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兰台世界》2012,(1):6
今年以来,鞍山市档案局为加强档案信息安全,形成了全市统一的电子档案备份体系,成效显著。一是建立市档案馆馆藏重要电子档案容灾备份。应用省局提供的电子档案安全备份系统,采用具有抗震功能的小型磁盘阵列作为备份设备,完成馆藏196万条目录数据和109万页数字化  相似文献   

2.
信息快递     
《湖北档案》2012,(12):48-48
●12月10日,宜昌市档案局与所属第13家县级档案局签订2012年电子档案容灾备份协议,并接收容灾备份数据光盘,这标志着宜昌县市区档案馆电子档案异地容灾备份工作实现全覆盖。(龚亚芹李莉)  相似文献   

3.
近日,绍兴市档案局(馆)与中国电信合作,通过电信IDC机房托管的服务器、存储设备和VPN光纤线路,正式启用市档案局(馆)档案数据异地备份容灾系统。该系统通过光纤线路,对本地档案数据的变化进行监控,实时地将档案数据库、原文数据、多媒体文件等档案数据远程备份到异地的容灾备份存储器上,不但解决了系统损坏或崩溃时的数据恢复问题,更进一步强化了数据的实时性与安全性,为提升电子档案的运行质量与效率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4.
今年,云南省将启动重要档案和电子档案异地备份库建设工作。异地备份库建成后,云南将实现全省国家综合档案馆和省级、市(州)、县三级重要档案数据的远程异地容灾备份与恢复功能。截至2012年底,全省147个综合档案馆均建立了重要档案异地异质备份制度,其中省档案馆、16个市(州)档案馆和97个县级档案馆全部完成异质异地备份协议签署工作,互结为重要档案异地备份基地,占全省综合档案馆总数的78%。  相似文献   

5.
视野     
《档案馆容灾备份系统的建设研究》作者:贾茹曾刚容灾备份技术,作为一项现代信息化的专业安全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档案领域,容灾备份系统的建设一直也在探索中谋求不断的前进。目前,档案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已初见成效,容灾备份系统也在一步步的进行部  相似文献   

6.
观点集锦     
容灾备份VS.登记备份4月12日,韩国农协银行疑遭电脑黑客袭击,其电脑网络瘫痪三天,数以万计的客户受影响。农协银行案充分暴露了容灾备份系统固有的局限性与弱点。其一,容灾备份系统是搭建在原有的应用系统之上的,它是原来应用系统的延伸和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缺乏第三方保障的备份系统,存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安全隐患;其二,各种灾备系统的设计与建设,只注重现实系统的安全与保障,而其备份策略的设计,都是以新数据覆盖旧数据,很少考虑历史数据的保存问题;其  相似文献   

7.
实施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登记备份制度,是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创新举措,是档案事业公共管理的新变革。近日,在杭州召开的档案与电子文件登记备份高层理论研讨会上,国家档案局副局长段东升,高度肯定了浙江省档案部门的电子文件登记备份制度。2009年,浙江开始开展档案与电子文件登记备份工作。一年多来,档案与电子文件登记备份工作在我省顺利开展并取得重要进展。目前,我省已对20个重点民生领域、1482个机关、119个重点建设  相似文献   

8.
10月25日,省档案局信息科技处、档案登记管理处组织专家对省档案局灾备中心的档案电子文件登记备份管理系统(业务数据在线登记备份)进行验收。验收组在听取项目组关于档案电子文件登记备份管理系统(业务数据在线登记备份)项目研发过程、系统架构、软件配置的介绍,观看现场演示,对系统的具体功能进行细致的检查后,认为该系统的主要功能符合目前浙江省档案电子文件登记备份工作的基本要求,系统实用可行、流程清晰、运行稳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必须树立档案安全防护意识,区分实休档案和数字化档案,采取相应的手段提高档案容灾备份能力,并就构建我军档案容灾备份战略体系,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处置能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搭建容灾备份中心保障电子政务系统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电子政务迅速发展的今天,系统的破坏和数据的丢失所带来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这种安全隐患极大地刺激了容灾备份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本文将通过对容灾备份的基本概念、等级分类和关键技术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描述灾备中心的系统结构和搭建策略,指出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建设相应级别的容灾备份中心,使其能在灾难中最大限度的保障电子政务系统安全。  相似文献   

11.
完善的备份系统是数据安全的重要保障,山西省电子政务外网在本地备份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扩展,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实现了数据的异地容灾备份。本文结合实践探索了如何实现政务外网的异地容灾备份,重点介绍了如何进行方案选型和关键技术实现。  相似文献   

12.
容灾备份是指为防止系统出现软硬件故障、人为误操作、自然灾害等造成系统宕机、数据丢失,而将全部或部分系统文件和数据资源复制到备份介质中.当系统宕机、数据丢失时,可从备份介质中恢复.为确保北京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中心)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建设高效可靠的容灾备份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盖丹 《兰台世界》2023,(1):83-86
大数据时代自然资源电子档案数量激增,区块链技术可全面解决自然资源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安全性等诸多问题。从自然资源电子档案特点入手,着重分析了自然资源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应用区块链技术的可行性,全面阐述了区块链技术在自然资源电子档案容灾备份、信息资源共享、全程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档案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文化财富,确保档案信息的齐全完整,是档案工作的基本保障和内在要求.档案灾难备份工作作为确保档案安全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十分重要和有必要的.通过对中美档案灾难备份理论与实践的对比研究,分析我国目前档案灾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美国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我国档案灾难备份体系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5.
贾国锋 《兰台世界》2016,(15):30-31
电子档案异质异地备份与管理已经成为各级档案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电子档案异质异地备份与管理工作,已经成为新时期档案工作者面临的最大挑战和难题。电子档案异质异地备份是全国地质资料馆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积极举措,是大数据时代对档案工作的新要求。在信息大数据的今天,如何安全可靠地保存电子档案,已成为地质行业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中国档案》2007,(6):14-15
2006年10月,国家档案局、国信办将陕西省电子文件备份中心确定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试点工作。陕西省电子文件备份中心由本地备份中心和异地备份中心组成.陕西省档案局参与异地备份中心的建设和管理。陕西省电子文件备份中心是省级电子政务统一平台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全省政务信息在各种自然、人为因素等复杂情况下,能够保持完整、安全、可靠的信息管理中枢,是陕西省政务信息容灾体系的核心部分。  相似文献   

17.
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登记备份工作是一项全局性、长效性的工作.各级档案登记备份中心是具体实施登记备份日常工作的主体,它的主要职责是:受理各单位的登记备份相关表格、材料和数据,办理有关审核、反馈等手续;对各单位的登记备份数据进行集中、规范管理,并借助一定的技术和管理手段,确保档案数据的原始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在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形成单位发生档案安全事故、真实性纠纷等情况时,经形成单位申请,提供档案数据恢复和可靠性认证服务.  相似文献   

18.
档案管理作为信息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其对于信息的安全性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档案管理存在着缺乏安全意识、管理设施,以及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亟待建立系统性的档案容灾备份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设置在各级国家综合档案的电子文件备份中心功能可不局限于容灾备份,发挥其电子文档法律信证认证功能应成其公共管理和服务的基本价值取向,中心及中心运行的集中备份方式可作为档案部门实现文档一体化、资源集聚监管的有效载体和实现方式。本文以法律经济学为视角,分析说明由档案部门承担备份中心的合理与正当,实现电子文件证据效力认定的法理基础,证明了电子文件备份中心制度对社会交易行为的正向激励作用,评价了其制度功效。  相似文献   

20.
顾彦彦 《兰台世界》2012,(11):57-58
文章首先介绍电子档案备份的含义和必要性,提出电子档案备份系统设计要求,并对电子档案备份的方法、存储介质以及备份工具进行选择,重点研究设计出本地备份与异地备份结合、完全备份与差分备份结合的电子档案备份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