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前体育专业学生就业面存在宽与窄的矛盾。体育专业学生就业面宽表现在:体育需求面宽、体育项目发展面宽、体育产业发展面宽;体育专业学生就业面窄表现在:体育专业项目适用性窄、体育专业人才社会体育适应性窄、社会体育需要与体育专业对应性窄。为此,文章提出体育专业学生就业拓展的路径:宏观上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微观上鼓励体育专业学生积极创业;加强高校体育专业与社会体育需求对接。  相似文献   

2.
李居超 《成才之路》2011,(34):41-41
《初中体育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培养。"本文从激发体育弱项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体育弱项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体育弱项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体育弱项学生改进教学的组织形式等方面,探究促进体育弱项学生个性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终身体育?我国体育理论专家认为: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相关教育,即在人的一生中实施体育。根据以上观点,体育将持续人的一生,它将是学前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等构成的终身体育的全过程。因此,学校体育教育过程将成为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国家教育司曲宗湖就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出“:学校体育要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增强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4.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开展大课间"阳光体育"教学活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效激发学生对学习体育的兴趣,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之中,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增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教学活动,可使学生对体育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有效提高初中体育教育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学校体育教育是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体育教学必须重视学生学校体育与将来社会需要的衔接问题。而要解决好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这种衔接,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则是关键。笔者就影响中学生体育能力的主要因素及能力培养问题和同仁们商榷,敬请斧正。一、自我锻炼能力是构成体育能力的基础,是实现终身体育的前提条件1.1认识能力。即学生对体育的作用、意义和有关体育知识、运动技术的了解、掌握程度。它是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思想基础,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与行为。要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能力,必须首先使学生明确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6.
作为学生必修课程之一,体育教育传授学生体育基本知识,指导体育专业技术和技能,帮助学生培养自身的运动能力、锻炼习惯以及勇敢顽强进取的精神,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然而培养学生体育能力是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体育教育过程中会面临众多不稳定因素,加之需要学校、体育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灵活性较强,因此学生体育能力培养难度较大。本文主要分析体育教育在学生体育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及作用,探究学生体育能力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体育是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学生能否在其今后的学习中养成体育习惯对学生学习体育有较大的影响。体育教学从运动项目战技教学和学生的情感体验入手,思想与体育教材基本一致,是一种在体育教学环境下传授给学生体育知识,让学生远离运动技术和实际运动方法的教学方法。体育教学具有身体运动性、健身性、娱乐性、非阶梯性等特点,是一种优质的教学方法,实验证明,体育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体育学习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8.
于志超 《考试周刊》2013,(54):119-119
<正>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即在人的一生中实施体育。体育将持续人的一生,它是学前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等体育教育层次构成终身体育的教育全过程。学校体育要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而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生的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  相似文献   

9.
体育课程一直是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体育技能、培养终身运动意识、激发学生运动积极性的重要教学形式,而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安全意识不强、体育基础知识与能力薄弱等原因,使小学体育专业教学面临更多的教学困难,因此老师应该积极尝试利用体育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融入体育教学过程中来,才能真正做好小学体育教学活动,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
在体育活动已成为人们主要生活内容之一的背景下,以注重学生体育素质为中心,探讨培养学生从事体育活动能力的因素,即:体育价值观与体育态度的养成、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体育习惯的养成,这些因素对学生终身体育与健康体育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从现象学视角来看,体育教学就是师生、生生的真实相遇。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用面向事物本真的现象学态度来研究学生、体育和教学,回归学生体育生命实践活动;从学生的兴趣点、能力点和发展点出发,实现体育教学与学生经验的沟通,与学生学练水平的相通,与学生体育学习目标的融通,不断丰富、拓展体育学科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忽视培养学生对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及养成锻炼的习惯就不可能奠定学生终生体育的基础,故而学校体育改革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三基,培养学生体育能力,而且应把体育和课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强调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兴趣不能离开具体的对象,在体育教学中培养从事体育活动者的兴趣、爱好、选择与确定体育活动内容十分重要。要不断挖掘体育教学的潜能,使其获得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3.
学生体育社团是学生校园课余生活的主要活动舞台,一个学校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的好坏体现出学校学生群体运动的水平,同时也能体现出学生体育教育的影响大小。本文通过对学生体育社团与社区体育相结合的研究,为进一步加强对新形势下学生参与社区体育社团的管理,发挥学生体育社团在社区体育中的作用,促进学校、社区体育工作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体育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体育课程、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动力,体育价值观是决定其体育动机和行为的心理基础。充分了解、激发和挖掘学生体育学习的动机,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玉忠 《考试周刊》2013,(19):112-11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体育兴趣、体育习惯及参与意识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体育锻炼的前提。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重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能,有效地增强体质。  相似文献   

16.
体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学校体育课程不仅可以丰富和完善学生的校内外体育生活,而且还可以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终身体育的基础。目前,我国学校体育体制建设不健全、体育师资建设不合理、体  相似文献   

17.
增强身体素质,培养体育意识是体育教学的根本目标。体育教学除了体现在技术上指导学生完成一系列的动作要领外,还应让学生在运动中感受到健康的重要性,健康的体魄是在未来用于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根本。培养学生终身的体育意识是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学校在体育教学中要深入贯彻学生终身体育这一理念。体育教育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体育教育过程,学生学习与掌握系统的体育科学知识技能和科学锻炼身体的原理与方法,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增强体质;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山西省六所具有代表性高校的体育院系学生体育保险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山西省没有针对体育院系学生的体育保险(全国均没有);半数以上学生认为有必要设立体育保险并愿意通过校方向保险公司投保;学生希望的投保形式是国家、学校、个人三方出资,保费控制在50元/年以下;制约体育院系学生体育保险的关键因素是保险公司能否盈利;体育院系学生体育保险前景看好。基于此提出如下建议:建立高校体育院系体育保险市场,培养既懂体育风险,又懂保险业务的专门体育保险人才,催生行业成熟。  相似文献   

19.
建立学生课外体育俱乐部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要发展职业学校学生的体育特长,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同时发挥体育的功效,关键是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提高的平台。那么,如何搭建适合中职学校学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平台,并依托这个平台培养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提高学生的体育专项技术水平和发挥体育的特殊功效呢?本文就这个问题,以广州市轻工高级技工学校为个案,对建立学生课外体育俱乐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快乐体育是指从学生的情感入手,锻炼学生身体,塑造学生人格,满足学生终身体育和个人发展的需求,培养学生良好体育习惯的一种教育方法。快乐体育强调的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时要有愉快的心态、饱满的情绪以及个性的和谐发展,它是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手段。实施快乐体育,让学生真正爱上体育活动,积极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享受体育所带来的身心上的愉悦,增强学生体质,陶冶学生性情,让体育形成学生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