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海政 《图书馆工作》2006,(3):64-64,F0003
2006年6月17日一7月2日我有幸随中国图书馆学会代表团一行赴美参加2005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年会,并顺访了美国图书馆。访美期间除参加ALA(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2005年年会之外.还分别参观了若干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半个月的时间,所见所闻,不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从中也受到很多启示,收获很大。比较两国图书馆的发展,我深感除了两国国情不同,经济发展差距较大之外,社会各界对图书馆的认识、政府对图书馆的投入机制、图书馆在管理理念及服务方面,的确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及学习东西。其中政府对公共图书馆的投入管理机制,我认为非常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林慧玲 《图书馆论坛》2005,25(2):216-217
自1987年司法学校毕业留校,我从事图书馆工作至今整整17年了,从当时的无奈接受到现在的无限热爱,心理活动也经过整整17年了。从青春少女到现在中年妇女,我把我的青春热血,理想和信念都洒在图书馆这片热土上,但作为这所学校的历史见证人,我得到的回报很多很多,感悟的东西也很多很多。  相似文献   

3.
王桂云 《图书馆论坛》2005,25(4):208-209
看了《图书馆论坛》从业抒怀栏目,给了我很多启迪,那一篇篇动人的故事打动着我,激励着我,不由地使我提笔撰写自己25年来在图书馆这块神奇的沃土里的成长与变化,以一篇水平不高的文章,感叹25年来一位普通图书馆工作者的从业情怀。  相似文献   

4.
我与图书馆结缘33载李建标(广州图书馆)六十年代初,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广州著名的高等学府华南工学院图书馆从事专业工作,从此,我便与图书馆结下了不解之缘。回想起来,时间过得飞快,弹指间我已在两个图书馆度过了三十三个寒暑;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也已由一个血...  相似文献   

5.
我与图书馆     
白国应 《图书馆界》2006,(1):68-70,39
七、我的业务辅导活动 我从1959年起,就担任起对中国科学院各地区图书馆和研究所图书馆工作进行业务辅导的责任。在我中心先后参加这项工作的同志有:赵继生、佟曾功、赵燕生、彭桂源、李申、范文津、史警监、杨淑田、白国应、陈吉华、陈善良、张国屏、许儒敬、王志梅、徐引篪、周士虎、周文磊、陶宗宝、陈胜芳等。整个过程,约可分为五个阶段。1950年至1955年是第~阶段,这个时期中,由于院图书馆对分院和研究院图书馆(室)是业务领导关系,除了指导业务,培养干部外,还代为采购图书和办理国际书刊交换。1956年至1958年是第二阶段,在这个时期中,院图书馆正处于大发展阶段,工作非常忙碌,各地分院图书馆和研究所图书馆也大量建立,院图书馆对他们已经无法直接领导,经院部指示,改为业务指导关系,只设专人负责与各馆联系。1959年至1965年是第三阶段。在这个时期中,新的分院图书馆及研究所图书馆纷纷成立,全院图书馆数量迅速发展到200多个,工作人员生手较多,迫切需要院图书馆在业务上进行辅导,为了加强这项工作,我馆成立了研究辅导组,史锚任组长,我任副组长,开展了很多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6.
我对图书馆的感情从儿时起就产生了。我的父亲在图书馆工作,可以说我从小就是在图书馆中长大的,既受父亲的影响,也受图书馆氛围的熏陶,一直对这里怀有一份亲切感。因此经常想,自己将来也要做一名图书馆馆员。后来这一愿望真的实现了。参加工作至今,屈指算来已整整26年。26年的时间,说长也长,因为它毕竟在我的人生经历中占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把自己的青春热血都献给了图书馆事业;说短也短,因为和图书馆的老馆员比,在工作时间和经验上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在逝去的岁月里,我对图书管理工作的认识,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虽产生过疑虑、忧思,但最终自己还是认同了这一工作的神圣性和重要性,与图书管理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7.
今年“十·一”过后,王盛茂同志把拟出版的《书海漫游》书稿放在我面前,请我阅读、批评,并为之写序。我欣然接受了他的请求。看完了书稿后,为他不顾多病在身,毅然整理二十七万多字书稿的勤奋精神所感动。这书稿勾起了我很多的回忆.往事历历在目。 我和盛茂同志是在1970,1971年先后调入黑龙江省图书馆的,又先后进入黑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黑龙江省的图书馆事业把我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直到盛茂同志1996年退休,共事25年,可算是老同志、老明友了。他书中的文章我都熟悉,也很亲切。因为,很多工作都是一起做的. 我…  相似文献   

8.
忆汪长炳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长炳老师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奋斗一生,业绩颇多,称赞歌颂他的文章也很多,我说一点我亲身的感受,缅怀老师的辛勤培育,终身难忘。  相似文献   

9.
中国应当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加图书馆国际大家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世伟 《图书馆》1996,(6):13-13,34
中国应当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加图书馆国际大家庭王世伟〔编者按〕北京国际图联大会后我刊约请我国图书馆界专家、学者笔谈与会感受,已陆续收到约稿,本期先刊出王世伟先生的文章,其余各篇将陆续刊出。第62届国际图联大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有很多感触,其中有一...  相似文献   

10.
谭永钦 《图书馆论坛》2003,23(3):137-138
《图书馆论坛》杂志的从业抒怀栏目向我们介绍了很多图书馆界老前辈辛勤耕耘 ,默默奉献的事迹 ,让我备受感动。与他们相比我是一个新人 ,我加入图书馆工作才九个多月的时间 ,对图书馆的工作才刚刚勉强入门。在这些老前辈精神的鼓舞下 ,我梳理一下自己的感情 ,进一步调整自己的心态 ,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图书馆员。2 0 0 2年 6月 ,我从华中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毕业 ,获得了农学硕士学位。学校为了加强图书馆的建设 ,需要懂农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而我因为先生已经留校任教 ,考虑到要照顾家庭 ,支持先生的工作 ,我选…  相似文献   

11.
郑立琴 《图书馆论坛》2006,26(5):241-243
为了一种图书馆情结,我这样奉献我的青春,这样度过我的岁月…… 1991年大学毕业时,全校有3个留校名额:学院学生办公室、新专业实验室、图书馆。我选择了图书馆。当时选择这个职业的直接原因是,我曾是图书馆首届学生民管会成员,深爱着里面众多的书籍和幽静的环境。有同学断言:“如果一直在图书馆工作的话,所有同学中,你将是最穷的”。没想到图书馆工作,一千就是十几年,并将成为我的终身职业。在当今社会一辈子只干一种清贫职业的人不算多,如果对图书馆没有深厚的爱恋是难以做到的。图书馆工作的酸甜苦辣、矛盾困惑都融入了这短暂而漫长的悠悠岁月。  相似文献   

12.
去年春天,我在美国夏威夷大学作访问学者期间,顺便调查走访了当地的几所中学图书馆,所见所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比我国的中学图书馆,我感觉他们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3.
方桂英 《图书馆论坛》2005,25(4):207-207,184
转眼间我在图书馆工作了二十四个春秋。回首往事,虽然有苦但更多的是甜,因为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为社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而且我热爱图书馆工作,有什么比于自己喜欢的工作更高兴呢?  相似文献   

14.
<正>尊敬的陈馆长,尊敬的各位同道,大家好!非常荣幸给我这个分享的机会,也非常感谢刚才给我颁了一个奖,这是我退休5年来第一次获奖,也是第一次重新站在这个讲台上讲话。非常感谢刚才肖自力秘书长讲的那些历史,高校图工委的工作我参与过,2005年以北京大学主管图书馆的副校长的职务出任高校图工委主任,向图书馆界各位同道学习到很多,这是心里话。  相似文献   

15.
二月六日,沪溪县图书馆就八三年图书馆工作如何开创新局面问题召开了有工人、农民、干部、教师、战士、退休人员参加的读者座谈会,还邀请了县科委、一中、县工会等单位的图书室管理员与会。会上讨论了八三年图书馆工作计划,并且对我馆过去一年的工作提出了很多批评意见,同时对我馆在经费少、人员少、场地少的情况下,如何开创八三年图书馆工作新局面发表了很多有价值的见解,县委宣传部的负责同志对我馆工  相似文献   

16.
正日前,三联韬奋书店尝试"通宵不打烊",让很多人又开始关注传统纸质阅读。鉴于数字阅读已成为很多人的日常阅读方式,实体书店、图书馆都在竭尽全力,应对阅读格局的新变化,内蒙古图书馆"全民阅读,我的阅读,我做主"理念的尝试就为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打开了一扇窗。内蒙古图书馆近日实行"彩云服务计划"新模式的初试水——"全民阅读,我的阅读,我做主"活动。活动当日,凡持有内蒙古图书馆读者证的读者,可从内蒙古新华书店的新书中任意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籍进行外借,只需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办理简单的借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是图书馆工作现代化与科学化的标志。我国的图书馆管理制度要怎样改革!我认为首先必须搞清图书馆管理制度的现状。在过去的几年中,很多图书馆完善了管理制度,但也还有很大差距。原因可大致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8.
Cornell大学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方式--MyLibrary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MyLibrary(我的图书馆)是康奈尔大学图书馆为本校学生、教工提供个性化服务的一个系统,由两部分组成。其中MyLinks(我的链接)用于为用户搜集、整理数据,MyUpdates(我的更新)为研究者提供最新资源。本文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了MyLibrary(我的图书馆)的功能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胡茂凤 《图书馆论坛》2006,26(4):240-243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转眼间,我在图书馆已度过了三十几个春秋。1973年的秋季,我走进了中学时期的母校的图书馆,成为图书馆的一员。三十年来,我以自己牢固的图书馆员职业思想,默默地耕耘在这片土地上。虽无辉煌的业绩,但也为自己在这片土地上奉献的绵薄之力能受到读者的好评和社会的认可而感到由衷的欣慰。  相似文献   

20.
说到与图书馆的情缘,人们自然想到名人和图书馆,那里有马克思的足迹,有列宁的精辟论述,有毛泽东的身影,有钱学森的感慨,而自己是一介平民,能有什么可讲呢。然而,在我学习、工作的50多年的时间里,我与图书馆的情缘经历了有情、真情、深情和痴情四个阶段。也许是上苍的安排,也许是命里注定,在我一生工作的几十年中,竟有1/3还多的时间做了图书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