整个印刷工作流程之中,所以它起的作用和特殊功能对整个印刷过程极其重要,并深受新技术的影响。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如Internet、CD-ROM以及无线设备越来越多地接近人们的生活,印前服务供应商已不在单纯地为印刷环节做准备,同时也要为多种输出形式做准备。随着越来越多地对与设备无关的内容资源进行管理,有时甚至觉得“印前”一词已不那么贴切了,也许  相似文献   

13.
图书装帧设计的印前色彩控制是一项复杂和程序性较强的工作 ,也是装帧设计工作中的一个难点和重点 ,直接关系到设计方案的后期印刷实现和还原。在具体印前实践工作中 ,对各相关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控 ,能使装帧设计中的印前色彩控制达到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图书编目工作性质及编目员须具备较强业务技能和渊博知识情况的分析,结合印前编目强调及时编目的特性,指出印前编目知识共享的必要性;分析印前编目网络编目系统为知识共享提供的便利条件;详细论述印前编目知识共享的类型:背景知识、学科体系知识、业务知识和影响编目的综合知识;最后,探讨印前编目知识共享的方法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四、设备的颜色特征文件(Profile)是什么?在色彩管理技术中,颜色特征文件(Profile)是十分关键的内容。它的产生、存贮、选用和传递是色彩管理不可或缺的。我们知道在呈现和传递颜色时,各种不同的设备、材料和工艺流程会表现出各不相同的特性。在色彩管理中,必须将一种设备上呈现的颜色,高保真地呈现在另一种设备上。要求”设备不同而呈现颜色相同”。这就必须了解色彩在各种设备的颜色呈现特点实际上由于已经选定了设备无关的颜色空间,设备的颜色特征就表现为:某种设备对颜色的描述数值与设备无关的色度数值之间的…  相似文献   

16.
人在职场     
1.您在印刷业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现在您从事的工作是什么?我1995年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印刷技术专业,同年分配至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法合资CMB(嘉多宝)包装有限公司印刷部.从事印刷机操作,进行实际生产工作。后来从事印前技术工作多年.现在在北京高术科技集团产品部负责色彩管理技术工作。  相似文献   

17.
“光环”系统的开放型结构及其在工厂的应用梁泽环,李荣一、彩色电子印前系统的“开放型”结构近年来,彩色电子印前系统如雨后春笋,一时之间使得用户眼花缭乱。一方面,它说明我国彩色印刷事业跟着计算机事业同步地迅速发展,一场彩色革命不可避免地来临,这是好事。另...  相似文献   

18.
在印前出版系统中扫描仪一般是安装在一台微机上的,当安装有扫描仪的微机正在进行其他印前处理工作时,就无法进行图片的扫描了,如果能够实现多台微机共享扫描仪,将会大大提高系统的使用效率。随着网络技术在印前出版系统中的普及推广,扫描仪实现共享也是必须考虑到的问题。在印前出版网络系统中共享扫描仪可以为印前图像处理提供很大的便利,特别是网络系统规模比较大.图像处  相似文献   

19.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印前处理中色彩工艺流程正在往数字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利用本文介绍的软打样技术将节省时间、费用和由于减少材料和运输而减少环境的冲击。然而,在不同的领域中应用软打样技术会有些不同。例如,报纸和商业印刷有不同的需要,因此利用软打样技术的方法也不同。自从液晶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价格的下降,许多专业人士开始考虑使用液晶显示器。本论文探讨了在报纸工业中利用液晶显示屏进行软打样的可能,并给出了如何取得最佳和最稳定的软打样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由苹果电脑公司主办,并得到业内重要厂商(如Adobe、惠普和格灵达公司)支持的色彩管理讲座,邀请到美国著名的色彩管理专家Kevin O’Connor先生,详尽讲解色彩管理的各流程环节,并将把色彩管理的应用方法介绍给用户。相信用户通过参加这样的讲座,一定会有所收获。本刊在讲座举办前先刊登Kevin O’Connor先生发言的部分内容,令读者先睹为快,余下内容将陆续在后几期“印前工怍室”中刊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