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一、碱集料反应的类型及发生条件: 1.1 碱集料反应的类型: 混凝土中碱集料反应有两种类型:碱-硅酸反应(Alkali-sklica reaction,ASR),和碱-碳酸盐反应(Alkali—carbonateriaction,ACR)。碱-硅酸反应是混凝土粗集料中含有非晶质的活性二氧化硅(SiO_2),水泥中存在的碱性氧化物(Na_2O、K_2O)或可以由其它途径得到碱(碱含量大于0.6%),在潮湿的环境中水泥浆中的碱性氧化物水解后生成的氢氧化纳、氢氧化钾与集料中的活性二氧化硅反应,在集料表面生成碱-硅酸凝胶体,这种胶休物质遇水膨胀后引起混凝土破坏;碱-碳酸盐反应是水泥中的碱与粗集料中的白云石之间在水的作用下反应,体积也会膨胀,使混凝土开裂,与碱-硅酸反应不同的是,碱-碳酸盐反应继续  相似文献   

2.
混凝土在凝结硬化的过程中会产生体积收缩,从而导致混凝土开裂、结构变形,使得构件承载能力和耐久年限大幅度降低。同时混凝土结构中还存在来自水泥或环境中的碱与集料中的矿物成分发生碱—骨料反应,致使混凝土膨胀开裂,也会影响混凝土的承载和耐久性能。这一"缩"一"胀"均成为影响混凝土的不利因素。因此,应探索将这两种不利因素统一起来,为此我们设计利用碱—碳酸盐集料产生膨胀的原理来补偿(或部分补偿)混凝土的收缩。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沈佳燕  施韬  杨杨 《科技通报》2012,28(5):120-124,129
碱-硅酸反应(ASR)和硫酸盐侵蚀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两个重要因素。目前,对于单一因素作用下混凝土劣化过程的研究已有诸多报道,但关于混凝土在碱-硅酸反应和硫酸盐侵蚀复合作用下的损伤失效过程及机理研究却很少。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在碱-硅酸反应和硫酸盐侵蚀方面的研究现状,主要阐述了它们各自的膨胀机理和抑制措施。在对Grattan等人试验中得到的膨胀数据、X射线衍射图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图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混凝土在这两种因素复合作用下可能出现的膨胀值变化和强度变化,并提出有效的抑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混凝土结构中,如果出现碱-集料反应和含有卤素离子造成的侵蚀,就经常会引起一些包括钢筋锈胀等情况在内的损坏,如果混凝土桥梁出现了这种情况,就被称为混凝土桥梁碱蚀。结合实际情况,对碱蚀的成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高强度混凝土设计中,由于水泥用量较大,总碱量较高,常在集料中反应易引起工程结构破坏。因此,在设计和施工中注意碱一柴料反应,对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桥梁碱蚀可以理解为是碱一集料所产生的反应和相应离子的侵蚀因素,从而引起其它因素所带来的损害。对此,主要针对该情况的出现做出合理的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供以参考。  相似文献   

7.
硅酸盐水泥在实际使用环境中常常面临复杂的外界服役环境,地下的众多离子均会影响水泥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其中NH4+离子广泛存在于化工厂、下水管道等附近的混凝土设施中,硅酸盐水泥的性能也会因此发生变化.文章基于化学热力学方程对硅酸盐水泥中Ca2+离子在NH4+溶解的中浓度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并通过EDTA滴定法测定硅酸盐水泥中Ca2+离子在NH4+离子中溶解的实际浓度.结果 表明NH4+离子溶解水泥硬化体时,水泥硬化体中Ca2+离子的溶解浓度与溶液中的NH4+离子浓度存在一定关系,即硅酸盐水泥中Ca2+的浓度与NH4+离子浓度的对数函数成正比关系,并通过实验验证该函数的适用性.在该过程中发现随着NH4+离子的浓度增加,水泥硬化体中的水化形成的Ca(OH)2和未水化的硅酸三钙与硅酸二钙等均发生溶解.基于上述数据研究了水泥硬化体不同NH4+离子的浓度下的溶解机理.  相似文献   

8.
以塔克拉玛干沙漠风积砂为例,利用多尺度微观结构测试技术,重点测定了风积砂中石英、硅酸盐矿物和碳酸盐矿物的形态与粒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塔克拉玛干沙漠风积砂颗粒形态多样,粒脊磨圆程度以次棱为主,碳酸盐矿物颗粒磨圆度较好,硅酸盐次之,石英颗粒磨圆度较差。②样品中石英(20.72%)、硅酸盐矿物(28.28%)和碳酸盐矿物(42.24%)之间存在着镶嵌、包裹、咬合现象;经发现部分硅酸盐矿物以针片状形式存在。③3种矿物的粒度分布曲线都存在明显的峰值。初步认为矿物粒度分布曲线不同的峰值数目及峰值区间大小对矿物的风化程度、源区的气候特征等具有一定指示意义;多尺度微观结构分析技术可以有效地表征风积砂中矿物形态与粒度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9.
何成  陈建 《内江科技》2013,(6):80-81
正硅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缩合反应得到聚硅酸乙酯,当加入盐酸量为0.1%、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3h时,制备的聚硅酸乙酯粘度适中,成膜性能好,适宜用作涂料。颜填料加入量为20%时,涂料不易开裂,性能最好。加入20%的聚氨酯对聚硅酸乙酯进行改性处理,聚硅酸乙酯改性涂料的成膜性能、附着力、耐水性和耐酸性都有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青海省海西地区许多水泥混凝土桥梁,在刚施工结束不久或已经完工的工程经过多年的使用,在比较潮湿部位,我们会发现在这些桥梁水泥混凝土表面有—层白色的象霜一样的东西,这种现象说明水泥混凝土受到了侵蚀,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海西地区属于盐碱地带,水泥混凝土发生碱,集料的反应和卤离子的侵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以粒化高炉矿渣、粉煤灰为原材料,通过碱性激发剂激发原材料的活性,在常温下制备矿渣-粉煤灰基碱激发胶凝材料。碱激发剂分为两种体系,一种是氢氧化钠+碳酸盐体系;另一种是P·O52.5水泥+氯盐体系。研究了萘系高效减水剂、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木质素磺酸钙、三聚氰胺型减水剂和脂肪族高效减水剂等五种减水剂与矿渣-粉煤灰基碱激发胶凝材料的适应性,分析减水剂对矿渣-粉煤灰基碱激发胶凝材料净浆流动度的影响。试验得出以氢氧化钠+碳酸盐体系为激发剂制备的矿渣-粉煤灰基碱激发胶凝材料,萘系减水剂对其流动度提高最大,最佳掺量为粒化高炉矿渣与粉煤灰用量的1.0%;以P·O52.5水泥+氯盐体系为激发剂制备的矿渣-粉煤灰基碱激发胶凝材料,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对其流动度提高最大,最佳掺量为粒化高炉矿渣与粉煤灰用量的0.5%。  相似文献   

12.
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梁的耐久性受水的影响极大,多数对混凝土和钢筋的侵蚀作用,如混凝土碳化、氯离子侵蚀、碱-集料反应、冻融循环破坏、钢筋锈蚀等都需要有水作介质,所以在桥梁的设计和施工中做好桥梁的防排水工作非常重要。笔者实地走访观测了某高速公路桥梁的外观情况,分析总结了桥梁防排水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若干改进措施;同时总结了公路桥梁经常采用的几种桥面防水层材料,比较了各自的物理化学特性、施工方法、使用性能、适用范围等。本文对桥梁的防排水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现浇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由于混凝土中水分的挥发、水泥水化反应、温度变化等原因,都会导致混凝土的体积收缩。体积收缩以及由体积收缩引起的裂缝对混凝土自身的承载能力、工作性能、耐久性能等均产生不利的影响。采用上述措施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混凝土的开裂,但存在着成本较高、塌落度损失较快的不足。因此,为解决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以及由收缩变形引起的混凝土开裂缝问题,我们可运用逆向思维,即利用碱骨料的不良反应之一碱—碳酸盐反应能产生体积膨胀的原理,研究设计混凝土膨胀剂。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钢筋混凝土承载结构中普遍出现的建筑物表面混凝土剥落,钢筋锈露现象,就其形成的原因及防治展开论述,并结合多年来在北京地区一些特殊工程、高层建筑等施工一线的技术管理经验和先进施工方法,着重讨论了对混凝土原材料中的水泥、水、及混凝土外加剂含碱量的特殊控制措施,分析了碱——集料反应现象,为促进建筑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技术信息。  相似文献   

15.
至今,金属转移催化的研究仍然受到化学工作者的青睐,在此我们以苯胺、2,3-二溴丙烯和乙酰乙酸乙酯等商品化的物质为起始原料,在Ullmann反应条件下,碳酸铯为碱,8-羟基喹啉为配体,经过铜盐的氧化插入-还原消除机理合成了1,2,3,4-多取代的吡咯化合物,该化合物结构经过1H-NMR和13C-NMR鉴定确认。  相似文献   

16.
地幔条件下碳酸钙熔体的密度与压缩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酸盐熔体在地球内部碳循环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但目前对碳酸盐熔体的研究局限于低温低压条件,且主要以富钾钠组分的碱性碳酸盐熔体为主,对于高压条件下碳酸盐熔体的研究还非常不足.通过大规模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模拟,获得地幔条件下CaCO3熔体的状态方程.研究表明,碳酸钙熔体表现出显著的可压缩性,其压缩因子大于文石及典型硅酸盐熔体,因此其密度随压力升高而快速增大;当压力超过10 GPa时,碳酸盐熔体的密度大于钠长石熔体的密度;当压力超过37 GPa时,其密度会大于金刚石的密度;地幔条件下碳酸钙熔体的密度始终小于晶体(文石及后文石)的密度,但其密度差随压力升高而显著降低.碳酸钙熔体的这一特性,对探讨其在地幔中的分布和探讨超深金刚石的形成等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不同条件符合颗粒表征,探讨了影响湿化学法包覆硅灰石4种主要因素,以及影响包覆效果的机理。实验研究了正硅酸乙酯在酸或碱的条件下水解形成硅溶胶,在一定的反应温度下在硅灰石表面凝胶形核,形成纳米二氧化硅的包覆层。实验通过控制反应物的水硅比、反应温度、时间和PH值来制备不同工艺下的复合颗粒,寻找最佳的反应条件。实验得出最佳工艺:水硅比=10,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2h,PH值为5~6。  相似文献   

18.
建立合理的养老保险分类措施。根据被征地农民的年龄结构特征分成四个社会群体,分类实施基本生活保障方案。  相似文献   

19.
在沥青混合料当中细集料属于主要组成材料,会极大影响混合料的黏附性。在分析细集料微观形貌对钢渣沥青混合料黏附性能影响时主要是应用集料试验试验等来辅助完成。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以微观结构参数作为基础的沥青混合料黏附性质评价方法。结果显示,粗糙度和分析维数与混合料黏附性呈正比关系,细集料的界面黏附,接触角以及粗糙度等能够对钢渣沥青混合料黏附性进行较好描述。  相似文献   

20.
以四氯化硅、苯甲醇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一种硅卤协同阻燃增塑剂硅酸苄基三(二氯丙基)酯。探讨反应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筛选出最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四氯化硅与苯甲醇的物质的量比为1∶1,四氯化硅与环氧氯丙烷的物质的量比为1∶3.3,反应温度为95℃,反应时间为8 h,产品产率为98%。并采用FTIR,1H-NMR,极限氧指数等表征了硅酸苄基三(二氯丙基)酯的分子结构及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