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也是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的一门课程。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教师要紧紧抓主学生对科学实验容易产生浓厚兴趣的这一儿童心理特征,充分发挥实验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特殊功能和作用,用生动丰富的科学实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活动中来,亲自感知实验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和变化,通过认真观察记录、积极动手实验,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激发他们爱科学的兴趣,创设学科学和用科学的思想动机。因此,我认为作为科学课任教师要善用实验教学打开小学科学课之门。下面我结合自己执教的科学课教学实践来谈一谈自己的感触。  相似文献   

2.
科学教学的生命力在实验,科学课堂的活力在实验。小学科学课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同时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学科。小学科学课的实验教学在学生学习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进入奇妙的《科学》课堂,激发起学生的创新潜力,对于培养学生的表述、操作、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就本人多年教学的体会,谈谈实验教学中探究能力的有效培养。  相似文献   

3.
杨小云 《考试周刊》2014,(79):179-179
科学探究是小学科学课教学的核心环节,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实现小学科学探究的基本目标。课堂上教师要适当调整探究活动内容,科学分组,有效指导实验,不断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它承载着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为他们的后续发展打下基础的重任.科学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需要做大量的演示实验和指导学生进行一些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探究活动,而科学、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是打好科学探究的基础和提高科学课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我市小学科学课教师的技能大赛中,我们发现: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素质、动手能力、规范化程度等方面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在此仅用两个实验为例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5.
陆韵 《教书育人》2014,(6):32-33
小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主要途径是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还是科学学习的方式。科学课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而有效的科学探究更能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欲望,提高科学课的课堂效率。在如今科学探究成为科学课堂的主旋律时,科学探究的有效性更是科学研究之主旋律。  相似文献   

6.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很好地利用实验这一教学形式,紧紧抓住实验目的、操作过程、观察现象、得出结论这几个要点,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教师是课堂中科学探究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支持者,科学课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学习过程,教师要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探究活动,逐步发展科学思维,使科学课因有效的实验而焕发更多的生机!  相似文献   

7.
新的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课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探究成为科学课学习的主要方式"。无疑,实验是科学课学习的最有效的手段。笔者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发现,精心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实验获得知识是搞好科学教学的关键。但随着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推进,科学课堂教学发生巨变的今天,在教学实践中会发现有些实验存在一些不足,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  相似文献   

8.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科学课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科学探究过程"的课程理念,教学既要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重视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发展学生的能力。科学探究活动在科学课教学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善于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思维环境,运用科学的实验与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各种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9.
李晶 《河南教育》2010,(3):47-47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发展至今,已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放在重要的地位。科学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课的主要途径,因此,科学课程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  相似文献   

10.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很大程度上要通过探究活动来形成,让学生乐于探究,亲历实验过程,会使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得以展开,活泼的个性得以表现,无形中科学知识悄然扎根在学生的脑海,科学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培养。教学过程中探究性的活动才是科学最本质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中学科学课程作为学生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它的根本目标在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论述了中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4个途径:一是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二是重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三是实施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科学品质;四是开展科技实践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2.
We report a case study of model‐based reasoning in which a small group of fourth‐grade students analyzes the energy flow when a solar panel is used to power an electric motor that spins a propeller. In developing their explanation of energy flow, the students draw on a general model of energy developed collectively by their class in the course of an experimental classroom curriculum led by a trained teacher. They also construct a model‐based representation of the specific system under study. Their investigation and reasoning process exhibit all the features of authentic scientific model‐based inquiry, including the revision of their models to incorporate new information. In the course of their work the students recruit and seamlessly integrate nearly all of the practices of science designated in the Next Generation Science Standards. This case study provides an example of what modeling‐based teaching and learning can look like in an elementary school classroom. It also suggests that the study of energy offers a particularly promising context for developing students' use of science practices, especially the practice of developing and using models.  相似文献   

13.
问卷调查显示当前师范生科学素养特别是生物科学素养水平低下。我们在总结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师范生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对探究式教学和生物探究式教学相关理论进行研究,提出生物探究式教学法在培养师范生生物科学素养方面的独特作用。通过比较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法与传统讲授法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状况,得出探究式教学法对师范生生物科学素养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脱拉法测定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是普通物理实验基本题目之一.本文介绍了改进实验教学方法的尝试:将科学探究引入实验教学.实验探究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过程:学生实验,提出问题;小组活动,探究结果;交流评估,促进提高.  相似文献   

15.
当前农村小学科学教师对"科学探究"理念的理解存在偏差。科学合理的"科学探究"应树立"科学探究是一种科学教学方式,但不是唯一有效的方式";"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有层次的,小学生处于比较低的位置";"科学探究的实施过程可全可点";"科学探究的核心环节是证据说话"等四大理念。  相似文献   

16.
中英两国科学课程标准都强调科学探究是科学课程的核心内容。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教育课程,只有将科学探究落实到科学教学的各项任务中,才能加深学生对科学的认识。从而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现科学教育的目标。比较中英两国科学课程标准,英国科学课程标准中关手科学探究的描述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相似文献   

17.
科学探究不单是实验探究,它不仅具有外显的可操作的实践性特征,更伴随着内隐的深刻的思维活动过程,即具有思维活动的认识性特征。科学探究的本质特征在于:科学探究是探究者在对未知领域进行认知时的一种有效的认识和实践方式;科学探究过程是一个知识建构过程;科学探究离不开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18.
生态学作为许多高等院校理科专业的基础课程,最重要的是实现教育部提出的科学素养培养目标。将整个生态学实验教学过程与科学本质(NOS)进行有机的结合,可有效提升大学生在科学世界观、科学探究活动和科学事业等维度的科学本质素养。对基于NOS的生态学实验课程的改革和教学实践进行回顾和总结。  相似文献   

19.
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合于科技类课程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科学道德,激发学生追求和探索科学的欲望,启发学生从真理的光辉中对科学美的追求,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思维方法,教师的人格魅力也会对学生的人文素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美国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措施。美国教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主要有:主体性教学策略;探究性教学策略;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创设真实情境的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