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人们常说:保护地球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破坏地球环境,就是人类自掘坟墓。这两句话从表面上看,只是呼吁人们不要破坏环境,以便让人类自身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的一句口号。但如果我们把人体的结构与地球的结构加以相关对照,就不难发现,这两句话确实又蕴含着深刻哲理。  相似文献   

2.
发现权的历史由来 科学发现对人类科技进步之贡献.与发明相比并不逊色,甚至更为深远,比如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然而,尽管发明的专利保护从1629年英国颁布的《垄断法规》开始,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但科学发现的法律保护直到20世纪初期才引起人们注意。一战后不久.有人发现法律对一大批知识工人的待遇是不公平的。  相似文献   

3.
“人类不是生来就清白无罪的。”为了说明人类早期的狩猎生活内容,有的人类学家在他们的著作中曾发出过这样的感叹。还有的人类学家甚至作出过这样的形象比喻:原始人类生活的整个更新世,不断沿着一条石头和骨头的踪迹前进,石头就是人类的武器,而骨头则是人类的庖厨垃圾。人们用石头作武器,猎取各种动物为食,维持自己的繁衍生存。  相似文献   

4.
正在人体这个无比精密的高级机器中,一个人能自由来回走动、跑跑跳跳,任何一个动作,都需要支撑,而这个支撑中的头号功臣莫过于骨头了。它们作为人类身体的支架,支撑着肉身上的肌肉、脂肪、神经等等,如果人类没有骨骼,或许就跟章鱼一样,一摊肉软绵绵地躺在地上了。此外,骨头还能保护我们的身体器官免受伤害,比如头颅保护了脑部,肋骨保护了胸腔。  相似文献   

5.
人类虽然为万物的灵长,但会玩“缩身术”的人还是少之又少。即便是真的会玩“缩身术”的人,也并非真的是将骨头缩小,而是靠缩小骨骼之间的缝隙.使全身骨头紧密靠拢,才能完成这一高难动作。和会玩“缩身术”的动物相比.人类的功夫则显得有些逊色.毕竟人类的功夫是后天练出来的。  相似文献   

6.
快乐知多少     
张宁静 《百科知识》2004,(11):43-43
最近,国际上一些科学家们就有关“快乐”的几个话题展开了讨论,让人们在寻求快乐的同时了解人为什么快乐,快乐是否保持长久等。让人们大为不快的是,科学研究表明,快乐是极为有限的,但恰恰是这有限的快乐保护了人类自身。  相似文献   

7.
杨素梅 《知识窗》2006,(7):28-29
2005年10月底正是禽流感再次向人类发威之际,美国科学家又发现佛罗里达的海牛染上了乳头瘤病毒。因为海牛是对海洋环境起杠杆平衡作用的濒危动物,又是人类保护生态系统的晴雨表,所以海牛的命运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余海若 《今日科苑》2005,(10):24-25
自远古以来,人们就在探讨物质由什么组成,有没有共同的基本单元。19世纪末,人们仍认为这种共同的单元就是原子;直到1896年放射性被发现和1897年电子被发现之后,人类对物质构成的认识才前进了一大步。1932年中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各种原子都是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信息》2003,(14):50-50
美国科学家完成了人类Y染色体的基因测序,发现这个一向被认为脆弱的性染色体,自我保护能力比人们想象的更强。  相似文献   

10.
在基因时代,人们自然不会忘在生命科学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以及这一发现对人类了解自身,了解我们从哪里来,将要到哪里去的这些本质问题的重大意义。眼下,一些DNA双螺旋结构发现的私人手稿和信件,再次揭示了科学史上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与细节。它至少会使我们对科学研究和发现有更为深刻和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光污染对环境的危害及防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污染对人类及全球生态环境的危害日益严重。当前,城市光污染现象日趋严重,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以至人类自身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威胁,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各种光污染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深入探讨,最后从保护生态系统的角度,提出治理城市光污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人类拥有向自身极限挑战并创造纪录的无法抑制的渴望。然而,人们在心理和生理上距离最终极限又有多远呢? 1.人类的速度极限是多少?  相似文献   

13.
《金秋科苑》2010,(17):9-9
据英国《每日邮报》《每日电讯报》及《科学》网站等8月12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加州科学院考古学家在超过340万年的动物骨头上发现了石刃砍凿的痕迹。据此,科学家提出,人类远古的祖先更早就学会了使用石器,而初次使用工具正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节点。该发现使石器时代提前了近百万年,且将会改变许多早前对人类历史的研究结果。相关论文发表在12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  相似文献   

14.
人们在进行工业生产.发展经济。用快速翻新的科技手段培人类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也给自然造成前所未有的变化。我们要合理而高效的利用自然资源。尽量减缓环境恶化的速度,防治大气污染,以人为本,合理调整工业布局,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空问环境,走持续发展的道路,为子刊、后代造福。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工业化的不断发展。社会环境被破坏.生态失衡,污染加剧,自然灾害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们开始注意到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全球逐步树立起了环保意识.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以保护人类生态环境为主题的“绿色行动”浪潮,“绿色营销”的概念也愈来愈引起广大企业的关注。所谓绿色营销,就是指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充分体现环境意识和社会意识.从产品的设计、生产、制造、废弃物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6.
科学的轨迹     
简岩 《百科知识》2004,(12):1-1
科学的目的和作用总是被解释得很多,比如,推动社会进步,提高人们生活水平,解决人类生活和工作的实际问题,以及发现和阐明真理。2004年的科学同样可以用这样的情况来归纳,只不过还有特定的自身轨迹。  相似文献   

17.
人类在思考环境问题和呼吁保护自身的家园时,对伴随在自己身边的动物已经给予了一定的关心和保护,但是对于人类索取得更多的植物,可能关注得并不够。也因此造成了许多植物濒临灭绝的境地还不自知。因为相当多的人还认为世界上的植物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由于人类对于药用植物的进一步索取和全球气候变暧,植物也在慢慢减少并陷入枯竭的状态。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从本质上而言就是城市社会,随着城市自身的不断发展和人类对城市依赖程度的日益加深,人类对城市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对城市发展的目标和价值期待——即人们的城市价值观也在不断地变化着。透过种种表层的现象,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城市价值观与人类的社会发展观完全是对应演进的。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应为读者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是指独立于人们以外的客观条件,它是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体现。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周围的环境有着不同的观点与要求。尤其是图书馆,人们不再仅限于它的藏书功能,而是向开放型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她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百科知识》2005,(1S):46-46
瑞士科学家发现,一些聚合物和陶瓷材料构成的新复合材料便于逐渐被人体吸收,于是以它为材料研制出一种像骨头一样坚硬而又有小孔的新型人造骨。用这种人造骨替代断裂的骨骼,能够让骨质细胞迅速生长,人造骨自身却随着骨质细胞的不断成熟而“溶解”,并最终给发育好的新骨骼让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