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秋天到了     
秋天到了,秋天到了!秋天在田野里劳动,秋天把麦子染黄了。秋天在树林,一片片叶子像地球妈妈的金币,要为我们买高楼大厦。  相似文献   

2.
《秋天》是一篇看图学文的课文,由一幅色彩明丽的秋景图和一篇短文组成。图文对应,描绘了秋天美丽的景色。学习此文时,正值促秋时节,我先设计了“找秋天”的活动,让学生到野外去找秋天,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秋天的美。  相似文献   

3.
秋天     
秋天,就像一支彩色笔,它给苹果涂上红色。秋天,就像一位理发师,它给梧桐树剪下了许多“头发”。秋天,就像一位邮递员,传递了农民今年大丰收的信息。秋天@苏轶翔$福建罗源县实验小学小荷文学社  相似文献   

4.
《秋天的雨》是一篇遐想联翩、意境柔美的抒情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课文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丰收的景象,以及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5.
本课编排了三组关于秋天的四字词语。这些词语既描绘了秋天美丽的景色,又描绘了秋天的气候特点和丰收景象。三组词语排列有序,合辙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这样编排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感受秋天美景的同时积累描写秋天的词语,完成识字任务,培养学生积累词语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  相似文献   

6.
美丽的秋天     
秋天到了,做一个小镜框把美丽的秋天留下吧!不过,只坐在家里,是没法做这个手工的。看看下面的图画,到大自然里去搜集你需要的材料。如果你找到了别的代表秋天的东西,也可以创造你自己的秋天美景!星星姐姐提示:你需要许多小树枝,干树叶,树皮,草茎,草,羽毛,胶水。美丽的秋天@星星姐姐  相似文献   

7.
秋天到了,可以安排写有关秋天的习作了。今年的秋天并没有凉意,再加上学生单调的生活,学生对秋天的感受更多的可能来自书本,而书本上的一些妙词佳旬可能会禁锢学生的思维,我一直在犹豫着。  相似文献   

8.
我们都路过     
《中学生阅读》2007,(12):64
手指冰凉,这是我不喜欢秋天的原因之一。直到最近天气突然转凉,才发现秋天真的来了,记得秋天的阳光,淡淡的慵懒的味道,很多个秋天,都是和朋友牵着手,一起走在记忆的路里,也走在路的记忆里……  相似文献   

9.
在中年级学生的眼里,秋天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由于平时观察不够细致,生活积累不足,加之年纪小,他们对秋天的认识是不精细的,不全面的,对秋天的感受是模糊的,肤浅的。因此,本次作文教学设计,以观察、体验为突破口,让学生在寻找秋天、感知秋天、想象秋天、绘写秋天等系列学习活动中,多方位、多视角地感受秋天,从而使学生在作文时,达  相似文献   

10.
秋天的早晨     
天凉了,叶黄了,狂啸的烈风把秋天的树叶吹落了……来到窗前,望着满地的落叶,我知道秋天又一次来到我的身边。然而,那件发生在秋天早晨的故事却时刻鞭策着我前进。  相似文献   

11.
一棵草咬住了秋天,是的,咬住了秋天。秋天真的就站在那里.不再往前一步。它紧紧咬住秋天。它在向命运交涉:你向我借的是春天.缘何要还给我一个瑟瑟的秋?我要的是绿意,而不是枯黄啊!  相似文献   

12.
点评     
作者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美,描绘了秋天多幅美丽的画面,向人们展示了秋天灿烂而多彩、丰富而充实的特点。文章情景交融,抒发了对秋天的赞美,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13.
秋日怀想     
仿佛是一夜之间,秋天来了。 灼热的骄阳转瞬消失了踪迹,天上布满了淡灰色的云朵,到了夜间,竟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第二天一早,推窗便觉着丝丝的凉意了,抬头望望天,整个天空都被抹上了淡淡的灰色。秋天,秋天真的来了啊。  相似文献   

14.
秋游     
嗨,你们好!你感觉到美丽的秋天吗?你喜欢秋天吗?秋天到了,老师会带我们出去秋游,想想都美!  相似文献   

15.
《秋天的雨》是一篇遐想连篇、意境柔美的抒情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丰收的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让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全文共5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在写法及用词上都各有千秋。教学时:教师应根据每个自然段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教学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6.
秋雨     
5月1日 星期一 炎热的夏天过去了,秋天来了,秋天是一个有雨的季节。  相似文献   

17.
秋天是冰凉的。像溪水一样迅速地穿过人体,转瞬即逝,留下的是一片空白,一丝微冷,一阵心田颤栗。新感觉派作家穆时英的短篇小说《街景》就展现了这样一幅暗色秋天的画面。冷峻客观的笔触,现代主义技巧的运用以及诗化散文化的结构,加强了秋天的寒意,给本来就暗淡的秋天蒙上了一层浓浓的灰色。  相似文献   

18.
三峡之秋     
三峡已经是秋天了,三峡的秋天从大江两岸的橘柚树开始。这些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如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越到秋天,它们越显出绿得发黑的颜色;而那累累的果实,正在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就在这时候,它们开始散发出一种清香,使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  相似文献   

19.
王孜 《学语文》2004,(9):10-11
北平——现在叫北京——的秋天是意味深长的。郁达夫为了品尝这故都的秋味,竟然千里迢迢赶到北平;而且,为了留住这北国的秋天,他愿意折去生命的三分之二。文人似乎总是喜欢夸大其词,他的说法是夸张的,但那份对故都秋天的爱却是真诚的,深刻的。我不是北京人,无缘品味故都秋天的况味。好在,文字是有魔力的,它能让人超越时空,感同身受地穿行于北平的秋天。  相似文献   

20.
“秋天在哪里?秋天在哪里?秋天在那丰收的农家里。那里有稻谷,那里有瓜果,还有那背着背篓的农家女……”远处传来二(1)班嘹亮的课前唱.同事们正在猜测这是哪来的流行歌曲,只有我一人倍感亲切:一切都缘于何其芳的《秋天》。是《秋天》这一课堂教学实践给学生带来了歌声,也给诗歌教学带来了无穷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