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一些条件繁杂或比较抽象的物理问题,若直接应用物理概念或规律进行单一分析推理或计算,往往很难找到解题思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先根据题设条件或相应的物理规律作出可能合理的假设,然后根据题设条件和相应的物理规律进行科学的分析推理或计算,验证假设的谬误.若作出的假设符合题意或遵循相应的物理规律,则说明该假设是正确的,否则就要排除这一假设,再根据题设条件或物理规律重新作出可能合理的假设,再次进行验  相似文献   

2.
针对一些条件繁杂或比较抽象的物理问题,若直接应用物理概念或规律进行单一的分析推理或计算,往往很难找到解题思路.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可以先根据题设条件或相应的物理规律作出可能合理的假设,然后根  相似文献   

3.
<正>假设推理法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根据物理过程,灵活运用规律,大胆假设,突破思维方法上的局限,使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1.假设条件巧解力学题分析研究物理问题时,对研究对象假设一定条件,然后通过对这个假设条件下得到的结果与题设条件对照比较。或者根据假设条件下所得结果,推出题设条件的结论,从而比较方便地使问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4.
【训练办法】 回答难答的提问的办法一般有五种:①以子之矛,攻子之盾;②实问虚答,不留把柄;③顺势踢回,让对方自讨苦吃;④诱敌(对方)深入,请君入瓮;⑤模糊其辞,皆大欢喜。 下面有几道训练题,由一个同学用普通话朗读,一道题目,可重复一遍。参加训练的同学每听讲完一道题,思考3分钟左右,分别用纸条写出答案,依次照纸条用普通话说出来,再对照参考答案,比较哪一种回答最好,然后听答第二小题。这样  相似文献   

5.
汪建军 《物理教学》2023,(8):50-52+57
借助GeoGebra软件研究了2023年1月浙江物理选考第19题题设磁场的分布特点,回答了“旋转线框产生的磁场在y轴上的任意位置都满足题设的分布规律吗?”的复杂问题,并得出了题设近似需满足的条件,展示了巧借软件工具、研究解释复杂问题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和教师构建清晰的物理图景,提高对类似问题的解决能力。  相似文献   

6.
知识应用类试题以现实生活、高新技术或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素材,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生产中的有关现象联系起来,其特点是:①题设实际情境来自生活或生产中的物理问题;②试题展现的物理情境离不开课本知识,但又不局限在课本以内;③学生能够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7.
分析研究物理问题时,对研究对象假设一定条件,然后通过对这个假设条件下得到的结果与题设条件对照比较,或者根据假设条件下所得结果推出题设条件的结论,从而比较方便地使问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8.
正一、物理综合题及其解题策略概述"综合题"的定义或者说概念,不同场合各不相同,难于划一.本文所称"物理综合题"指题述内容(题面)或解题过程牵涉到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物理知识元(PKC)或物理信息节(PIS)(包括物理理论、非公式规律、公式、定型数据等四种表现形式)的一种高中物理题型.其本身按解题运作方式等标准又可分为选择题、填充题、计算题、是非题、实验(操作)题等若干种类型.与单一题相比较,笔者认为综合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①题面(题述)一般较长;②题涉物理量及其他类量较多;③往往存在隐含条件(包括隐含关系和隐含量二类);④一般地  相似文献   

9.
物理中的归纳法就是依据题设条件,分析数据规律或分析物理现象的共同特征和不同特征,通过综合、概括,提炼出物理规律或结论的思想方法。主要适用于某些实验题和现象分析的选择题的解答。  相似文献   

10.
有些同学做物理作业时一碰上说明题就傻了眼 ,做得不是太简单 ,就是很繁琐 ;不是“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 ,就是长篇大论没有中心。现在以惯性问题为例和同学们谈谈怎样做说明题。问 :跑步的人为什么会向前摔倒 ?答 :由于惯性。问 :刚学滑冰的人为什么会向后摔倒 ?答 :由于惯性。问 :为什么两次摔倒的姿势不一样 ?答 :……不少同学答不出来了 ,有的同学虽然知道摔倒的原因 ,但不知道人在摔倒的全过程中运动情况是怎样变化的 ,对惯性这个概念理解不深刻 ,也不会用文字来表达。这类题应该怎样做呢 ?一般来说要讲清三个步骤 :( 1 )物体原来的…  相似文献   

11.
排除法解题     
排除法指的是根据题设的条件,利用相关的物理知识对题目进行分析,将与题意相违背,与已知条件无关的答案或选项逐一排除,最后确定正确答案的解题方法.运用排除法解题时,要求:(1)熟悉物理现象,对物理概念和规律要正确理解,对测量仪表使用十分熟练,并能进行恰当的归纳、分析;(2)慎重对待题目给出的条件,根据题干的要求,正确理解命题的意图;(3)对题中模棱两可的说法,要学会从多方面判断或从不同角度思考与推敲,比如在定性分析思考的同时,结合定量计算进行验证等.正确掌握排除法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它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技巧.如何正确地掌握和使用这种方法,本文通过两种题型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2.
例说开放题     
物理开放题是指题设条件不确定、求解问题不指明、解答方法不唯一、答案形式多样化的题目.求解开放性问题,要灵活运用物理知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进行分析、推理、比较、联想,结合概念、规律、现象、状态、情境、图形或图象等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13.
一、熟悉用语规律,掌握用语原则,巧解情景对话题情景对话有特定的使用场合,而特定的使用场合又有特定的用语规律,因此熟悉对话角度及用语规律可以巧解情景对话题。中考英语情景对话常见角度有:问是否介意及回答,祝贺及回答,介绍及回答,表扬及回答,道歉及回答,求购及回答,求助及回答等,熟悉这些角度的用语规律非常有利于解答情景对话题。例1:—Wouldyoumindmyopeningthewindow芽—.A.Certainly熏dopleaseB.Ofcourse熏openitC.NotatallD.No熏don’tdoit分析:选C。甲方问乙方是否介意时,乙方若不介意,应用Ofcourse/Certainlynot.或Notata…  相似文献   

14.
电路计算中包含物理概念及规律等大量信息,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学生通过对电路计算的解读,能够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电路计算在中考备受青睐,现选几个典型试题谈四个妙招.第一招根据题设,逐步分析根据题设条件,结合有关物理知识,依据题意的层次结构,  相似文献   

15.
对2023年高考物理海南卷第8题进行分析,总结特定情形下求解两个电荷量之比的计算公式;改换原高考题目题设的部分条件,得到多个与原高考题目背景材料相似的不同变式,结合相关物理公式,分别采用几何法和解析法对各变式问题进行分析求解,说明数理结合思想在解决相关物理问题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明确要求:"物理规律常用数学公式和图像来表示,要引导学生理解公式和图像的物理意义."高考考试说明中,对应用图像表示及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方面,也指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和分析". 近几年的全国高考物理试题,每年都有对物理图像的考查题,而且图像题在高考题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7.
由 于 学 生 对 等 差 数 列 的 认 识主要 体 现 在 通 项 公 式 和 前n项 和 公式 上 , 因 此 他 们 在 解 答 等 差 数 列的 有 关 问 题 时 , 通 常 都 是 根 据 等差数 列 的 通 项 公 式 和 前n项 和 公 式去 寻 找 等 差 数 列 的 首 项 和 公 差 ,然后 再 通 过 通 项 公 式 或 前n项 和 公式去 解答 有 关具 体的 问 题. 例 如 : 在 等 差 数 列 中 , 已 知S10=100,S100=10,求S110的 值. 解 : 设 等 差 数 列 的 首 项 为 a1, 公差 为d,则 依 题意 得:S10=10a1+10×9d =100 ① 2S100=100a1+100×99d …  相似文献   

18.
解题即根据习题已给的数据条件,依据相关物理规律得出结果.文中就各类题设相关数据条件作一归类分析.  相似文献   

19.
<正>解答存在性问题的策略:一般从存在的方面入手,辅以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和分类讨论思想等进行计算、推理,对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验证,寻求结论成立的条件.若能找到这个条件(与题设、定理、公理相吻合),则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即存在成立;若找不到这个条件或找到的条件与题设矛盾,则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即结论不存在.这个探求结论的过程可以概括为假设——推证——定论,从而对"是否存在"做出准确判定  相似文献   

20.
1.[问]在“Who's that?”一句中,能将that改成he或she吗?这种句型常用于什么场合? [答]Who's that?中的that能否换成he或she需看具体情况。一般来说,在以下场合不可改用: ①当你向第三者打听或询问你不认识的另一个人时,通常要说Who's that?,回答时仍用that。如: ——Who's that?那是谁? ——That's my sister.那是我的姐姐。②当你听到有人敲门,问他是谁时要说Who'sthat?或Who's it?,回答时主语用it。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